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顺势而为(第1/2页)大唐不良人

    李贤现在看苏大为有些不爽,颇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自己已经极尽可能的放低姿态了,但阿舅显然还是把自己当小孩,说些自己听不懂的话来诳自己。

    比如那些诗,他也曾多番打听过。

    苏大为在军中也屡有诗篇,都是令人惊艳绝伦,可传后世的名篇。

    但阿舅却一直推说是小时候什么和尚道士路过化缘留下的。

    骗鬼呢。

    和尚道士会作诗?

    好吧,或许是有。

    可能作出这么应景的诗来吗?

    在军中,便有“浑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治过蜀中大疫后,在含元殿上便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受群臣构陷弹劾,他便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等才思敏捷,首首都是经典,遍观大唐朝廷,又有几人?

    恐怕真只有之前那位王勃还勉强能比一下。

    但王勃太重书生意气,比起布篇谋局,攻城灭国,又远不及苏大为。

    若自己能得苏大为之助,何愁大事不成?

    但这些话,都只能在李贤心里藏着。

    相处的时日太短,最忌交浅言深。

    他今日抓住机会见苏大为,主要还是做一番试探。

    看看能否有拉进关系,彼此深入的可能性。

    如今看,苏大为似乎并不太热衷与他这位皇子结交。

    或者说,苏大为根本就瞧不上,淡定得一塌糊涂。

    李贤喊他阿舅,让他以甥视之,苏大为就真的敢按住他的肩膀,告诫他不要陷入诗词小道,也不要太玩鸡丧志。

    一想起此事,李贤就感觉头顶的青筋直跳。

    恶贼!

    从小到大,宫中何人敢如此对孤说话!

    气归气,但脸上还不敢露出分毫。

    苏大为在含元殿上,被文官先后诘难弹劾,不但不损分毫,反而斗倒了侍郎古谷德,还有郑待诏。

    连右相李敬玄对此人,又恨又嫉,却也无可奈何。

    父皇母后甚至扬言苏大为与大唐一体,与国同休。

    这种信任,这种庇护,大唐还有谁?

    没有了,仅苏大为一人!

    而李贤更知道,只要苏大为抗疫之法成功,父皇与母后会有更隆重的赏赐,甚至在含元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要封苏大为做县公!

    这特么的,一跃三级,还有地方说理吗?

    这种存在,岂是自己能得罪的?

    小心巴结还来不及。

    被苏大为连番落了面子,他也只能打落牙和血咽。

    脸上拚命挤出微笑,听说苏大为要走,又是鞠躬又是亲自送,极尽谦卑的姿态。

    只求给苏大为留个好印象,日后还有拉拢的机会。

    临走,苏大为眼神瞥了一眼方才的竹椅竹桌,李贤立刻会意,拍着胸脯大包大揽,主动表示要送阿舅一套。

    毕竟是宫中的能工巧匠制的,其制作精细程度,比苏大为自己找的西市木匠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一句话,这是皇家质感。

    “贤儿,这有些不好意思吧,毕竟是你特意做的。”

    “阿舅说的哪里话,贤儿与阿舅是自家人,贤儿的便是阿舅的,阿舅尽管拿去使,若有不够,再同贤儿说。”

    李贤拍着胸脯,一脸豪爽。

    实则心头滴血。

    这工匠,还是当时匠作大监阎立本找的,听说是给父皇建大明宫的一等大匠。

    满大唐,能评上一等大匠的也不过寥寥数人。

    这等高级匠人,平日里做的都是皇宫园林设计,手下徒子徒孙数以万计。

    那身份何等超然,高高在上。

    就算是李贤等闲也使不动。

    还是厚着脸皮,趁着武媚娘心情不错,几番撒娇央求,才得武后发话,让阎立本召一等大匠,为李贤做了三套。

    一套送了李治高兴,另两套自己收用。

    平时也舍不得拿出来示人。

    这次还是为了讨好苏大为,才特意取了一套来。

    大唐兴建大明宫的一等大匠,亲手制的桌椅。

    杀鸡用牛刀啊!

    纵使肯花费万金,只怕也再找不到一位一等大匠,愿意做这等桌椅手艺了。

    如今一开口就要给苏大为一套。

    说不心疼是假的。

    “贤儿果然有孝心。”

    苏大为叹了一句:“我家中老母正好可用一套,不过如果再多一套就好了,这样我和我阿娘都可以用上。”

    李贤脸上的笑容一下僵住。

    阿舅你这有些贪得无厌了吧?

    一等大匠亲手制的,拢共就三套,一套送给了父皇,一套我自用,一套珍藏。

    现在把我自用的送予你,还不肯罢休?

    “怎么,有为难处吗?”

    苏大为看了一眼李贤的脸色:“若是为难就算了。”

    “不!”

    李贤两眼一瞪,大声道:“阿舅开口了,莫说一两套桌椅,就算要贤儿府上的珍藏,贤儿也应该孝敬阿舅。”

    他扭头向不远处的太监招招手:“找几个人,将孤宫中那套藏椅也取出,和这一套一起打包送我阿舅府上。”

    “喏!”

    太监慌忙叉手应命。

    心里却激灵灵打了个寒颤,心说潞王怎地这般恶狠狠的瞪着我?

    看他咬牙切齿的模样,像是恨不得将人挫骨扬灰一般。

    莫非我不小心恶了潞王?

    这一想,太监差点当场哭出来。

    “贤儿,真的不为难吗?”苏大为一脸关切的问。

    “不为难,不为难,能为阿舅出点力,贤儿特别高兴。”

    李贤心头飙血,脸上还不得不挤出笑容。

    “真的?我怎么看你脸色有点不好?”

    “哈哈,阿舅我这是热的,热的,一会歇息一下就好了。”

    “年轻人,身体还是重要的,要节制啊。”

    苏大为语重心长的拍拍李贤的肩膀:“为了你的身体着想,若府上有多的丫环使女,也可以送阿舅府上,阿舅府上正缺些使唤下人。”

    李贤整个人都懵逼了。

    “回头我再送点佛经给你,都是当年玄奘法师在时,传给我的,我送你一些,反复诵读,必能增福添寿。”

    苏大为又在人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看着大脑当机,嘴角抽搐,一副快抽了的李贤,他这才心满意足的点点头:“阿舅这就走了,下次入宫再来看你。”

    下次?

    还下次?

    还是别见了吧!

    李贤脸上在笑,心中已经掀了不知多少回桌子。

    一直目送着苏大为背影远去,他的一张脸瞬间阴沉下来。

    “潞王”

    一旁的太监带着哭腔,小心翼翼的挨上来,哑着嗓子道:“给开国伯送的桌椅已经打包好了,差人送去府上了。”

    李贤转身,狠狠一脚踹在太监的胸膛上。

    将对方踹成滚地葫芦,犹不罢休,追上去用脚乱踩。

    “叫你送!叫你送!孤叫你送!!”

    太监疼痛难忍,发出一阵阵杀猪叫声。

    等李贤踹累了,站在一旁扶着赶上来的使女喘气,也不知自己做错了何事。

    又听着李贤恶狠狠的道:“把孤王府中的女婢,挑一批送开国伯府上。”

    太监捂着肿成包子的脸颊,颤抖着跪在地上,以头触地:“喏!”

    苏大为背着手,悠然自得的自宫中向外走。

    此时没了引路太监,更觉得逍遥自在。

    沿路的执守的金吾卫和千牛卫们,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羡慕之色。

    宫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含元殿里关于苏大为两首送瘟神,一首定风波的诗,早已传开。

    特别是轮流执守的金吾卫,和宫中太监消息最是灵通。

    此时看苏大为,再也没有看普通官员的轻慢,反而在心中无比艳羡。

    这位就是开国伯苏大为了。

    听闻在殿上与陛下说,有了治疫之法。

    从泰山封禅陛下与武后并称二圣,称为天皇天后,这大唐的风雨就没有顺过。

    不是旱涝,便是蝗灾,大疫,还有数处地裂。

    闹得人心惶惶。

    连陛下都怕了上朝,把三日一大朝会,改成五日。

    为的是啥,明眼人都知道。

    如今这苏大为,居然能解决了陛下心中难题,那还不得当宝贝一般供着。

    听闻开国伯兵法师承苏定方。

    也是战功赫赫。

    最难得的是,这开国伯正当盛年。

    如果没有意外,以他的圣眷之隆,只怕一世富贵,位极人臣只若等闲。

    别说眼下兵部尚书,就是日后封公拜相,也是翻掌之间。

    “听说了吗?之前朝会上,圣人有意让开国伯任兵部尚书,但是开国伯居然拒绝了。”

    “居然还有这等事!还有人放着尚书不要?”

    “嘘,闭嘴,开国伯这等人的心思,岂是我们能猜透的。”

    “若是换别人,如此不给圣人面子,只怕早已问罪,你看开国伯圣人和天后还要哄着他,据说赏下房宅田产,那田产,还是从圣人皇庄中分出来的,还说要封开国伯的母亲为徐国夫人,据说治疫之法若成,还要封开国伯为开国县公。”

    “嘶县公啊,那真是我大唐初立时,那一帮打天下的功臣才有的封赏吧!”

    “这苏大为,居然得陛下如此看重!”

    “我大唐立国至现在,如此恩宠,只怕独一份了!”

    “你们别往外传,我听说,陛下有意让开国伯入太子府,日后太子登基只怕开国伯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啊呀,如此人物要是有法子可以结识一下就好了。”

    “呸,你这狗才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还想结识开国伯?若有机会,能做开国伯门下走狗,吾死也甘心了。”

    “什么开国伯,那是我主公!”

    “贼你妈!骚还是你最骚!”

    远处的窃窃私语声虽轻,但苏大为身为异人,耳目何等灵便,还是一字不漏的听进耳中,不过他也不以为意。

    不招人嫉是庸才,他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在乎那些人怎么说了。

    而他现在无论是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朝堂上下分外关注。

    甚至影响千万人生死。

    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默默为大唐耕芸,却收敛着光芒的不良帅了。

    从什么时候起,自己走到这一步的呢?

    苏大为一边走,一边想着。

    对了,刚来到大唐时,那时初想的是,要稳住这个身份,不能出任何纰漏,被人看出是假冒的,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极力收敛自己。

    待到发现武媚娘后,更努力与之结交,想着背靠大树好乘凉。

    当时还是有不成熟处。

    在寺中救李治时,因为初得异人的能力,心中还是有些膨胀了。

    居然没把堂堂的大唐皇帝放在眼里。

    以致于后来留下无数手尾。

    只得老老实实,继续做自己的不良人,把尾巴藏好。

    这一路艰辛,只有自己才知道。

    李治可是个狠人,其手段也不比太宗李世民差多少。

    扳倒长孙无忌干脆利落。

    那时候的苏大为开始有危机感,感觉如果被李治盯上,说不准在大唐就混不下去了。

    虽然也有开心之事。

    比如他的发明,他的生意在大唐渐渐铺开,再也不用为钱财发愁。

    还结识了安文生等一帮好兄弟。

    但是在大唐帝都长安,如果没有权,始终坐不安稳。

    这才有之后借着倭人间谍之事,向李治提议创立都察寺。

    只有自己才知道,那时的内心缺乏安全感。

    了解大唐越深,也才越能体会,大唐的强大。

    哪性身为异人,一个人也无法对抗整个大唐。

    哪怕真的一怒杀了李治,那家人怎么般?

    日后亡命天涯吗?

    再说以大唐成熟的政治制度,哪怕死掉一个皇帝,也会有新皇帝接上,绝不可能因此而妥协屈服。

    后世明朝土木堡之变,瓦刺太师也先抓了明英宗以后,开始以为奇货可居,最后屁也没捞着,只能乖乖放人。

    强如长安诡异,荧惑星君也只能在大唐之下隐忍蛰伏。

    若是不想去山中当个野人,还是得混体制的。

    正如孙猴子大闹天宫之后,还不是得被招安。

    混一个斗战胜佛的名头,加入体制内。

    大概这就是人生吧。

    最凶险的时候,其实是他在征倭国那一段时间。

    那时的他,真的萌生替自己留一条后路的打算。

    想过要将倭国当做自己的基地。

    不过

    后来终究还是放弃了。

    这里是大唐,不是元明时代,所谓“不征之国”。

    大唐水师还是很猛的。

    跨海击倭国几乎没有太大难度。

    特别是征服了辽东高句丽、百济,又令新罗老实臣服后。

    只要大唐水师沿半岛,从釜山港出对马岛,旦夕可至倭国列岛。

    而以现今大唐的国力,又有一帮异人,还是死了在倭国当倭王的心吧。

    各种可能性被一一掐断后。

    似乎,也只有做大唐忠臣这一条路可走。

    而且越往后,这路,好像越顺畅了。

    老一辈那些名将凋零。

    不知不觉中,苏大为环顾四周,发现身边能站在同一位置的,几乎没人了。

    他被李治重视,开始委以重任和信任,成为留给太子的重要辅臣。

    再也没人能将他打压和掩藏。

    他的地位,也变得无法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