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没有饭吃,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第1/2页)我在聊斋写小说

    如此一来,大燕朝自然也就迈入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时刻。

    永平帝作为当今天子,一时声望高涨,被不少人奉为永平大帝。

    当然,永平帝并没有因此而昏头,他心里很清楚,大燕朝能达到今日的辉煌,顾鸣功不可没。

    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劳,自然是要重重封赏的。

    于是,顾鸣正式入阁,被册封为文渊阁大学士,追加“太子太师”封号。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东宫三师”,相当于是太子的老师。

    一等世袭锦衣候、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这三个头衔集于一身,可以说,顾鸣已经算是位极人臣,没有几个大臣能与之比肩了。

    从爵位上讲,他是候,上面还有公。但,爵位只是一种封号与一种荣誉,并无实职与实权。

    太子太师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也是一种封号。

    但,顾鸣同时又是内阁大学士,这可就是真真正正的实权人物了,地位仅次于内阁首辅。

    而且当今的内阁首辅余维年岁已高,估计再干几年就得告老还乡。

    因此,一众大臣心里有数,到时候,恐怕没人能与顾鸣竞争。

    但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顾鸣正值平步青云,前程无量时,却有一则震惊朝野的消息传出……

    “你们听说没有,顾大学士竟然要辞官返乡……”

    “哪里传来的小道消息?这绝不可能!”

    “顾大学士正值年轻有为时,皇上又怎么可能同意他返乡?”

    “这消息是从宫里传出来的,多半是真的……”

    “那这到底是为何?放着大学士不做,顾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不成是皇上……”

    “别瞎猜……”

    ……

    其实,这个消息的确是真的。

    倒也不是永平帝过河拆桥,而是顾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主动提出的。

    眼下里,大燕朝已经进入了一段空前的辉煌时代,周边小国与部落纷纷来朝,相信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发生摩擦。

    而顾鸣之前提出的一些计划与方案有的已经顺利实施。

    比如《大燕字典》目前已经开始全国普及,而且以后还将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有的,则正在顺利进行,比如《永平大典》。

    前期的筹备、编排等等准备工作顾鸣一直都在参与,并且亲自拟了一份详细的方案。

    所在,现在只需要按照方案编撰就行了,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一年的时间《永平大典》差不多就能正式面世。

    特战队、军械部等等,也在日趋走向成熟……

    所以,顾鸣思来想去,这才做出了激流涌退的决定。

    毕竟他在官场几乎也算走到顶了,接下来,也该回归文道,争取早日踏上成圣之路。

    当顾鸣正式向永平帝提出辞官回乡之时,永平帝不由大吃了一惊。

    虽说他早就有心理准备,知道顾鸣非普通人,早晚也会离开官场,但却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经过君臣二人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之后,永平帝最终同意了顾鸣的辞官请求。

    但是,一等世袭锦衣候以及太子太师的头衔依然存在,毕竟这两个头衔只是封号,并无实职。

    就算如此,顾鸣的地位依然很高,包括太子在内的一众皇子与公主见了面也得主动向他见礼,称一声老师或先生。

    同时,顾鸣也答应永平帝隔上一段时间便入宫讲几天学,也或是出谋划策什么的。

    毕竟他是太子太师,这些也算是职责范围之内的事。

    为了表示感谢,永平帝再次赐了一块封地给顾鸣,那就是黑山。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黑山就属于顾鸣的私有领地了,想怎么改造就怎么改造。

    除了封地之外,永平帝还大大方方封赏了顾鸣不少金银、玉器、绸缎等等,以及一块御笔亲题的门匾:一等锦衣候府。

    ……

    一个月后,顾鸣再一次衣锦还乡。

    这一次相比中状元回乡那次,排场可就大太多了。

    也可以说,乃是大燕朝开朝以来官员回乡排场最大的一次。

    整整两千兵马护卫,其中还有五百乃是特战队精锐。可以说,仅凭这五百精锐,便能顶得上数千兵马。

    这倒不是顾鸣想讲究排场,而是永平帝的意思。

    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顾鸣的感谢与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想做给天下人看看,他不是一个忘本的帝君。

    这次,永平帝特意吩咐太子随行,替代他一路护送顾鸣返乡。

    宁阳公主从母后口中获知了此事,当下里开始撒娇,非要跟着哥哥一起去。

    皇后作不了这个主,只能去找皇上商量。

    结果,宁阳公主又拉上小妹安云公主一起跑到太后面前撒娇、哭闹,说什么舍不得先生离开,所以一定要送送先生。顺便,也跟着太子哥哥一起外出体察民情云云。

    说白了,就是想趁着这难得的机会溜出宫玩。

    太后一向宠爱这两个小孙女,心里一软,便在皇上面前替两个小孙女求了个情。

    永平帝倒也没有驳母后的面子,点头应承了此事。

    毕竟有顾鸣在,至少太子、公主的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这下,两个小丫头高兴疯了,跑回寝宫一通折腾……就她俩的东西,竟然都装了三大车。

    离京时,在城内两个小丫头还好,规规矩矩坐在车上维持着公主的矜持。

    出城不远便开始闹妖蛾子,嚷嚷着要坐先生的车。

    她俩一上车,婴宁可就遭殃了……

    “哇,好漂亮的小狗狗……”

    安云公主一上车,便开始满眼冒小星星。

    你才是小狗狗,你们全家都是。

    婴宁一副懒的理你的表情。

    “师母师母,让人家也抱抱小狗狗好不好?”

    宁阳公主眼巴巴看着聂小倩央求。

    “噗~”

    跟在车边的玉儿忍不住笑出声来。

    可怜的婴宁……

    “二位小公主,这是一只小白狐,名字叫婴宁,可不是小狗狗。”

    聂小倩微笑着解释了一句。

    “原来是小白狐呀……它会不会咬人呀?”

    顾鸣也跟着笑了笑道:“婴宁只咬坏人。”

    “人家不是坏人,人家不是坏人……”

    安云赶紧摆着胖呼呼的小手。

    那可爱的小模样顿让聂小倩爱心泛滥,忍不住将她拉到身边,爱怜地摩挲着她的小脸道:“你当然不是坏人,你是可爱的小公主。”

    “嘻嘻,师母,那人家可以抱抱婴宁么?”

    “嗯,可以的,婴宁很乖的。”

    “谢谢师母!”

    安云公主甜甜地谢了一声,随之,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伸出手……

    “我也要抱抱婴宁。”

    安阳公主年龄大一些,胆子也要大一些,抢先一步冲过来将婴宁抱了起来。

    安云公主不由嘴一扁,一副委委屈屈的样子。

    见状,顾鸣冲着宁阳公主道:“宁阳,你是姐姐,应该让着一点妹妹。”

    “哦,好吧……小妹,你来抱抱,小心啊,别把婴宁摔着了。”

    “嗯嗯,知道了姐姐。”

    安云欢天喜地伸手将婴宁抱到怀里,不过,却显得有些吃力,毕竟年龄还小。

    一路上,有了这两个可爱的小公主同行,倒也多了不少欢歌笑语。

    离开皇宫,姐妹俩像是飞出笼子的小鸟一般,那叫一个欢快。

    外界的一切对她俩来说都是那样的新鲜,成天不知疲累的似的。

    这天中午时分,队伍停在一处山脚边正准备吃午饭……

    这一路走来,队伍都是自己埋锅造饭,毕竟两千人的队伍,没有哪个驿站或是客栈之类的有能力接待。

    不过,随行跟了两个御厨,专门为太子、小公主、顾鸣等人开单锅小灶。

    正准备开动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乱的动静。

    守在附近的侍卫当即拔刀戒备,其中两个则以快步走向队伍前方查看情况。

    过了一会,其中一个侍卫匆匆回来禀报:“禀告太子殿下,前方出现了十几个难民讨食……”

    “难民?”太子眉头一动:“你们确定是难民,而不是有人假扮难民?”

    “不像有人假扮,应该是真的难民。”

    “知道了,先不要驱赶他们……”

    说到这里,太子又掉过头来冲着顾鸣恭恭敬敬道:“老师,学生想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般情况下,太子身份特殊,在老师面前一般不用自称学生,但也不能像在别的臣子面前那样自称本王、本宫、小王什么的。

    为了表示自谦,可以自称字号。

    但是,顾鸣的身份、地位同样也很特殊,故而太子才会自称学生,以示尊敬。

    “王兄王兄,我也要去看看……”

    宁阳公主当即跑到太子身前央求。

    “王兄,人家也要去……”

    安云公主跟着上前凑热闹。

    “让她俩一起过去看看吧,我也跟着一起过去。”

    顾鸣帮着说了个情。

    “嘻嘻,谢谢先生!”

    “谢谢先生!”

    两个小公主笑嘻嘻冲着顾鸣致谢。

    顾鸣都开了口,太子自然不好拒绝,便带着两个妹妹一起向着队伍前方而行。

    “老师,咱们这一路走来,好像也没见到有什么难民啊?怎么突然就出现了?”

    走了一段,太子忍不住问了一声。

    顾鸣不由叹了一声:“太子殿下,这天底下的乞丐、难民多的是,你之所以没有看到,是因为他们早就被官府赶走了。”

    “竟有这样的事?”

    “这也不怪他们,毕竟,沿途的地方官员谁也不想在太子殿下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坏印象。”

    “哎……”

    太子不由长叹了一声。

    他心里也知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参见太子殿下!”

    “参见公主殿下!”

    “参见锦衣候大人!”

    顾鸣一行人来到队伍前方时,便有不少人纷纷上前见礼。

    而这时候,前方还跪了十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一个个面容枯槁,骨瘦如柴,一看就不像是装的,而是真的难民。

    这些难民一听太子、公主、锦衣候这样的字眼,一个个吓得磕头如捣。

    “太子殿下,他们是过来讨粮的……”

    领队的一个将领上前轻声汇报。

    “讨粮?”

    太子皱了皱眉,冲着一众难民喝问:“尔等胆子不小,没看见这是朝廷的军队?怎么还敢上前讨粮?”

    “回……回太子殿……殿下,我们……实在……实在不知是太子殿下在此……”

    “荒唐,不管本宫在不在队伍里,尔等此举也是有违朝廷律法。如果是在行军打仗,你们拦下队伍,那就是杀头之罪!”

    “太子殿下饶命!”

    “我等……我等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再没有粮食的话,我们……都得饿死……”

    “各位官爷,我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全村都找不到一粒米……”

    “喂,没有米,你们怎么不吃肉呀?”

    宁阳公主忍不住说了一句。

    “嗯嗯,就是就是,没有饭可以吃肉……”

    安云公主像个小跟屁虫,跟着姐姐说了一句。

    顾鸣:“……”

    太子:“……”

    随行护卫:“……”

    一众难民:“……”

    真的是童言无忌啊。

    也不对,换作民间百姓的孩子,也不可能说出这般荒唐的话。

    只能说,养在深宫的孩子真的是饱丫头不知饿丫头饥,才会说出没有饭就吃肉的笑话。

    于是,顾鸣不由侧过头,语重心长道:“二位小公主,他们说的没有饭吃,不仅仅指的是米饭,而是指一切可以果腹的食物。”

    “啊?是这样啊……”

    宁阳公主不由眨了眨眼。

    “他们好可怜……”

    安云公主吮着手指,一脸同情地看着那些难民。

    太子则皱着眉头问:“你们的粮食呢?难道一点余粮也没?”

    “今年遇上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存粮早就吃光了……”

    “官府没有给你们派发赈灾粮?”

    一提这事,一众难民不吱声了。

    “本王问你们话呢?到底有没有派发赈灾粮?”

    “发……发是发了一些,只是……”

    回话的那个难民似有难言之隐,结结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状,顾鸣不由小声道:“仪明,要不先让他们填饱肚子,有什么话一会再问。”

    “也好,就依老师之言……”

    太子应了一声,随之又冲着侍卫吩咐:“去给这些百姓准备一些饭菜。”

    “是!”

    侍卫应声而去。

    “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各位官爷……”

    “先生,我们那里有好多好多菜,不如分给他们一些好不好?”

    宁阳公主仰头冲着顾鸣道。

    “嗯,可以!”

    “嘻嘻,多谢先生。走,小妹,我们一起去拿。”

    “嗯嗯!”

    两个小丫头手牵着手转身跑了回去。

    没过多久,便领着几个侍卫端了一些饭菜走了回来。

    同时,队伍这边也盛了一些饭菜让这帮难民吃了个肚儿圆。

    之后顾鸣又让人装了一些粮食分发给他们。

    如此一来,一众难民自然感激不尽,顾鸣也趁着这个机会询问了一番,终于让对方道出了实情。

    原来,他们都是马留村的村民,也是受灾最重的其中一个村庄。

    这次干旱导致全县一大半的地方庄稼大量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数万百姓受灾。

    “咱们村已经饿死了十几个人,为了活下去,还有人不得不卖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