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衍水苍苍,迂政亡燕(第1/1页)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蓟城。

    姬丹只感觉整个身体都已然不是自己的了,连行走都需要两名侍女结结实实的架住才能站得起来。

    老太医跟在后面,时时刻刻都看着姬丹,深怕他出现了什么闪失。

    一旦姬丹出了问题,这个蓟城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终于,过了十余日,姬丹才渐渐活泛了一些,他自觉精神好转的那一日,便坚持要看看蓟城的情势,众人拗不过他,只能答应,但是,这马又不能骑,只能靠着几名士卒抬着坐塌在城中巡视。

    姬丹放眼望去。

    只见街市居然难以见到人迹,哪里有昔日蓟城的繁荣,走了不知多少路,也才只是遇到了几个梦游一般的老人。

    蓟城,都已经萧疏到他不认得了。

    往昔最是繁华热闹的商旅坊,连一个人影也没有。

    姬丹不知何事,恍惚之间,已然来到了城墙下,见太子巡城,士兵们纷纷站了起来,围了过来,可是,那一排排麻杆细瘦的身影,却让给他惨不忍睹。

    姬丹看着靠拢上来的将军,问道:“蓟城能战之军,还有多少?”

    将军面露忧色。

    蓟城,人心军心早就不在,秦军多日不来,那愤死之心都已泯然殆尽,无法出城,百姓们更是了无生趣。

    “禀报太子,蓟城兵力,三万余。”

    姬丹只是问了以这一句,便再也没有开口。

    他让人下令,在王宫中汇聚。

    不多时,昔日繁华的蓟城大殿,熙熙攘攘的来了一些人,各个面色仓皇,手脚发白。

    姬丹也不废话,便说道:“孤宣来蓟城将军与蓟城令,还有诸位将士,只是有一事,吩咐下去,即日开始,放弃蓟城,全军退往辽东。”

    “太子!!”

    有人惊呼,有人欣喜。

    当初,姬丹之所以留下来对抗秦军,在开始,自然是为了给他的老父亲阻挡秦军,其二,自然也是自己对嬴政的愤慨私仇,还有荆轲刺秦后需要必然面对的问题,可谁也没想到,秦军根本就没来。

    在秦军的大军临境之下,那抗秦的心思,经过月余的饥饿劳顿,日夜提心吊胆,早就消磨殆尽,人都快死了,哪来的力气。

    最重要的是。

    蓟城为什么到了今日这般境地,并非是全然因为秦军,更重要的是,如今局面,秦军即便不来,守住蓟城也是等死,原因不在别的,只在于姬喜挖走了燕国根基,秦国大军又遮绝了燕国于中原的通道,农夫没有了,工匠没有了,商旅没有了,蓟城的生机自然也就断绝了。

    看着众人欣喜的眼神,姬丹也终于是内心长叹。

    他挥了挥手道:“去准备吧。”

    众人刚刚带着喜色转身,准备向满城军民传达这个喜讯。

    殿外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人为看都,声音已然传入殿中,“大王,秦军来了,秦军来了。”

    “秦国大军十万,已然越过了督亢,逼近三舍之外。”

    “秦军来了?”

    姬丹和将军们顿时面色煞白。

    姬丹紧紧的握着拳头,道“先去看看。”

    城楼上,远方,秦军如黑色的潮水迎面扑来,和燕国的瘦弱之兵不同,这黑色的甲胄劲旅似乎如怒龙一样,整齐有序,无尽的风雪都成了陪衬。

    巨大的纛旗在狂风中猎猎做响!

    只见秦军的通车上,一个看不见面容的将军挥着阵旗,只见行伍中的快马来去穿梭,下达着军令。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巨大的声音,扑打在蓟城的城楼,以及姬丹的心头,无人不是一片拔凉。

    王贲等了姬喜的信许久,都没有得到回应,幕府聚将商议之下,如今的蓟城已然是不堪一击,断然不可能给秦国带来任何的阻挡。

    既然如此,那也无所犹豫了。

    大军中间,愕然分开了一道通道。

    轩车被数百甲士围绕,缓缓的朝着蓟城城楼下而来。

    姬丹定眼看去,正是苏劫。

    苏劫凝视着城楼上白发白衣的姬丹,微微叹息摇头,道:“姬丹,燕国气数已尽,何不开城投降。”

    苏劫的话直击这只残军的胸口,人人憋得通红。

    姬丹不知哪里来了力气,他看着苏劫,努力的上前几步,将自己的身躯倾斜在城楼上。

    指着苏劫怒吼道:“燕国气数已尽?大言不惭!”

    苏劫默然不语。

    姬丹迎风狂吼道:“我大燕国,乃是天下最为古老的国家,从西周初期立诸侯国到战国,如今,历时已有**百岁,仅仅从韩魏赵分晋至今,历经一百八十年战国之时,我燕国几经灭国之灾,何时气数已尽,我燕国比你秦国来说,多了整整一个西周时代,大言不惭,大言不惭!!!”

    姬丹的怒吼似乎盖过了萧萧风雪。

    看着姬丹。

    苏劫心中也不由有些敬佩。

    这个人刺秦,就秦来说自然是大罪,不过,就此人之义来说,确实又超过了许多君王的后裔。

    此人若不是在燕国,怕是还真有几番作为。

    就凭此人誓死捍卫自己的国家,宁死不从,尤为难得。

    苏劫点点头,说道“姬丹,你说的一点不错!”

    苏劫的声音传扬开来。

    他接着说道:“古燕国乃是武王分封姬氏之诸侯,本侯也知道,春秋之世,你们这些老诸侯都纷纷被世族所取,如,田氏代齐,韩魏赵代晋,中原战国都已纷纷交替,就战国七雄来说,燕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失国的春秋诸侯,在你姬氏王族之中,是绝无仅有的,堪称奇迹。”

    苏劫的意思是。

    从西周以来,经历周春秋战国,有五十三个姬氏诸侯,如今就剩下你一个了。

    苏劫继续说道:“如此来,燕国气数其实,早就尽了,既然气数已尽,那为何你燕国能够苟延残喘至今?气数何来,本侯观之,皆为召公之于脉而已。”

    “你祖上周文王九十七岁死,周武王九十三岁死,周公九十九岁死,召公一百**十岁死,召公寿数,几乎赶上了两百岁,历经文,武,成,康四世周王,于毕公受命为顾命大臣,定周成王之局势,辅助周康王,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春秋,此乃大气运之所在,皆因召公于天下之功绩,固存燕也。”

    姬丹面红,内心中想到了他祖先,何等的骄傲。

    姬丹道:“苏劫,既然你知道,岂敢灭我燕国。”

    苏劫接着说道:“召公之功绩,于你等何干?你等于当世,又有何作为?远的不说,就说七国纷乱,皆因你燕国禅让而起,此一举,便百死难赎,看看这两百年来,战国中原为此死了不下八百万人,燕国难辞其咎。”

    姬丹怒视苏劫,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苏劫继续怒道:“你燕国,于战国有何功绩?两百年来,无一为天下之举,反之,二百年岁月,你燕国只做了四件糊涂事,落下今日之局面,非我秦灭燕,而是苍天灭燕。”

    “胡说,胡说!!”

    苏劫根本不理姬丹的怒吼,顺着风雪道:“其一,不管是对赵和齐,你燕国皆是反复无常的邦交之道,其二,长期挑衅强邻对赵施以消耗。”

    苏劫大笑道:“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国矣,燕国之所以不犯寇兵之害,皆因以赵蔽于南,秦赵相弊,而燕王却以燕制于其后,秦之攻燕,战于千里之外,赵之功燕,战于百里之内,燕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今日一看,太子可看得清楚这燕国的迂阔之政?”

    姬丹闻言。

    顿时面红潮红,泱泱吐出一口鲜血。

    “大王!大王!!!”

    老太一顿时上去,姬丹被人架起!

    秦国和赵国打架的时候,燕国却联合秦国去骚扰赵国,不断和赵国齐国结仇,这种格局,也就是燕国想得出来。

    联合千里之外的敌人对打百里之外的敌人。

    想学秦国的远交近攻,却不考虑自己的国策,也就是燕国了。

    姬丹推开了身边搀扶的人,他怒火攻心,再次来到城头,道:“我燕国之政何来迂阔,大燕国五年夺齐七十余城,几乎灭齐,勇者义著,邻国倾慕,思戴燕主,天下颂德,今日秦强燕弱,你再此夸夸之谈,乃是为乱我民心,我姬丹岂能让你如愿。”

    苏劫摇了摇头:“破齐七十余城,你不说则罢,真要说,此乃燕政迂阔之鼎盛,燕齐之战,乃是因为你燕王哙禅让而起,不仅让你两国相互征伐,亦让天下掀起争端,于青史之大过无以加复。”

    苏劫站了起来。

    看着这座极为古老的都城。

    说道:“先说,禅让之迂,世人只知燕王名哙,连其谥号为何都不知清楚?千百年来,但凡没有谥号之君,不是亡国之君,便是丧乱之君,你燕国崇尚王德不为过,但姬哙一无王者之姿,二无王者之名,迂腐老王,却要效仿尧舜将燕王大位禅给臣子,姬丹,就说这事,你燕国气运何在?随后,五年内乱,波及齐燕之战,以及天下大乱,此等乱国之燕王,有何脸面还敢自比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