第848章 嫡庶之争(第1/1页)兴汉使命
“庄主,其实世家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世家子弟的无形约束。”郭嘉说道:“一个拥有传承的世家,其子弟中出现不肖的概率极小。世家子弟不仅以祖宗之荣为荣,还以祖宗之德为德。”
“奉孝,世家子弟的能力和人品大多数值得肯定!”刘正说道:“可是世家扎根于地方,在一定范围内会超脱于法律之外。常言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若是世家子弟为恶,那就是天大的罪过了。”
世家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为善者可以匡民济世;为恶者必将祸连方。普通人干坏事,受到影响的人极其有限;世家子弟犯罪,那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
世家子弟掌握了大量的资源,既可以高效的替百姓谋福利,也可以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不可挽回的决定。
这就像有人想要买一件东西,有钱人只需要一个念头就可以迅速的做出决定;穷人还得考虑一下会不会影响未来的正常生活。
普通人由于付不起那份冲动的代价,在做出决定之前怎么着也得考虑再三。世家子弟不差钱,有理由、有能力为冲动买单。
普通人想要成事,得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周全;世家子弟行事,以耗费资源为本钱积累经验。这就是有钱任性。
刘正以九品论官不论人的制度取代世家的九品中正制,让世家内部推行的嫡长继承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嫡脉要么交出主宰家族沉浮的绝对话语权,要么分家析产之后庶脉人杰也当家做主。
郭嘉也是世家子弟,当然明白庶脉在家族内部的地位极其尴尬。虽为兄弟,实力奴仆。嫡脉不仅可以坐享其成的受用最丰富的资源,还能高高在上的对庶出兄弟指手画脚,更为甚者可以打杀。
梅园的九品官制,让世家的庶脉子弟看到了希望。兴汉国中,一名县令的身后就会有一个袖珍家族崛起。
县令为官一方,养气功夫当属上乘。早就习惯了一言九鼎的庶脉子弟们,愿意回到家族让嫡脉子弟肆无忌惮的羞辱吗?
嫡脉为了巩固自身在家族中的地位,肯定也不允许庶出子弟回到族中耀武扬威。这是一种根本就无法调和的矛盾。
刘正从百科全书中找到一个故事——当老家主辞世之后,剩下的兄弟姐妹必然会分道扬镳。须知天意不可违,七子去,六子回。兄弟七人出征,回朝享受家族荣耀的只能有一个。这其实没有道理,也是嫡长继承制度下最大的道理。
兄弟尚且不能共存,由此而形成的兄弟阋墙的传统那就无法避免了。世家的子弟众多,其实就是养蛊,胜者生,败者亡。
一直以来,世家子弟可以理直气壮存活的人,每代只允许存在一个。兄弟之间为了争得那一线生机肯定会斗得头破血流。
刘正的九品官制,虽然说分散了世家的力量,但是却改变了世家子弟的亲情状态。九品论官不论人的制度,确保了世家子弟的竞争核心。
这让世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更加的公平。以前一切以嫡脉为主,任官需继承。就算是有什么好处,或者是说有了继承的机会也得嫡脉先拿先占。
现在任官需要参加统一考试,这就突出了个人能力在竞争中的作用。继承只着嫡庶,考试尤重能力水平。
世家想要继续由嫡脉把控任官权利,已经不现实了。好在世家大族人口多,资源多。让子弟平等的接受教育,拿能力说话。
这是在冲击传统的嫡长继承制度。嫡脉的人不愿意拱手交出手中的权利,只得在妥协中寻求平衡。由周礼的分封制转变而成的分家制度就逐渐的成型了。
嫡长不愿意与庶出人杰互相牵制,分家就是唯一的出路。兄弟心平气和的分家析产,大家还是好兄弟。
梅园的九品官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运作机制。嫡脉要固宠,庶脉要出头,世家要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妥协就是分家。
庶出子弟得到了平等的教育资源配置,对嫡脉的怨怼就会渐渐的减少。分家析产的推行,庶脉对嫡脉的冲击相对有限。
分家析产的不断推行,促使世家孜孜不倦的开枝散叶。拥有了自主权的庶出子弟,对嫡脉只会心存感激。
世家之所以能够接受梅园的九品官制,是因为一直以来推行的嫡长继承制会把庶出的优秀人才往外推,甚至是反目成仇的争夺家业。
现在有了成熟的分家机制,能力就成了获取家族资源的敲门砖。西平郭氏一门县令,黑衣女子不得不咬牙切齿的分家析产。她倒是可以不分配给庶出子弟资源。可是家族子弟到地方任官,就是肩负着宏扬祖德的重任。
没有钱寸步难行!西平郭氏的子弟要是做不出过硬的政绩,那就会令祖宗蒙羞,受牵累的会是家族的荣耀不再。
黑衣女子没有胆量冒险,世家的核心价值在于名声。谁玷污了祖宗的德行,谁就是家族的罪人。这就是要钱还是要名的问题。西平郭氏很显然更在乎荣耀名声。
“奉孝,嫡庶之争永恒。”刘正说道:“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作为裁判方,引导世家子弟进入有礼有节的竞争体系。”
嫡长继承制的存在,让世家子弟的身份和立场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心性险恶之人会投机取巧的从**上消灭竞争对手。
然而梅园的九品官制和科举相结合,把兄弟之争顺延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兄弟情,可以削弱和化解无数的家庭内部矛盾。
“庄主,你的意思是科举的存在让嫡庶之争大变样,至少不用依靠单一的杀人手段来解决问题?”郭嘉问道。
“奉孝,你可还记得袁家的那对兄弟?”刘正反问道:“袁绍庶出为兄长,袁术嫡出为弟弟。”
按照传统的嫡长继承制,袁术应该是袁家唯一的继承人。可是袁绍过继给了伯父,由庶出子摇身一变成了伯父家的嫡长子。一门双嫡长,袁家只得分家析产。
大名鼎鼎的四世三公,到最后七零落。好在垮掉的袁术后人不绝,西迁的袁绍依旧扛鼎。虽家世衰微,却在开枝散叶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曹家倒是紧紧的绑在一起,可是魏帝曹丕的一番神操作之后,曹魏大统竟然让司马家一勺烩了。好在曹昂远离中原,倒是给了曹家一线生机。
袁绍和袁术的分家析产,由于没有制度保障,导致了分家之后的后遗症一直无法根除。
袁术坚持认为是袁绍抢走了家族的资源;袁绍则理直气壮的继承伯父的家业。既不违族规,也合乎情理。双方都指责对方不懂事,两兄弟都有不能退却的理由。
嫡庶之争虽然说解决了传承顺序问题,但是却留下了兄弟阋墙的隐患。毕竟谁都想做一家之主,可是族长的位置只有一个。踩着兄弟的尸骨上位,就成了嫡长继承制的鲜明特色。
刘正以九品官制和科举改良了世家内部的竞争模式,使得世家子弟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获得了相对公平。
大量世家庶出子弟得以保全,有效的壮大了华夏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