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节 安东王(4)(第1/1页)宋耻

    辽东的局面也就这样了,地理封闭,冬季漫长,已经是海洋时代了,这里已经不太可能再冒出能够颠覆中国的势力。假如刘佶真的能成长到这种程度,那也只能说是中国出现了问题。与其让女真人、高丽人这样的辽东力量推翻,还不如让刘佶推翻呢。

    于是李慢侯在还不清楚辽东战情的情况下,写了一封信给刘佶,告诉他希望他在辽阳府多多费心,不要生出大乱。这次叛乱肯定影响很大,不过也是一次机会,彻底废奴的机会。以后辽东不能在有奴隶了。

    这几年燕王反奴隶制的力度越来越大,非但以奴役奴隶生产这种制度化的奴隶制度他反对,连奴隶制残余的家仆他都废弃了。燕王治下,是没有贱籍的。五年前一纸命令,所有奴仆全都脱去了贱籍,入籍为民,可以科举,可以务工,可以迁徙,主人不能干涉,也不在有主人。

    废奴并没有带来多少自由劳动力,人身依附从法律上解除容易,从文化上上解除很难,脱籍的奴仆,大多数并没有离开主人家,依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新的奴仆不在出现,因为不再能合法的买卖奴仆了。但依然会有,因为卖身葬父之类的桥段还会反复出现,总有遭遇不可抗力的人出现,迫于无奈依附于人,但他们不在能采用受法律保护的卖身契约,只能是私契保证。

    信息不对称的商业作用,会让买主本能的担忧奴仆逃亡,不敢在大胆买卖奴仆。除非熟人,亲人,可变亲人为奴仆,传统文化上又是反对的。因此会朝着自由雇工方向发展,而李慢侯已经带头做了很多年,他家里的家仆全都是发月饷的。废奴他也是第一个响应,让东藩府的官员来给燕王府、公主府的奴仆入籍。然后又跟不愿意离开的奴仆,签订雇佣契约,约定工资和年限等细节。

    此时被要求废奴的刘佶,接到燕王的信之后,长舒了一口气。燕王的字里行间,已经将辽东托付给他了,至少辽阳府是归他了。他这个安东王这才算实至名归。

    之前跟高丽人死缠烂打了十几年,才得到了一块不错的平原,除了保州和江东六城,他手里就没有多少好地。鸭绿水两岸山地连绵,他建立的那些据点,大多都是山地屯田,灌溉不便,产量不高。所以安置在这里的百姓,与其把力气浪费在土地上,不如去别的地方使力气,胆壮力强的,不是去做海盗,就是去补奴,脑子灵活的,去经商,有手艺的,去做工。胆子不大,老实本分的,去山里砍树也比种地强。

    所以他手下的海盗,补奴队,雇佣兵层出不穷。

    得到辽东平原,这才是藩王基业啊。他实在是受够了辽南和鸭绿水山地了,根本就不能让他一展抱负。

    得到辽东,不但能得到土地,还能多几十万人口。平民加奴隶,有五十余万口,如果能留下女真人,接近十万口,加上他在辽南的部众,可就是百万人了。

    李慢侯还将辽东的情况,上疏朝廷,告诉赵构。虽然情况还没明朗,但已经没有意外。意外倒也有,那就是完颜亮主动投降,提出了一些要求,答应他,他就愿意退位,声称是被迫的。

    完颜亮的要求是,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就是咸平府一带的两万户女真。他愿意做燕王治下一个土司。

    李慢侯没有答应,辽阳府可以给刘佶,咸平府不能给完颜亮,不是因为他是女真人,而是不想让辽东局势太复杂,割据势力越少越好。李慢侯可不想玩什么制衡,制衡那是弱势政治,不适合如今的他。

    尤其是女真人,一旦割据,叛服无常这种事情,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不如直接安置为民,不分汉儿、女真,都是辽民。

    李慢侯没有回复,他只等了半个多月,消息就传来了。咸平府城破了,十几万最后的女真人做了俘虏。城破是因为城内女真人内讧,之前溃逃进去的两万辽河女真,发动了反叛,跟城外的刘佶部暗通,打开了城门,放刘佶大军进入。

    一番厮杀之后,刘佶将大量女真人掳走。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置,但咸平府直接变成一座空城,四周也都是一片旷野,女真人去年种下的粮食,才刚刚冒出绿意,而主人却不知道是谁了。

    至此,女真作为一个独立的势力,在辽东划上了句号。他们的血脉并没有失去,兀者、吉烈迷跟他们同源,甚至更原始的流鬼、夜叉也跟他们同源。还有大量女真人融入了辽民之中,他们的血统不会消亡。只是文化上的女真人,不复存在了。他们的下一代,将不会有女真认同,甚至不会知道女真人这个身份,他们的后人提起女真,想到的不会是他们的祖先,而只会当做一个航海时代前夜最后一支强大蛮族。

    听到辽东的消息后,赵构祭祀了天地,不知道他们什么心态,总之祭祀天地祖宗的时候,他失声痛哭。陪同祭祀的另外三个皇帝,也是情绪复杂,宋徽宗哭的瘫软在地,捶胸顿足。

    但他们祭祀的太早了,因为不久之后,刘佶将挞懒送到了临安。这让赵构十分尴尬,看着头发花白,流着口水站在他们面前的女婿,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女儿才二十岁,而塔拉都七十多了,一树梨花压海棠,他女儿十四岁就做了挞懒的小妾,十五岁就给挞懒生下了孩子。

    面对挞懒赵构心思是复杂的,但他并没有杀挞懒,而是养了起来。他在考虑如何利用挞懒,挞懒的儿子是他的外孙,是不是可以将这个外孙送到辽东去当女真人的皇帝?

    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主意,因为吴国公主来求见他,这是燕王有什么想法了。吴国公主已经不再是像唐朝公主,已经是了。在朝廷里舞弄政治,聚集朋党,十分活跃。燕王对于跟朝廷的关系,一直比较克制,除非惹怒他,一般比较讲规矩。朝廷的内政燕王一般不干涉,但北方的事情,燕王往往一言以决,大陆上的事情,还只会朝廷,除了海往往自行其是,朝廷需要从东藩府的地理志里了解燕王又在海外括地几千里。

    果然燕王对辽东问题,表达了态度。请朝廷册封刘佶为辽东大都护,治所辽阳府,辖辽东、安东之地。赵构询问,燕王是否有意辽东。燕王如果要,赵构也不会不给。公主摇头,说刘佶已经尾大不掉,燕王只是不想惹麻烦。这个人不要去招惹,反正也没儿子,年纪也大了,蹦跶不了几年。

    刘佶跟赵构同命相连,不过要惨的多,一家全都沦为俘虏,就他一个人逃了出来,后来辗转找回一个最小的女儿,至于丁男全都死了。他逃出女真部落的时候,已经四十岁,如今都快六十了。也跟赵构一样,找了很多女人,就是生不出来。

    他的女儿便宜了二代辽寇韩剌,不过韩剌是个豪杰。如今二十来岁,坐拥乌苏里江流域,统御二十万人口,跟刘佶一样,修建屯堡困住这些人,养蛊一样,养了不少年。

    有二十万辽东逃奴做彩礼,刘佶怎么可能舍不得一个女儿。因此前两年,千挑万选后,刘佶的女儿下嫁韩剌。

    吴国公主告诉赵构,即便把他外孙派到辽东,跟刘佶这种人为伍,恐怕也活不了多久。刘佶想要辽东,如今已经成为现实,让他吐出来,就得灭了他。不如默认现实,让他割据辽东去。

    金国政权,毕竟是一个麻烦,不管谁打起这杆大旗,在辽东都容易引起混乱。还不如让刘佶去瓦解女真人统治的痕迹,让辽东归辽民,至少也是汉土。

    送外孙去辽东,赵构也就是想想,那苦寒之地,他也不太看重。他没有后嗣,就两个外孙,一个外孙女,亲人不多。两个女儿才二十多岁,都已经改嫁,他赏了大量财物。外孙跟着姓赵,只能姓赵,总不能姓完颜啊。那样活不到成年。

    公主走后,赵构心中一个念头始终挥散不去:

    燕王又灭了一国……

    他对燕王情绪复杂,想的太多。他是阴柔之人,想事情容易偏险恶。哪怕天下人都相信燕王无意大宋江山,他也不信。他想到了柴荣,想到了黄袍加身。

    燕王如今如此强势,跟万邦都平等相待,跟契丹人称兄道弟,跟强邦大国呼朋唤友。甚至跟草原上的那些酋长,也是以兄弟相称,大量草原权贵子弟在燕京读书,他待之如子侄。可唯独对大宋称臣,他与万邦皆兄弟,却与大宋为君臣,这是为什么。

    鬼都不会相信燕王是忠臣,燕王跟万国平等相交,万国无异于大宋臣属。可燕王一旦篡宋,岂不成了万邦之主?

    当年燕王之所以不过江,或许只是以为黄袍加身的时机不到,在等待更好的机会,等待天下人归心,等待大宋自乱。

    燕王征伐辽东,覆灭金国,也打着大宋的旗号,或许只是为自己身上捞功,就像东晋的刘裕北伐一样,不过是为了篡夺皇位制造声势。燕王如今彻底灭金,有多少人会为他张目,灭金之功,是不是该加九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