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学院出愿(第1/1页)勇气夺回之樱都情缘
大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仿佛一眨眼的功夫,整个生群体的脸庞,便不再显得那么稚嫩,似乎一旦到了大四,生们就立刻都变得成熟起来。
他们或是着手准备考研,或是着手准备实习,加手里不得不去写的论,每个生都开始为自己的“进路”做所谓的规划,虽然有的生心里还不知道“规划”是怎么一回事儿,所以难免总有几个生,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些茫然。
“你是考研,还是就职?”
生们彼此见面寒暄,这句也成了万能的开场白。
“我感觉自己的还不够,所以打算考研,再好好补充一些知识点,不准以后可以搞搞研究什么的!”
“我对继续习、搞研究之类的没什么兴趣,所以想赶紧就职了,找一份工作贴补家里!”
“我…还没想好呢,计划赶不变化,到时候再吧…”
显然他们对自己的“进路”问题,并不一致,即使是平时关系非常要好的几个伙伴,在这时也开始心里有各自的打算,准备迎接着“各奔西”那个时刻的到来。
吴雨秋独自走在人群后面,看起来倒是淡然,因为对于这个问题,他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明确的规划,似乎两年前,从刘依婷在贴吧里发那篇“三流校”的“讨伐贴”开始,就决定去读更好点的大院,他的这个决定,甚至成了所有清水师范大生们有所期盼,或是有所突破的某个对象。
“雨秋,你一定要考阪商大,给咱清水的兄弟们长长脸!别让他们中和的生老瞧不起我们!”
李杰明走近吴雨秋,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着,言语里带着某种来自兄长般的寄托。
“就是!我们几个是没戏再去读什么大院了,就指望着你了!”,王巧骄附和着。
吴雨秋轻轻点了点头,用满脸的笑容回应着两人,只顾跟在人群后面走着,脸看起来有些腼腆,并没有话。
两年的考研准备,让他更加有信心,当初的几十页的研究计划书,已经被写成了将近五十页的毕业论,题目依旧是《中日经济贸易摩擦问题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只是那纸张厚度与具体的研究数据有了大范围的增加,加从期刊及献引用的各家观点,让他的章显得似乎有了一定的深度。
“你们放心吧!雨秋已经把研究计划书写成论了!我觉得他肯定没问题!”
杨未然心里明白吴雨秋的这个毛病,只要有人夸他,他就会不好意思,但又不懂得那么一句“谢谢”之类的话,让对能有个回旋的余地,常常搞得对不能明白他心里的具体想法,所以她干脆替吴雨秋去圆这个场。
“嗯,我努力!但是已经有快两年,没和阪商大的野村教授联系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
直到几个人走到白色而肃穆的教楼前,吴雨秋才从嘴里挤出这么一句话来。
“没事儿的!也用不着每天都联系导师吧,联系的太勤,会不会招人嫌呢!”,杨未然笑着回应着。
“嗯,你不用担心,凭你的实力,肯定是可以顺利考取的,我们几个兄弟就等着一块给你庆祝呢!”,李杰明很肯定地。
“就是,就是,雨秋的话,肯定没问题!”,王巧骄接着附和道。
“就是什么嘛,就是?你又不考研,跟着吓激动个啥,反正咱们几个就是毕业等着失业,我都担心自己连个工作都找不着,来想着来国外读个书,回去好找工作,现在看来也并不是那样,没意思!”,莫宜思叹了口气。
“别瞎!那是因为你自己没好好读书,所以现在又怨起没意思来了?”李杰明狠狠地瞪了莫宜思一眼,示意他不要泼冷水。
“嗯,杰明的对着呢,不过雨秋兄的话,我也觉得你肯定没问题嘞!”,莫宜思连忙转过头去,换了种口气朝吴雨秋。
【app下载地址xbzs】
听见大家伙儿这样,吴雨秋心里暖暖的,他试着掂了掂自己的背包,背包里的志愿书及近五十多页的研究计划书所增加的重量,让他感觉似乎多出来几分自信。
今天下了课,他就要去找尾田先生,取先生给他写好的推荐信,一并放入他买来的A4硬皮纸袋信封,贴那枚在邮局里选了好久的邮票,寄给阪商大的野村教授。
因为从明天起,就是阪商大的,为期15天的正式“出愿期”了,是所有的日考研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报考材料统一寄给心仪校的日子。
这对于吴雨秋来,是带有仪式感的日子,他希望自己能够如愿,去大阪读研,去一直中意的那所、同时也是千万生心里期待的“阪商大”去深造。
所以这堂课,他几乎没有心思去听老师讲课的内容,只顾低着头,把看起来巨大的信封舒展开来,将马要寄给野村先生的“出愿材料”一一再次整理着,特别是针对那将近五十多页的研究计划书,他又仔细核对了每一页正下的页码,确认顺序没有任何问题。
铃声过后,吴雨秋飞奔着跑出了教室,想着赶在尾田先生下班前,去他的办公室里取最后一份出愿材料--《教授推荐信》。
“雨秋,你来了?赶紧进来,坐!怎么跑的满头大汗的?”
尾田先生见吴雨秋喘着粗气,有些心疼他,连忙站起身来去迎接他这位一直重点栽培的生。
“先生,我刚下课,是来和您取推荐信的,明天就是阪商大的出愿期了,我打算今天就寄给野村教授,担心您待会儿就下班,不在校了,所以跑着赶来的!”
吴雨秋做了个深呼吸,开门见山地对尾田先生。
“哈哈哈,放心吧,推荐信啊,早帮你准备好了,稍等,我拿给你!”
尾田先生转身从书架,抽出这期他使用的那《微观经济》教材来,从里面又抽出了一份整齐的信封,封口处盖着先生红色的印章,信封正表面整齐地写着几个楷体字:
野村先生敬启
内附:《新山大国际经济部吴雨秋推荐信》
新山大尾田拝啓
吴雨秋接过先生的推荐信,行礼致谢,告别尾田先生,把推荐信心翼翼地收入他那沉甸甸地,显得巨大的信封里,连同先前的研究计划书及出愿表等材料一并封好,在信封表面也用楷体字写了邮寄地址与收信人信息,满怀憧憬地前往新山大邮局,将所有的“出愿材料”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