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2页)赤色黎明

是相当的微妙。

    与袁世凯一样,盛宣怀也是北洋的骨干。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前北洋向袁世凯主持的后北洋转换,继任的北洋大臣是袁世凯,那时候袁世凯与盛宣怀两人因为政见一致,合作非常亲密。但是1902年盛宣怀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守制”的时候,袁世凯就开始插手盛宣怀主持的“轮电公司”。“轮电公司”是指轮船和电报两个由北洋创立的新企业。一直是盛宣怀主持。

    蜂窝煤这个东西,到现在为止,每天的盈利远高于预期。陈克曾经以为会有什么手工工人来竞争。结果他失算了。这年头还有手工行会的钳制,手工业者改行生产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这年代的人本没有适应激烈的竞争。21世纪那种山寨满天飞的情况完全没有发生。加上陈克一开始就经过调查,价格压得很低,死死逼住了手工业者的底线。机械生产的效率根本不是手工业能够对抗的。价格低,货源足,加上用户稳定。蜂窝煤每天能卖三万块,销售额是每天六万文钱。加上修炉子,卖炉瓦,收入颇为不低。而且用户还在稳定增加。如果是天津和北京都能够普及的话,每天收入超过二十万文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这可是一年就是超过十万两白银的买卖。而投资相当的低。不过是几个厂而已。与动辄几万几十万两的投资相比,这根本不算什么。如果能在河北几个大城市推行开来,甚至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开来,这收入就会大到没边了。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根本不用考虑。

    现阶段,蜂窝煤也不过是个小技俩的玩艺,所以袁世凯应该是看不到眼里。作为示好,让盛宣怀经营也是很可能的。

    这位盛官员是盛家的子侄,三十多岁,人胖胖的,看着颇为和气。当然了,因为他应该知道陈克的来历,所以才会这么和气也说不定。也不知道是运气还是别的,何汝明没多久又来拜访了。陈克干脆就宴请了两人。

    酒席上,盛官员告知,蜂窝煤的事情现在是陈克他们私自在做,北洋这边的意思是得挂个名。官办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扯太多手续,既然是牵扯到煤炭,就归到北洋轮船公司旗下,讲一个给朝廷的“报效”数值就可以经营了。而且盛官员表示,“报效”的额度可以慢慢谈。

    既然要“慢慢谈”,那就意味着得看盛官员的态度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陈克也不太懂这中间的技巧,他干脆就直说自己不懂。但是有什么可以效力的,他绝对不会推辞。

    盛官员嘿嘿一笑,“文青兄,听说你有批药要送给袁大人。袁大人的东西我可不敢要。不过呢,你还有没有备的多出些的……”

    双方最后谈妥,陈克提供200份药给盛官员“试用”。陈克强调,这药毒性大。盛官员笑道:“这药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我在天津城的家,我家里面有人知道这药。文青兄提醒,我知道是文青兄的好意。”

    话都这样了,陈克也不好说什么。倒是何汝明听到之后,这脸色就不太好看了。

    谈完了正事,大家就开始闲扯。说着说着就互相通报了情况。得知陈克25岁了还没有成亲。盛官员笑道:“这么大了,也该早早的成亲。文青若是有看得上的人家的女孩子,我来帮文青提亲。”

    说起这个,陈克突然想起了何倩来,忍不住瞅了何汝明一眼。盛官员真的很贼,他思索片刻突然笑道:“难道文青你看上了何大人家的闺女不成。”

    陈克被吓了一跳,他忍不住问道:“盛兄,你怎么知道?”

    “我原先却是猜,现在才知道了。”盛官员笑道。

    何汝明脸色尴尬,陈克也觉得失言了。盛官员看大家都尴尬,就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说什么。

    酒席散了,送走了盛官员,陈克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却听何汝明突然说:“文青,你可知你这是惹了大麻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