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儒教(第1/1页)洪荒之红云大道

    孔丘离开之后,红云看着一旁的虚空,没有话,品着杯中茶水。

    陡然间,两道身形从虚空之中走了出来,正是敖神与杨戬,来到了红云的面前,当即便是行跪拜之礼。

    “拜见师祖。”

    红云已经离开了洪荒千年,虽然返回了蓬莱岛,但是谁也没有惊动,同鸿钧道祖与杨眉老祖交谈完之后,便是和后土来到了凡间,所以与那些蓬莱岛弟子也没有什么交流。

    看到孔丘要见的大贤竟然是红云,两人都是有些惊愕,那这可是真正的大贤了,对于红云与孔丘的话,他们也听得一清二楚,对于红云指出儒的不足,他们都很是赞同。

    一昧的与人讲理,是不行的,主要还是实力强盛,要不然别人随手都可以灭了你,为什么要与你讲理呢?

    蓬莱岛就是一个例子,如果蓬莱岛不强大的话,跟谁讲理,谁愿意搭理你?但是如今的蓬莱岛,如果要与人讲理的话,那么别人肯定是求之不得。

    再有实力的情况下以理服人,才可以实现,没有一定的实力,去和别人理,那叫自不量力。

    红云点了点头,对于这敖神与杨戬为孔丘护法,红云还是很放心的,毕竟这两人现在也算是洪荒之中的大能者了,还有就是洪荒之中的大能,基上都知道孔丘的身份,一般不会来找事。

    “师祖才的那些话,我早就想了,不过二师叔转世好像是一根筋,了也是白,还是师祖厉害,一点即通。”敖神看到红云,难免的再次拍马屁。

    红云淡淡的笑了笑,对于敖神的话,他是半信半疑,毕竟敖神什么性格,红云还是知晓的,其实让两个好战的人,在孔丘的背后保护着,还要每天听着孔丘的儒,却是有些难为人。

    毕竟修士的世界,强者为尊,讲道理?还是弱者所谓,强者心情好会跟你唠唠,心情不好,直接就将你灭杀了,哪有什么道理可言!

    凡人的世界,虽然强者为尊的意识不如修士,但是也绝对不会在拥有着强大的实力面前与你讲理,那些大国之所以与孔丘谈论儒,其实还是害怕孔丘背后的人。

    孔丘游历诸国一路行来,历经不少磨难,明眼人一看都能看出孔丘背后有天神相助,若不是这些,那些大国国君,岂会搭理孔丘。

    “别那些没用的,你们好好去护住孔丘,等他立教,你们两个也少不了好处,去吧!”红云罢了罢手。

    敖神与杨戬没有再多的废话,都是走了出去,然后隐若在虚空之中,跟随在孔丘的身后。

    都走了之后,红云想到了姜子牙,那一份师徒之缘有续上了,看来姜子牙还是要拜自己为师,封神之后,姜子牙临死觉悟,势力是过手云烟,而实力才是一切的源泉。

    想到姜子牙要转世的那个人,红云有些无奈,孔丘建立的儒,平衡了诸国,停息了战争,恐怕要被姜子牙打破,不过这些已经无关紧要而来,反正两个弟子又不会打起来。

    而且孔丘经过自己的开导,应该不会在一昧的以理服人,至少也懂得了一些实力的重要性,没实力没话语权。

    孔丘离开了红云的庄园,然后便是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从新研究自己的儒,从红云哪里,孔丘却是意识到了一些不足,实力与话语权是并存的,这一点孔丘领悟到了。

    既然以儒治国,那么首先儒要被人尊崇,要被人追捧,而且还有有大量的拥护者,而且那些拥护者不能淡淡是百姓。

    百姓在现在这个时代,是最弱的群体,虽然百姓如水君如船,但是没有风暴的牵引下,水如何掀起风浪?

    这一苦修,便是十二载,孔丘与自己收的那七十二名弟子,从新整理了一下儒,整理完之后,在反思研究,发现以前的儒,却是有许多不妥之处。

    儒有君子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孔丘出关,便是向王宫奔去,七十二名弟子紧随其后,如今的孔丘已经有九十多岁高龄,白发苍苍,但是脸部却很红润。

    来到了王宫,与鲁国公交谈,让鲁国公与诸国联合,只与国结盟,不与大国共事,以孔丘的名义,提交结盟约。

    儒需要想从国发展,因为国不希望有战争,当所有的国凝聚成一股绳,那么儒的实力就强大了,孔丘在诸国的话语权就重了起来。

    虽然修改过之后的儒,有些偏向于国家权利机构,有利于助国家培养栋梁,也相当于另类的为百姓谋生。

    三年之后,算上鲁国,一共三十二个国,皆是在自己的国家创建了儒教,孔丘的七十二位弟子也都是远走诸国,传儒之道。

    又过三年,孔丘以儒为基,在鲁国建立儒教,以鸿蒙量天尺镇压儒教气运,人族之中出现老师一,贤者一,长着一,皆是以尺子为戒,执戒尺以授儒。

    在孔丘建立儒教之后,天下轰动,自古以来,只有四教,人教,阐教,截教,西教,每一教的创始人都是圣人。

    地仙界建宗立派之人有许多,但是却无人敢立教,教的含义太大了,牵扯到了气运一,举动之间,皆有气运相伴,气运流逝,教义衰败,若无镇压气运至宝,建教不过是儿戏罢了。

    鸿蒙量天尺,后天功德至宝,是巫族之物,后来送给了红云,帮助红云许多,有着强大的威能,再后来传给了敖良辰,之后便落到了孔宣之手。

    如今却是在了孔丘手上,以鸿蒙量天尺镇压气运,自然最合适不过,戒尺,从此被尊为儒教圣器。

    儒教一出,诸国休战,一共三十七国,部尊儒,停歇战事,让大战百年的诸国,缓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