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心得番外:道·德·易·礼(第2/3页)信息全知者

其德!大自然会教你做人!

    然后换一个物种来当人,来面试宇宙的术这一职位!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句域中有四大的话,指的不是我们,指的是个职务,是个使命!

    只不过暂时是我们晚期智人在面试!

    所以周武王那句人为万物之灵,意识就是要带领万物万灵,走向美好和谐的未来。

    作好生命的伟大领袖,我辈义不容辞!

    我们有智慧,所以我们生来有责任!这独一无二的使命!我们必须当仁不让!

    做好了这一点,我们才配求道,才配探索宇宙终极真理。

    德都不好好遵守,就一味地发展技术,落了下乘,滥用道给予我们的智力,不配得到宇宙真理,只会被自然淘汰。

    讲道先讲德!求道先修德!这就是为何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前面。

    德是万物最基本的需要遵守的东西,这种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做好,凭什么追求道?

    有舍才有得,得而不舍,就是缺德。一味地向地球母亲,向各种动物,向大自然拼命索取,而反过头来破坏它的和谐。这就不配当人,不配有智慧和文明。这叫万物之贼!

    人类想当万灵之长,就要做万灵大家长该做的事,得有万灵之长的德行。否则就被大自然教做人,教不会,就下台!就灭亡!

    反之,我们晚期智人把人的德做好了,我们这个物种就可以一直延续。

    这就是长生,站在全人类集体的宏观角度,这个种族与万物和谐共处,必然长生久视!必然永远屹立于万族之林!必然是无数物种里,绝不会被淘汰的存在。

    往小了说,进德修业,个人品德修养决定了在这个社会的淘汰与否。

    我经常看到依法办理这样的字眼,但其实我们的文明不是这样,那是西方的文化。

    还是四分法,道的道叫做自然,道的理叫做易,道的法叫做律,道的术叫做技!

    自然、易理、法则、技术!

    所以依法办理是错的。法不可以高于理,这一定是不长久的。

    阿道夫是合法位的,他的法是自诩高等人种,要灭所谓的低等人种,他的军人们依法屠杀犹太人,但这个法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但它合法……

    所以凡是失德,必然灭亡,终究自然淘汰。

    依法办理,结果大自然教做人了,法反而被理给办了!

    杀人不犯法,如果制定成法律,它可能长久吗?不可能。

    道、理、法、术。是一层包含一层,犹如维度,高维包含低维!

    道的理叫做易,道的法叫做律,道的术叫做技!

    易就是变化,要灵活,人法天道,天理良心。人得到了天理产生了良心,自有一杆秤。

    所以我们的文明,必然是依理制法!再依法办事!

    低维是办不了高维的!

    然而西方的法观思维跟东方不一样,他们太拘泥于条条框框,经常用法去办理,这就本末倒置了!

    还经常有律师运用术,来抠一些所谓的程序正义,那就更加低维了!

    但是我们文明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思维是从道出发,衍生下来,理一定大于法!

    哪怕我们现在因为受冲击,学了别人的一套,但最后还是变成我们具有特色的一套了。

    所以我们经常是从情理去衡量法,去监督法,这才是德。这方面罗老师讲得很好,我不必赘言了。

    有人可能要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发展怎么可以。

    当然得发展,但要负责任的发展,人不是那么好当的,是有客观使命的。

    不是不发展科技,前提是不能太过,要考虑所有物种的利益,要负责任,要找出共赢的办法。

    科学没错,它是理的层面。但是科技,只是术的层面。

    只知道一味地发展术,为了小利而忽略理,就缺了大德了!失德就会毁灭。

    人类现在走偏了,一味得弄巧,最后只会弄巧成拙!

    现在放眼全球,只有华夏文明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懂得认真的进德修业。

    只有我们提得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我们懂得和谐相处的妙意。

    易经的道理,道的思想,全都融入到真正华人的骨子里了,可能你们自己都不知道,但它默默地影响我们。

    所以我们是个文明,不只是个国家。

    某某失德,而天下共逐之。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个借口,是,的确是借口,是野心家利用德的概念。

    但德的概念本身没错,这句话也对!此为自然选择。

    所以要不怎么说: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说对是对,说错也是错,它是阴阳二象性的。

    ……

    面把道、德说了一下,算是开了个头,描述了一下目录。

    接下来说易。

    华夏文明之核就是易。

    易经,大概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文化核心。

    任何一名影响了、兴盛了、改变了、打造了我们文明的伟人,都学过易。

    相比起来,什么论语、什么道德经,都可以没学过,毕竟老子、孔子之前,也有伟人啊。

    周公、伊尹、伯益乃至仓颉、黄帝他们学得都是易。

    哪怕是连文字都没有的时代,我们的很多祖先也学过,因为易理早就被创造出来了。

    在距今九千年的贾湖遗址中,就发现了最早的文字,当然,官方没有承认,只称是刻符。

    那里面就有八卦刻符,也就是说,易在那个时候就有了。

    根据考古发掘,还有鹤腿做的骨笛,可见文化已经很丰富了。

    那个遗址所代表的族群,我姑且当他是伏羲古国。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这是周朝记载的,对不对我不管,但九千年贾湖遗址发现了八卦刻符,我们可以视为,在那个部落创的八卦的那一刻,华夏文明诞生了。

    有人可能很奇怪,这怎么算是文明呢?不是说要有青铜器,要有文字,要有城市吗?

    那是西方的标准,而我的标准,是以宇宙所有智慧文明的视角,而选定的。

    外星人的文明,难道也有青铜?难道非得有文字?人家的星球可能压根没有冶炼青铜的条件呢!人家的交流方式可能压根不需要文字呢!

    所以宏观来看,文明的诞生条件,必然是放眼诸天寰宇,都适用的!

    具体标准如何,我不知道,这个还得看宇宙文明图景是怎样的。

    但华夏文明的诞生标志**件,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是易诞生的那一刻!

    它标志着,一群茹毛饮血,一群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第一次制定了一套文化系统!第一次用一套规则去描述宇宙。

    之前,我们也把一些原始社会,叫做什么什么文化,比如元谋人文化,比如蓝田人文化之类的。

    但那是散乱的,是不成体系的。

    所以那些个文化,后来都消亡了。

    而直到易的诞生,一个可以不停地吸收壮大,可以适应演化,可以在时间长河中慢慢发育,变得复杂繁盛的体系,诞生了。

    贾湖遗址的那个伏羲古国,根据考古线索发现,他们被一群外来部族灭了!遗迹里发现了许多被残杀的骸骨,可能没杀完,但至少也占领了。

    注意,一个被灭掉的原始部落,为何它的文化,流传下来了?而且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易经?

    从黄帝,到周公,从老子到孔子到诸子百家,从先秦到汉朝,从汉朝到明清,到现在……经久不衰,且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融到了灵魂深处。

    为什么?因为它不是个流星般的碎片,它是个思想系统。

    易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这个规律被称为道。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它有三大特性,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所以叫易经。

    这是个活物,是个修了北冥神功的存在。

    一群蛮人灭了他们,然后一看,卧槽,八卦!易理?里面各种哲学把宇宙万象说尽了,好牛逼!

    那群蛮人也有自己的文化啊,他们也会画壁画,也会造陶器,也有一些习俗。但是他们的文化太小了,属于碎片,比伏羲古国活活低了一个维度!

    他们发现自己的文化,可以被易经描述。

    于是被灭掉的那个部落,反把侵略者同化了。部落的身体虽然被武力占领了,但是灵魂夺舍了……

    侵略者融入进来,把自己的文化当做份子钱,填进了易经这浩荡的系统里。

    之后越来越多的部落,都被这股文化所吸引,摒弃自己的,而加入易经体系,可能是侵略者,也可以是周围的邻居。

    于是易之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壮大,如北冥神功般吸引川流入海,疯狂膨胀,直至现在!乃至未来还要继续发展下去。

    这就叫,文明。

    哪怕我们现在的文化已经非常复杂浩瀚了,但其内核,其中间的奇点,还是当年那个易。

    有些人可能说:我一辈子没看过易经,你怎么说我们文化内核是易经?

    这不矛盾,现代人百分之九十都没看过易经,甚至把易经当做封建迷信,当做占卜之书。

    但这并不妨碍你们执行着易经的道理,照样遵循华人的习俗和文化。

    因为这些习俗和文化,这些我们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处事原则,都是易经衍生出来的。

    所以我说已经融入灵魂了,只要学汉语,只要写汉字,只要父辈祖辈还在教你做人的道理,一笔一划,一言一行都是易理的思维模式在植入着,润物细无声。

    我说几个细节,比如一次番外我就说了知道了,有道理,这种习惯。

    我就不多赘述了,我说点新的,比如想办法。

    我前面还在讲,依法办理,是不长久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华人潜意识就会认为要讲理,要占理,要依理制法,再依法办事。

    从来都是理去办法,当年法家的法太严苛,有些甚至违反了伦理道德,一些百姓就会想办法,来达到保护伦理道德人情的结果,想出来了,别人会说,好办法!就这么办!

    对于西方文化来讲,法就是法,神的戒律那是必须遵守的,人有罪那就有罪。但是华夏文化的人,潜意识里则是理大于法。

    位者制定了恶法,违背了德,说破了天,也没这个道理!

    可能有人觉得,规章制度这种东西,不好好遵守,人前遵守人后偷懒,这不就是耍滑头吗?没错,华人就是耍滑头的……我们既正直,也流氓,我们是阴阳叠加态。

    嘴说一套,心里想一套,手做一套。三元化的……

    在西方,去,或者不去,西方人要么不回答,要么就回答其中一个选择。

    但是华人一定有第三个选择,而且往往就是回答到时候再说,回头告诉你,等到了再定。

    所以最后,可能去,也可能不去。它是去与不去的叠加态。

    易经就是这样,是非常贴合量子计算机的语言,它除了以1和0,还有个叠加态。

    除了阴和阳,它还有个两者合一的太极。

    有人可能说,难怪华人效率低,拖拖沓沓。没错,这叫打太极……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境,之所以如此繁茂,就是易理融入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这不好吗?这其实是好事。

    因为具体的事情具体分析,易经讲的是变!该变的变,不该变的不变。

    说回头再告诉你,这是为了视情况而定。

    如果一味地拖拖沓沓,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太直接了也不行,所以才有回头再说。

    这真的得再说,如果回头不说了,那就叫拖沓。

    为所当为,亢龙有悔。话不要说绝,但也不要不负责任。

    该做的时候,虽千万人吾往矣。不该做的事,就坚决不做。

    而在决定到底是千万人吾往矣,还是坚决不做之前,它就得是个叠加态!就得到时候再说。

    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比较混沌。

    我前面讲了,易经是个系统。后续的软件啊,程序啊,文本内容啊,是一代代的先贤不停地填充,才有现在浩渺的文化。

    易经是智慧,不是知识。知识是会被淘汰的,智慧不会。所以易经永不过时。

    伏羲的易,就叫易,我们可以称之为原始易经,后来陆续进化,到了夏朝则是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就是周易。

    它在一代代地系统,这种,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当前环境的。

    为何周文王演六十四卦,被誉为圣人?

    因为易经在周朝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大!

    社会一直在变,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变化,所以当然得与时俱进。

    周朝的时候,社会比以前复杂了很多,周文王发现商朝的归藏易,已经不适用了,于是将其进化了一大级。

    他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两卦之间,就可策三百六十之数!

    周朝的社会情况,已经完全可以囊括进去了。要不系辞怎么说:二篇之策,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结果倒好……打从周朝之后,易经再也没进化过。

    顶多各朝各代的圣贤们,陆续有无数的注释,延伸数据包补充进去。

    各种补丁往打,但充其量是易经21、易经22的区别,强如后来的历代圣贤,没有开发出易经30。

    这就导致越近代,人们离易经越远。

    就拿占卜来举例,这里我说个题外话,易经可以占卜,但它不止于是用来占卜的。

    它是个大系统,可以用来做一切事。说它只是封建迷信的人,完全是被误导和想当然了。

    这就好像电脑可以用来打游戏,但难道它就是为了打游戏而存在的嘛?

    说易经只是占卜书,比说电脑只能打游戏,还要可笑!

    回归正题,拿占卜举例,为何现在没有几个占卜大师?或者说为何很多人算的不好?

    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