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要求(第1/1页)软玉生香
只要有这个爵位在。
苏阮又何愁亲事?
怕是到时候单只是冲着忠勇伯的世袭,这满京城的世家子弟,都能由得苏阮去挑。
明宣帝见着苏阮惊愕的模样,似笑非笑的问道:“怎么样,你觉得朕这么安排可对得起忠臣,对得起明君二字了?”
苏阮抓着膝上的裙摆,脸上忍不住涨红。
“我又没说皇上不是明君……”
明宣帝看着她那模样有些乐。
刚才还一副小牛犊子似得横冲直撞,一身锐气不要命似的恨不得能伤了所有人,这会儿倒是知道羞了。
明宣帝故意逗她:“那你刚才还说朕不配让天下百姓臣服?”
苏阮张张嘴,脸上更红。
明宣帝顿时大笑:“行了,你也别说这有的没的。”
“朕难得这么大方一回,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提出来,只要不太过分朕都可以答应你。”
“你可要想好了,要是错过了这一次,下次可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顿了顿,明宣帝取笑道:
“要不要朕替你挑个如意郎君?”
苏阮羞的脸通红,“皇上!”
她抓着袖子,低声道:“我不要如意郎君。”
明宣帝扬眉:“那想要什么?”
苏阮声如蚊呐:“我想求皇上准允,将来婚嫁可以自主,让我自己挑选夫君,还有,我想去一趟荆南,替我父亲收敛尸骨。”
明宣帝看着她脸上红的跟苹果似的,哈哈笑了一声:“行,朕准了。”
苏阮惊喜抬头,逐而露出灿烂笑容:“多谢皇上,皇上圣明。”
……
从寿康宫出来的时候,苏阮被谢渊推着去了太后寝殿外“磕头谢罪”。
明宣帝亲自在旁看着,周围宫人也都守着,苏阮坐在四轮车上恭恭敬敬的认了错,并且表达了对钱太后的歉意之后,就在那门内传来的骂声中出了寿康宫。
钱太后几乎砸翻了所有的东西。
“贱人!!”
“这个贱人!!”
钱太后气得喘不过气。
贺嬷嬷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着钱太后急声道:“太后娘娘息怒,别为着这些不着调的人伤了凤体。”
钱太后嘶声道:“伤了又如何,我看皇帝是巴不得让我早死,不过是个朝臣之女,他居然护着她来跟哀家做对,还敢禁足哀家!!”
贺嬷嬷替钱太后顺着气:“太后娘娘这话说的,皇上向来都是最孝顺您的,他盼着您长命百岁还来不及,哪敢让您不好?”
“方才的事情,皇上也是被逼无奈,当着安阳王的面,皇上多少总要顾及那些已死之人,否则若是叫御史知道,皇上岂不是会难做?”
贺嬷嬷扶着钱太后走到榻边坐下后,才柔声劝解道:
“老奴知道太后娘娘气那苏阮伤了薄家根底,可是皇上毕竟是皇上,您也总要给他留些面子,否则岂不就是像刚才那样,被人寻着机会挑拨逼迫,反而伤了你们母子感情?”
“皇上终究还是孝顺您的,要不然怎会让那苏阮前来谢罪?”
钱太后听到这话怒哼一声:“谢罪?哀家看他是想要气死哀家!”
“如果真想要谢罪,之前在前殿之时他就不会那般不给哀家脸面,如今就叫那苏阮在宫门前随便说上几句,哀家看他不过是想要给那苏阮找个借口脱身!”
要不然回头只需一句她不敬太后,便足以毁了她。
“娘娘。”
贺嬷嬷听着钱太后气愤的话,忍不住劝了一声。
钱太后抿抿嘴,到底也知道自己和明宣帝不是真有那么母慈子孝,而明宣帝对她向来也都是表面功夫,这才怒哼了声说道:
“楚虞君那女人向来不搭理外间的事情,也不爱往哀家这里跑,那苏阮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能让楚虞君那女人替她来宫中出头。”
贺嬷嬷走到一旁倒了杯茶水:“安阳王妃方才不是说了吗,是为着谢家那位。”
“太后也知道,安阳王妃和谢家那位交好多年,二人感情一直极深,怕是谢家那位出言相求,安阳王妃才帮忙出面的,否则安阳王府好端端的,怎会主动揽事儿?”
“哼,谢家!”
钱太后接过贺嬷嬷手中茶水,沉声道:“楚虞君年轻时最是傲气,谁都不放在眼里,也不知道怎么就跟谢家那土匪头子瞧对了眼。”
那土匪头子当年入京的时候,就是个土包子,哪有半点京城贵女的模样。
可出身大家的楚虞君却偏偏跟她瞧对了眼,不仅带着那土匪头子四处赴宴,帮她结交京中之人,连带着事事护着她,那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失散多年的妹妹。
钱太后跟着贺嬷嬷说了几句话后,心情总算是缓和了些。
她喝了口茶水平复了心境,这才撇开了安阳王妃的事情,问道:“宇文延和薄家那边怎么样了?”
贺嬷嬷忙左右看了眼,将小宫女遣退了出去。
“娘娘,宫中人多口杂,您也得多留意着些。”
钱太后冷声道:“有什么好留意的,这宫里头不干净的嘴巴早就送去做了花肥,皇帝这些年没少朝着哀家宫里送人,哪一次进过哀家房中半步?”
对于这点,钱太后还是有信心的,要不然她这些年哪能压得住明宣帝。
钱太后说道:“说吧,到底什么情况,薄家那边如何了?”
贺嬷嬷低声道:“薄家那边算是没用了。”
“荆南的案子罪证确凿,再加上嶂宁屯兵的事情,皇上断不会轻饶他们。”
“宫中的诏书虽然还没有下发,但是听中书的人说,这次薄家除了薄锡一脉因为之前薄锡举报有功被判了流放之外,薄家其他人满门抄斩。”
钱太后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以明宣帝的性子,他能容得下薄家贪污纳贿,能容得下薄家摆弄朝权,能容得下他们跟皇子勾结,意图储君之位,却绝对容不下薄家有屯兵叛乱,威胁他身下皇位之意。
明宣帝平日里行事不够果决,可是当事关他自己的时候,他可不会有半点的优柔寡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