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长篇大论(第2/2页)神枪泣血
?
这就是有名的‘吊桥效应’,原因是大部分男性把横渡吊桥时因为紧张所致的口渴感,以及心跳加速等生理上的兴奋误认为性方面的冲动,自以为对那名女性产生了兴趣。
把这个实验颠倒过来了,其实处在惊险、刺激和危机场景里的女人更容易赢得异性的青睐,好多美国大片里就经常使用这一招,比如飚车的时候、比如枪战的时候、比如冒险的时候。貌似娇弱的女人出现在这种另类的场景里,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像。
大家知道,当人居于危险的情境中时,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形成相应的恐惧之情,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那些参与调查的男大学生而言,无疑,那些在危桥上的参与者们更容易在生理上有所激动。
根据情绪的二因素理论,他们会对自己的生理表现寻求一个合适的解释。与其它两组参与者不同的是。对于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异常表现,在吊桥上的男生可以产生两种都看似合理的解释,一是因为调查者的无穷魅力让自己意乱神迷,二是因为吊桥的危险让自己心如撞鹿。
两种解释似乎都有道理。都可以接受,而真正的原因却是难以确认的。在这样模糊的情境下,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生理唤醒进行了错误归因。即,对于吊桥上的一些人。本来是危险的环境致使他们心跳过速,但是他们却将这错误地理解为是调查者的魅力所致了。
而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了那些处于危险情境中的男大学生们,与其它环境中的人相比较,对自己身边的调查者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更多地拨通了漂亮女调查员的电话。
情绪二因素理论也可以解释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影视中常常看到的场景:漂亮的女士处在危险中,英俊的男生英雄救美后与其喜结良缘;
恋爱中的两性在丛林中追来跑去,然后在角落里的深情一吻;为了躲避危险一男一女携手狂奔,然后是彼此情感的进一步升华;玩完刺激无限的过山车,年轻爱侣们的心似乎更贴进了……
这所有的场景都有一致之处,首先是相应的场景引发了人们的生理唤醒,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然后其间的人们有意或无意中将这种反应看做了“我为他(她)而心跳”(虽然认识不一定正确),最终导致了更进一步的相亲相爱。
阿瑟?阿伦的研究似乎也给恋爱中的人一个启示,那就是危险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进彼此的感情。当你正有心中正有一个心仪的对象,并想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如果你知道了爱情与生理唤醒的关系,那么或许对你下一次约会的地点有所帮助。
换言之,比如,当你跟一位心仪的异性看恐怖电影时,你感受到自己心在怦怦乱跳,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那么,这是电影情节太过恐怖呢?还是身边的人物令你心动?
你不可能说,“此时,我生理表现的57%是来自异性的吸引力,32%来自恐怖电影,另外11%是因为刚吃的零食来不及消化”。
很多时候,由于难以准确地指出自己生理表现的真正原因,我们会对产生对情绪的错误认识。比如,将看恐怖电影引起的心跳过速理解为身边异性致命的吸引力。
在心理学上,将人们对自己的感受做出错误推论的过程称之为唤醒的错误归因。
兰绝尘为何解释这一个原因,转化为他们能够接受得了的话语,可谓是煞费苦心。
最终水冬天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就连梁华宇他们也是一副很受教的样子。
“这么说来,兰禽兽身边这么多女人,都是因为这禽兽每次都在别人危机的时候出现,所以……”
“我说嘛!”
“啧啧啧……兰禽兽,你个心机表……”
“就是,就是,早说嘛,害得我们现在还在单身之中。”
“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