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1/1页)霸蜀
稍作休息,让群臣见识了一下交州的果物,也让他们有时间消化一下刚刚讲述的天下,魏霸又一次站在了大家面前。Om追书必备
“诸君,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追忆往昔,我们就可以发现,能开疆拓土,将我华夏文明推向更远之处时,都是国力强盛,君明臣贤之时。卫霍驱逐匈奴时,有七十年之积储,陈汤、甘延寿西域扬威之际,有昭宣中兴在前,即使是班定远三十六骑定西域,也是光武孝明二帝为政。根本不固,焉有枝叶之繁茂,内政不政,焉能制胜于万里之外?欲扬我大汉声威,传播文德于四野,必先定中原,恢复大汉一统,方能涉及其余。”
众人屏息凝神,静听魏霸讲解他们更容易理解的天下。魏霸又拿出了一张大汉疆域图,开始讲解规模小一点,更切合实际一点的天下战略。
这其实就是精简版的辽东远征计划,只不过有孙登等人在场,他把与削弱吴国的内容省掉了,着重以魏国为敌,讲述如何收复中原的战略。
诸葛亮看他拿出地图就明白了,他不希望魏霸在这样的场合讲这件事,到目前为止,他自己还不赞成这个计划,倒不是因为这个计划在战略上不可行,而是这个战略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政治意图。
对关中实力的侵蚀且放一边,魏霸远征辽东,就脱离了朝廷的控制,不管是不是封他为王,其实他已经割据了。公孙渊偏安辽东,都能以王者自居,毗邻的曹魏都拿他没办法,魏霸如果占据了辽东,和成都相隔万里,成都的号令还能指挥得动他?到时候他挟敌自重,又将如何?
诸葛亮允许在小范围内讨论这件事,但是他不能容忍在如此情况下讨论,那些官员不理解这背后的深意,一旦被魏霸鼓动,赞成这个计划,那就没法挽回了。
“子玉!”诸葛亮打断了魏霸的话:“军国大计,岂可如此儿戏?若是传到洛阳或者辽东,且不是先机尽失?”
魏霸从容的一笑。他知道诸葛亮在想什么,可是这里是他的地盘,事情到了这一步,怎么可能还跟着诸葛亮的节奏走。他淡淡的说道:“丞相,我这个计划本不是投机取巧的奇袭计划,而是正大光明的天下大势,就算他们知道了,又能奈何?且曹睿小有聪明,司马懿等人也知天下大势,就是我不说,他们也会知道的。与其如此,不如公布于天下,让他们知道我君臣统一天下之心坚不可磨,亦是好事。”
“可是,军事当密。”
“不然。”魏霸礼貌而坚决的摇头否决。“军机当密,军略当明。在座的都是国家大臣,若不知大势所在,又怎么能与陛下同心?若人人自有其见,纷纷攘攘,又岂有众志成城?唯有明其大略,方能万众一心,君臣共力,以竟先帝未竟的伟业,还天下以太平。”
他不等诸葛亮分辩,转向李严道:“大将军,当年先帝曾委内外军事于大将军,大将军以为我所言当否?”
李严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镇南将军所言甚是,吴王称臣,大江以南尽为汉地,如今曹魏偏居一隅,已经是强弩之末。我军之所以不能一鼓而下,就是因为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各地驻军之间配合不当。这一点,我是有责任的,我要向陛下请罪。丞相攻洛阳时,我若能及时派遣南阳的孟达驰援,也许早就拿下洛阳了。都怪我,不识丞相用意,延误军机,惭愧惭愧。”
他嘴上说着惭愧,脸上却看不出一点惭愧之意,昂首挺胸的接着说道:“镇南将军的这个战略,我认为极为妥当,先以诏书谕公孙渊,劝其向善,若他还能心存汉室,愿意为朝廷出力,诚为大善。若其执迷不悟,则当以大兵驱之。以镇南将军用兵之能,战舰之利,辽东岂是敌手?辽东下,则平愿率关中一部东出潼关,与镇南将军相向夹击,则曹魏又何足道哉?陛下,丞相,平愿以身家性命,担保镇南将军成功,愿陛下圣裁,愿丞相襄助。”
诸葛亮暗自叹息,李严今天是横下一条心,要和魏霸并力,逼着他答应这个计划了。有吴国太子在列,他若和李严、魏霸争执起来,不仅无济于事,反而让孙权笑话。再者,他不同意,魏霸就不公布计划了,以他目前的形势,魏霸能把他的禁令放在眼里?
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看着李严和魏霸一唱一合,诸葛亮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他恨不得跳起来痛斥他们,奈何他却是连起身争论的力气都没有。
他看看刘禅,希望刘禅能以天子之尊站起来制止他们。现在能制止魏霸的也只有天子了。可惜他只看了一眼就绝望了。刘禅那对小眼睛里居然闪着兴奋的光芒,一副恨不得早点开打的模样。诸葛亮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刘禅此刻的心思,他只怕已经把自己当成那个什么亚历山大了。
魏霸这故事没白讲啊,他成功的戳中了刘禅的软肋。刘禅一直大权旁落,困守深宫,他心里只怕最渴望的就是挣脱束缚,带着雄师百万,征伐天下。不管有没有这个本事,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几个没有一点英雄情怀,更何况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唉,儿大不由爷啦。
诸葛亮轻叹一声,闭上了眼睛。
得到了李严的支持,魏霸更是说得神采飞扬,他讲完了辽东战略,又开始讲述一统中原之后的美好前景。如果说大秦太远太强大,一时还无法征服的话,那么在附近就有更多可以驰骋的疆土,在东海和南海的大海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岛,可以满足百年内的征伐愿意。这些岛上没有强大的国家,只有一些部落,这些部落的人刀耕火种,过得最原始的生活,他们不仅需要我们大汉的精美器物,更需要我们大汉的灿烂文化,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有着数不尽的珍宝。
“如今,大家都知道交州出宝货,可是你们不知道,在那些海岛之中,宝货更多于交州。由交阯向南,越过几道大山,有国产玉。扬州向东,出海五六日,便有一大岛,越王毋诸战败之后,曾经逃往此岛。”魏霸突然停了下来,大声对孙登说道:“太子,当初吴王有意派人入海寻夷洲,你可知道?”
孙登很诧异,这是吴国的事,魏霸怎么会知道?转念一想,诸葛直现在就是魏霸的部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便点了点头。
“那后来为什么没有成行呢?”
孙登有些尴尬:“风波万里,不见陆地,是以不敢轻行。”
魏霸哈哈大笑:“风波万里?谁说的,分明是你们的战舰技术不够,所以不敢出海。太子,你应该记住一点,技术是偷不来的,只有自己创造出来的,才真是自己的。你们不敢出海,可是我却视之如平地。不瞒你说,我已经做好准备,只待回到荆州之后,就下令一支偏师出海寻找夷洲。”
此话一出,四座震惊。孙登固然是无地自容,那些蜀汉文武大臣也非常意外,吴国偷窃我国的造船技术?造船技术是高度保密的,怎么可能随便偷得到,这里面怕是有其他的隐情吧。刹那间,不少人把目光转向了大将军李严和丞相诸葛亮。原因很简单,战船技术除了魏霸本人拥有之外,最有可能泄密的就是李严和诸葛亮,而这两者之中,诸葛亮的可能性又最大。
诸葛亮眼皮直跳,连心跳都加快了很多。一直以来,魏霸都没有提战船技术泄密的事,他几乎快要忘了这件事,现在魏霸突然提及,他这才想起,魏霸手上还捏着那张他亲笔绘制的图纸。
诸葛亮的背心一阵冷汗。
这是魏霸的最后警告,如果他坚持要和魏霸作对的话,魏霸就会拿出这张图纸,让他身败名裂,彻底丧失战斗力。
引而不发,跃跃如也。箭在弦上,比射出去更有威胁。
诸葛亮黯然神伤,他知道魏霸已经紧紧的捏住了主动权,没有人能再阻碍他的前进。
至少目前没有。
魏霸的脸没有对着诸葛亮,可是他的眼神一直在注意诸葛亮。他看到了诸葛亮紧紧握着扶手的大手,也看到了他抽搐的眼皮,同样看到了诸葛亮最后放松身体的无力。他无声的笑了,他知道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击最后击垮了诸葛亮的反抗,短时间内,他不会再横加阻拦了。
“诸君……”魏霸抬起手,打断了众人嘈杂的议论。“诸君,我是个武人,书读得少,披坚执锐,冲锋陷阵,马马虎虎还做得,可是这教化万民、德育苍生的事,我就做不来了,到时候就看诸位大显神通。凡得一地,必先殖其民,后治其事,教化数十百年之后,才能把他们真正的纳入我华夏疆域。这些,有赖于在位的诸君。”
魏霸微微一笑,大声说道:“诸君,做学问,还是为了经世济用,只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坐而论道,吹枯嘘生,纵使舌灿莲花,又有什么用?是真正的人才,还是空谈经义的腐儒,要通过政绩来论证的。区区不才,愿与诸君并肩携手,为陛下为效劳,扬我大汉声威于天下。将来若能在青史上能留下薄名,还请执笔的那位笔下留情。”
“哈哈哈……”众人大笑,有人高声说道:“镇南将军,你太谦虚了。以你的功绩,将来必然要青史留名,德泽后世的。”
魏霸含笑致意,他知道自己成功了,因为他抛出了一个谁都无法拒绝的诱饵。开疆拓土,对武人意味着封妻荫子,对文官意味着什么?当然是更多的做官机会。打仗靠武人,治理靠文士啊。这个道理谁都懂。真正以读书为乐的人有几个,大部分人读书还是想做官,魏霸愿意给他们提供机会,谁会傻到去和他做对。
反正打仗的时候他们又不在前线。让那些武夫去拼杀吧,我们又没什么损失,等他们拿下了新的土地,我们再去施仁政,行教化,将圣人经义推广到更远的地方,化夷为夏,立德立功立言,青史留名,何其美哉。
有了共同的利益,虽然刘禅还没有批准魏霸的远征计划,可是谁都知道,这个计划已经通过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