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三种退路(第1/1页)从容年月

    温叶人半缩在羽绒服中,忽然感受到方年看过来的目光。

    有一个瞬间的茫然。

    接着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念头猛地一顿。

    听方年语气从容的说:“不试试怎么知道。”

    温叶迅速就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温叶伸手拨开散落下来的几缕头发,不动声色的道。

    “程学长,方年同学,你们讨论的是什么研究,可以跟我说说吗?”

    说完,温叶余光不经意的看向方年,观察着方年的神色。

    见方年低垂眼帘,不再看向自己,心里边悄悄松了口气。

    迎着温叶好奇的目光,程潜推了下眼镜,面露笑容:“哲学分类里认知哲学的一个大的问题,我的导师带着我跟一些同学成立了项目团队……”

    温叶带着点感兴趣的神色,用讨教的口吻追问:“那,具体是什么大问题?”

    程潜笑了下:“温学妹也对哲学问题感兴趣了?”

    顿了顿,回答道:“这个问题仔细解释很复杂,是一整套系统性的理论。”

    温叶就抿嘴一笑:“简单解释解释呗,我看你们聊得很投入,有点好奇。”

    程潜也跟着笑了,看了眼温叶,自嘲的道:“今天你们怎么回事,都对这些不合时宜的研究感兴趣起来。”

    接着补充一句:“方年同学还好,他一早就对认知哲学比较感兴趣,对前沿问题也感兴趣;

    我记得温学妹你是读行政管理的,不管是认知论,还是哲学,还是框架问题,都是毫不相关才对。”

    温叶没急着开口。

    果然,程潜自顾接着说了下去。

    “这样,我随便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我得先声明,这并不是个听起来简单的例子,而且有点绕。”

    温叶连忙点头:“没关系。”

    程潜目光扫了眼室内,接着说道:“比方说,那边有个苹果,它是红色的。”

    “如果我们把这当成命题,人类的思路是再找一个苹果,看它是不是红色,以此类推,如果没出现反例,我们会越发确信这个命题正确。”

    “假如说我们验证了100个苹果,里面99个都是红色的,我们会进行默认的推理,即:

    有人告诉你某个东西是苹果,你会立刻联想到它是红色的,这是人的认知过程:归纳——验证——应用。

    或者说是判断——验证——应用。”

    顿了顿,程潜接着说下去:“但机器的验证思路不这样。

    它要先找出这个命题的所有等价形式,然后才开始验证,需要用到大量的识别案例,最终以等价形式来判断,若是识别的案例越多,会很容易产生:

    ‘某个不是红色的东西不是苹果’,进而支持‘不是红色的东西都不是苹果’,而这等价于‘苹果都是红色的。’

    而且这在机器逻辑上没问题。

    回到我们刚才的人类思维,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个东西是苹果,我们会联想到它是红色;

    但,我们人类不会认为所有不是红色的东西都不是苹果……”

    最后,程潜归纳道:“我们现在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实验,让机器的验证思路拟人化。”

    “也算是一种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我们的团队和导师都认为,这个理论是有价值的,但不代表这个理论是对的,是可以有成果的。”

    尽管程潜举的例子听起来有点绕,不那么简单,不过温叶理解能力没出问题,稍加思索便明白过来,带点激动的道。

    “那,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们现在的项目研究方向,是智能手机,或者智能电脑的未来?”

    程潜笑着摇头:“未来这两个字太大了,可不敢这么说。”

    “只能说是探索让机器认知更加智能化的可能性。”

    温叶似懂非懂的点头:“我刚刚听你们说死循环,这又是什么原因?”

    程潜回答道:“项目经费问题,虽然这是认知论上的问题,但最终要通过机器实现,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

    “其实这里面有个误解,多数人认为像哲学这种专业的研究,都是纯粹理论性的,不需要实际进行实验的……”

    说着,程潜面露苦涩。

    这真是个天大的误解。

    项目研究方向,尤其是前沿问题的研究方向,要把理论变现,怎么可能不做实验。

    既然是实验,怎么可能完全停留在纸面上?

    逼急了,像程潜他们这种哲学系的研究型学者,甚至还得去学数学、编程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亲自动手将自己的想法具现化。

    一直在旁听的方年也有点感慨,他现在学习的深度,也就是半个入门。

    “所以我才建议程哥去试试,拉一下赞助商什么的。”

    程潜摊开手,叹息道:“其实不是没试过。”

    “有资本的人,期望看到确切的结果,但这不是建房子,说搞就能搞起来,理论型研究很难说一定会正确。”

    方年也跟着叹气道:“确实,理论型研究不一定出成果,这点就很难说服赞助商。”

    “……”

    一时间,气氛有些唏嘘感慨。

    这个时候温叶有点明白了过来,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

    却见方年忽然看向她,一副刚好想起来的模样:“温叶学姐,我记得你现在好像是在大公司实习吧?”

    一听这话,温叶立马点头,一副恍然的样子道:“对啊,我们公司有部门对研究型项目好像是比较感兴趣的。”

    方年嚯了一嗓子:“那你有没有机会帮一下程哥。”

    程潜也反应了过来,连忙摆手道:“别别别,心意我领了,我就是随便发发牢骚而已。”

    “温学妹可别真为了这个不可能成的事情,再给弄丢工作。”

    接着无奈的道:“方年同学纯粹是在出馊主意。”

    “我知道你对这个很感兴趣,很想被研究出来,但连我,包括的我的导师,都没有绝对的信心……”

    方年笑了下:“这也不算馊主意吧,试试,可能就会多一个选择。”

    温叶也跟着说道:“程学长,其实我们公司是很鼓励员工推介项目的,递个方案罢了,也不影响什么。”

    程潜挑了下眉,有些不确定的道:“真的?”

    温叶肯定道:“这还有假。”

    “……”

    程潜沉默了下去:“……”

    …………

    不再开口的方年看了眼程潜,有些许唏嘘。

    若是程潜是项目主导人,且用这样的心态去拉赞助商,这辈子都不会成功。

    因为屁信心都不给对方,谁会钱多得没地方扔?

    当然,据方年了解的情况,主导项目的是程潜的导师,一个有名望的教授。

    在方年看来,这个教授既然敢组织这种项目,应该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比如像程潜所说的那样,只是没有绝对信心罢了。

    尽管在温叶看来,选择学术研究方向是方年自己融入复旦的形式。

    如果方年知道的话,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但方年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这样。

    在过去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方年跟程潜交流颇多。

    程潜这个人怎么说呢,乐于帮助学弟学妹解决知识困惑。

    是个典型的学术型学生,没太多旁枝末节的心思。

    所以,方年很顺利的了解到了许多事情,包括哲学系研究生、博士生们不仅仅有纯粹的理论研究。

    也有探索前沿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而对于最感兴趣的这部分——程潜所在团队项目研究方向,方年几乎是刨根究底的在讨教。

    所以其实在月中,方年就已经打算要自己出资以投资的形式来当这个‘赞助商’。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中间发生了其它事情,分散了方年的精力。

    今天凑巧碰到了程潜,刚好温叶也在,方年便想着顺便把这件事情解决。

    因为——

    这是方年给自己找的第三种退路。

    是的,第三种。

    在方年看来,这会是一个种类的退路形式,而不是单一次性的。

    他远不算有钱人,但现在手上有点小钱。

    投资一些自己明知道未来必然会大热的大学研究项目,有很大可能实现未来的万事无忧。

    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方年这也是在为前沿科技发展做贡献。

    若是不计算利益,只用生意概念来算的话,左右都稳赚不赔。

    天底下还能有比这更好的退路?

    所以方年才会用眼神示意温叶。

    好在温秘的领会能力还不错,不仅仅引导程潜从通俗层面解释了研究项目,也在他的提示下,将投资的意向借口编好了。

    方年都得说一句:

    内行!

    天生的秘书料子。

    …………

    好片刻后,程潜才忽然回神,看了看时间,赶紧起身,满脸歉意的道:“不好意思,我还有点别的事情,我是来找一本参考资料的,得先走了。”

    “谢谢温学妹,我会找导师要一份项目方案,到时候还得麻烦你递一下。”

    温叶面带微笑,道:“只是举手之劳,不用这么客气,只是如果没推介成功,你也别太失望。”

    闻言,程潜连忙说道:“那怎么会,先这么说,我得先走了,实在不好意思。”

    闻言,方年也起身歉意道:“不好意思,不知道程学长有事,耽搁你时间了。”

    程潜连忙挥手:“没有没有。”

    “……”

    温叶也起身挥了挥手:“程学长再见。”

    目送程潜飞快去书架找书,然后夹着书飞快离去。

    方年合上书,看了眼温叶,笑着道:“不知道温叶学姐可不可以请我喝杯茶?”

    温叶心中在撇嘴,表面上还要一脸笑容道:“好呀。”

    :援引某网络空间公开资料,系某复旦教授的某次公开讲课内容的一个范例。

    ======

    破碗求订阅月票。

    PS:从昨天到现在能看到还是有不少读者朋友在看书订阅、投票,所以,月底这几天,我争取保三更争四更。

    关于破碗奢望的订阅与票,只能交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