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荆州局面定(第1/1页)大唐农圣

    孙享福并不是带着大量现金跑来荆州搞投资开发的,因为,要起股份来一点也不手软的李世民并不能拿出几百万贯来,把整个水路转运公司建设起来。

    所以,他是跑过来开皮包公司的,用别人的钱来赚钱,才是后世做生意的常见手法。

    “他们几家出手的动作都挺快的,各个州县的官田几乎部被他们部吞下,包括五姓七家置换出来的八十多万亩田地,一亩都没剩,均价一贯钱多一点,部卖出去了。”

    中原地区的上田,以关中最贵,市价达到了十贯钱一亩的程度,洛阳这边六七贯左右,扬州次之,四五贯一亩,益州和荆州,差不多是三四贯的样子,朝廷只以一贯多一亩的价格出售这些荆襄地区的上田,简直就像是把利益白送给这些地豪强一般,也难怪他们会在政策制度上选择让步。

    山南道足有三十二州之地,除了一些要出来分配给原先耕种官田的佃户做永业田之外,其余官田总数加起来,足有三百多万亩,所以,轮土地出售,部落实成交之后,武士彟这边,能够得到四百多万贯的现金。

    这四百多万贯的现金,至少是以蔡,黄,蒯,邓,刘为首的十几个地氏族手中,将近一半的财富,倒是足够作为孙享福推动荆州项目的启动资金了。

    “应公,还是那句老话,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您一定要维护政策上面的公正,多派人去地巡查,保证拿到新户籍的百姓们的基权益,至于发卖土地之后收到的尾款,怎么用,您按照我给您那册子上的先后顺序依次来做就行了。”

    大年初五的,孙享福就不得不去地指导实际干活了,因为荆襄之地,春汛来的比较早,而武士彟作为山南道总管,仍然需要坐镇荆州,统揽局。

    在孙享福的规划中,将所有的事情,都有较为详细的安排,这些钱属于地财政上的,那么,就应该投入于地的建设,码头,就属于地建设,并不在水路转运公司需要投资的范围,因为这些码头建好之后,会由地官府派人管理,收过往商船的停靠,仓储的费用。

    而用于建设码头的人手,便是湖区那些接受招安的水匪了,总人数有好几万,男女老少都有,孙享福给武士彟提的案是,朝廷指定规格,建筑要求,派人做相应的技术指导,建好一个,达标验收之后,就给他们一定的工钱,在此之前,只提供他们的吃喝。

    鉴于这个时期的码头并不像后世那么高要求和复杂,其实只要选好了地,弄起来并不难,清理岸坡,挖深停靠位,做一些水泥浇筑的卸货平台,和上下船用的宽大木质跳板,就足以,总体来比盖房子还要简单,几万人可以分散在好多个地,同时开建。

    建好后的码头会有一个做向指引的灯塔,和一些不易被水淹到的仓储库房,可以供货物集散,相信一年时间内,就会先将一些主要的州城建设好。

    而筑垸,则是用了那些卖了田地的人为主力,暂时拿固定工资,在指定的位置修堤,等这些垸田修建好,它们的价值,就绝对超过现有的所谓上田,因为,它可以保障田地里的水源,肥力,并且,基不会遭受洪涝灾害影响。

    毕竟,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比较好,不会像后世出现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的局面,水灾的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有了比城墙还高的大堤,就足以抵抗这个时期的水患了。

    而除了最开始的投入,后续,垸田的产出,就差不多可以负担筑垸工程队的大部分开销,倒是个可以长久做下去的项目,产出较高,又有稳定水源的水浇地,对于朝廷来,那可是多多益善的。

    至于推广孙享福所的一些农作物产业,养殖产业,目前,武士彟只能看现有条件,做一些鼓励性的支持,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了,真正的大发展,得靠农部体系完善,和农门子弟出山之后来推进,今年应该是没空了,明年会逐步开始,这面,孙享福有多重安排。

    孙享福冒着春上的寒风出来,就是给百姓们选址筑垸田,以及指导那些接受招降的水匪修码头,做样板工程的。

    即便是有情报组长达一个多月的情报收集,孙享福也在各处湿地周边跑了好几天,才最终将第一块垸田的位置选定了下来,位于荆州以南二百多里,靠近岳州的位置,在后世,应该处于监利洪湖一带。

    孙享福没有给它起什么高大上的名字,就叫做大垸,因为,它确实很大,整个垸堤筑好之后,周长可能达到三百多公里,按照后世的田亩大来算,周长一公里的不规则形状,约一百亩多一点,按照这个时期的田亩大,差不多是将近一百五十亩,也就是,光这一个垸,囊括的平整水浇地,就至少达到了四万多亩。

    像这样的高产水浇地,一户人家耕细作的话,最多能种二三十亩,也就是,光是这一个垸的田地,就需要一千多户的百姓来种,差不多要可以形成十几个新村落,或者一个大集镇。

    等孙享福设定好了周长线路的时候,武士彟,也终于将招募到的数万百姓给他送了过来,年前的准备的一些工具也分发到了他们的手上,简单的搭建了一些工棚以作休息之后,数万人的劳作,就开始了。

    孙享福时候就是在大堤上打滚长大的,对于堤的构成,他再了解不过了,以这个时期的水情,筑八到十米高的八字形大坡,就足以,沿水面是需留出足够的区域,种植护堤林,甚至,沿江的区域,还要筑一道隔堤,防止江水冲击大堤过猛,在大堤的内侧,还要筑上堤,让整个堤的占地表面变宽,腰中段,受力,无有倒塌的危险。

    除了大堤两侧的护堤林之外,大堤身也要种上大水难以冲刷走的护坡草,当然,目前的工作只是筑堤,草的话,基不用怎么种,一两年就会自然长满。

    树苗,则是要开苗圃培育,以白杨和水沙最佳,这两种树长的非常快,不怕水,长成之后,枝叶非常繁茂,当地百姓可以砍枝为柴,树干,也是用于建筑的好材料,五到八年,就可以轮换砍伐种植一轮。

    最关键的是这两种树的树苗很简单,几乎是插枝就能活,孙享福只需要安排一帮人专门去干这样的活就行了。

    上元节前一日,孙享福从工地上回到了荆州,两三天的适应期之后,工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干活了,可别看几万人的场面很大,其实,每天也就筑个几百米长,就算后面因为工具更加充足,大家做事熟练后,速度会提升不少,但也提升的很有限,只怕这一年的时间,能将这一个垸筑好,完成垸内的水利设施,就已经算不错了。

    实际做过之后,才能理解,为什么后世的五百多个垸,需要几个朝代,近千年的累积才将其部筑好,因为,没有那个朝代,敢像孙享福这样,把几万人弄来职筑垸,这个开销,朝廷是很难承担的,光是这一个垸,放在别的朝代,同样的人手,起码要两三年才能筑成,遇到什么国家动荡,或者经济紧张的时期,还得无限期停工,而得到的,只是四万多亩垸田而已。

    以这些筑垸的工人每个月几万贯的消耗来算,光是工钱面的投入,就会让这些田地的均价达到了十几二十贯一亩,在有其它土地可以耕种的情况下,专们花钱筑垸,是得不偿失的,而孙享福之所以做这个得不偿失的项目,是因为,他想通过这些今后注定会连成片的垸堤,彻底的解决荆襄地区的水患。

    “应公,陛下召我回去主持关中春耕了,明日,我便要出发。荆州这便的局面已经基打开,按部就班的推进下去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关中会有船来荆州,到时候,这边几个主要城池的码头应该已经建设完毕,就到了您推动当地商业发展的时候了。”

    “正明不过了上元节再走么?”

    “不了,关中的春耕也耽搁不得,另外,朝廷派往西域的使节团队过几天就要出发了,我争取赶上,给他们送行。”

    “那好,对于商事,老夫还是有些信心的,你回去之后,且按照咱们商定好的安排便是了。”

    这个时期的商业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买和卖,当地的一些西,有人明码标价来收购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有人把它弄出来卖,官府,只需要做好宣传,管理好税收,就能从中得利。

    比如,湖区的黄鳝泥鳅产量特别多,这些玩意在当地并不值钱,然而,在关中却能卖到好价钱,武士彟只需要提前组织一些商贩,在码头出钱收购,当地的百姓,就会想各种办法捕捞,卖钱。

    待得关中的商船来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出钱,就能大量从这些商贩的手中拿到鱼货,而他们从关中的带来商品,也会被这些商户买去,销售给卖鱼货得了钱的百姓们。

    当然,鱼货只是其中的一种,孙享福此前给武士彟的册子中,有很多当地特产的种类,逐渐的,这些西都会被百姓摸索生产,如果,朝廷还能给百姓提供一套高产的法,那么,很快,这里的产能就会放大,同时,有了收入的他们,又会大量需求,和消耗外地的一些产出。

    如此局面一成,就等于整个市场就被激活了,它会不断的刺激市场去生产开发各种新产品,或者产品原材料,当人们所接触到的商品来丰富面的时候,他们的生产力,也会不断的提升,算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整个环节中,水路转运公司,只是弄了一些船,招募了一些水手,来沟通各地而已,这就能在赚取大量利益的同时,使得所有人的生活都得以改善,这也是为什么孙享福宁愿低价出售田地,让利给这些土氏族的原因,也要推动这个项目的原因,因为,没有他们提供的启动资金,孙享福想要将整个长江流域的城镇盘活,可能需要推迟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