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是她(第1/2页)重回八零:盛世小农女
杜爷似是刚睡醒,脸上还带着几分惺忪之意,手上捏着一串佛珠,居高临下的看着王泽漆。
王泽漆接着道“通过调查,我发现那天晚上的那辆车是郑家的,而郑家的孙姐郑娴静,就是坐在车里的人。您看这是郑娴静当天的出行记录。”完,王泽漆将手上的资料递给杜爷。
杜爷伸手接过,快速的翻阅着,通过调查的记录来看,郑娴静的出行时间,的确和那天晚上出事的时间相吻合。
“对了还有这个。”王泽漆递给杜爷一张照片。
照片的背景很黑,依稀能看到一个身穿米色大衣的身影,滑落的青丝遮住了她的五官,杜爷微微眯眸,眼前的照片和他当天晚上看到的那一幕相互重合。
杜爷虽然当时受了很严重的伤,但他的记忆里不错,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们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她穿的是一件米色大衣。
后来,他们又匆匆回到巷子,看到那道身影上了一辆轿车。
因为当时只是匆匆一眼,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那辆车就开走了。
“这张照片哪里来的?”杜爷接着问道。
王泽漆道“这张照片是一个摄影发烧友偶然间拍到的。”他也是花了很大的代价,才弄到这张照片的。
发烧友这一词是八十年代的流行词汇,用于表达对某物的痴迷。
最初是从港岛那边传过来的。
“有郑娴静的个人资料吗?”杜爷接着问道。
“有的。”王泽漆点点头,又递过去一份件。
杜爷伸手接过。
王泽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下属,将郑娴静的个人资料给挖的清清楚楚的。
“没过医?也没过武?”杜爷将资料翻过去几页,微微蹙眉。
那天晚上的那个人,分明有一身高明的医术和不容觑的身手,要不然也不会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但郑娴静就是一个标准的名门千金,她过提琴、钢琴、舞蹈就是没过武术,而且大的专业也是金融,和医没有半毛钱关系。
她会是那天晚上的那个人吗?
事关自己的救命恩人,杜爷也不能轻易下结论。
王泽漆接着道“杜爷,看人不能看表面,也许这位郑姐是个深藏不漏的呢?您也出自这个圈子,应该知道,这个圈子里的水深着呢。”这种事情谁能的准?
杜爷是个见惯了大世面的人,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什么时候把她约出来见一面吧,我得亲自看看。”良久,杜爷道。
“好的。”王泽漆点点头。
倪家。
今天的倪家院非常热闹,几乎所有的村民们都来了,而且大家都不是空着手来的。
有带了鸡蛋,有的带了自己家树上结的水果。
郑老太太在深宅大院呆久了,还是第一次感觉到这么朴实无华的情谊。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倪家在京华村有多受欢迎。
晚饭是倪翠花和倪烟一起弄的。
主食是牛肉烩面,每桌在加上五荤三素的八个菜,牛肉片切的特别大特别厚实,一口咬下去,部都是肉,在配上充满汤汁的面片,好吃到让人叹息!
吃饭的时候,不停的有人给郑老太太和郑老爷子敬酒,“老爷子老太太,我们敬你们一杯。”
郑老爷子和郑老太太也丝毫没有嫌弃的样子,从椅子上站起来,“谢谢!谢谢大家这么长时间对我们家婷婷的照顾!”
“哪里是我们照顾烟烟妈呀!明明就是烟烟和烟烟妈在照顾我们!老爷子老太太,你们真是有福气啊,生了一个这么好的女儿,女儿又生了个这么优秀的女儿!”
倪烟为京华村做了太多太多,大家都非常感激她。
如果不是倪烟的话,京华村到现在还和其他村一样呢。
现在京华村的条件,不知道比其他村庄优了多少倍,别的村庄年收入最多不超过1,但是京华村的人均收入都超过了5。
光是那条又宽又长的水泥路,就足够让其他村庄的人羡慕不已。
吃完饭,每家每户都留下一个人,帮忙倪翠花一起收拾厨房洗碗,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儿,厨房就被收拾的整整齐齐的。
郑老太太感叹道“这个村的氛围可真好!”
郑老爷子点点头,“是呀!感觉又回到了很多年前。”在豪门圈子里呆久了,人情味都变淡了。
第二日。
倪烟打算去一趟师傅师娘那里。
她买了很多营养品,骑着车子出发了。
师傅师娘住在京城的另一边,距离京华村有6多公里,光靠骑车过去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倪烟将车子骑到市里,然后搭计程车走了。
站在熟悉的院门前,一时间,倪烟感慨万千。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师兄已经遇害了,所以院的门前挂着两盏白灯笼,看上去凄凉又落寞。
这一世,师兄还好好的活在世上,红灯笼还是以前那个红灯笼。
真好。
倪烟伸手敲响院门。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开门的人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约摸六七十岁的样子,“你好,请问你找谁呀?”
这便是她前世的师娘,王周氏。
师娘出自封建社会,并没有名字,嫁给师傅之后,就冠上师傅的姓氏,结合自己姓氏叫王周氏。
再次见到前世的救命恩人,倪烟眼眶一热,“师”娘字刚要出口,被她及时的咽下去,转口道“您好,请问这是王大夫的家吗?”
王周氏点点头,“是的,姑娘你快进来。”
也不知怎地,分明是第一次见这个姑娘,但王周氏却有一种很亲和的熟悉感,那种感觉,就像他们已经认识了很久一样。
院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熟悉。
王周氏将倪烟带到客厅,“姑娘,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去给你叫人。”
师傅没有别的兴趣爱好,就是喜欢斗鸡和喝酒,这会儿,估计又在隔壁的老哥们儿比赛呢。
前世,师兄遇害之后,师傅一夜之间苍老十几岁,不斗鸡了,也不喝酒了。
“麻烦您了。”
“不麻烦,应该的,你先在这儿坐会儿。”王周氏往外面走去。
倪烟坐在椅子上,目光淡淡的打量着客厅里的一切。
客厅里的陈设很简单,窗明几净。
师傅虽然是神医,但日子却过得十分清贫。
因为他从不乱收费,遇到贫苦人家,甚至还要倒贴。
不一会儿,王周氏就带着王老回来了。
王老怀里抱着一只毛色发亮神抖擞的大公鸡,不满的道“都怪你,如果不是你的话,我的常胜大将军就要赢了!”
王周氏无语的道“赢了又能怎样?它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我就不明白了,这大公鸡有什么好玩的!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跟个孩儿一样,也不害臊。”
王老傲娇地扭过头,“妇人之见!懒得和你多!”
“我还懒得跟你呢。”
两人一边着,一边往客厅里走着。
见到二老回来,倪烟立即从椅子上站起来,“王大夫。”
王老一愣,他并不认识这个姑娘啊。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个姑娘并不是来看病的。
既然不是来看病的,那她是来干啥的?
倪烟看出了王老的疑惑,接着道“王大夫,我叫倪烟,您二老叫我烟烟就行。我今天过来,是特地过来感谢您的。”倪烟将一堆营养品提到桌子上。
王大夫更加疑惑了,“姑娘,你是不是找错人了呀?”
倪烟长得这么漂亮,如果他真的见过的话,肯定会有印象的,怎么可能半点印象也没有。
倪烟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辞,“王大夫,您还记得十五年前,您救过一个落水的女孩吗?当时如果不是您的话,也就没有现在的我了”
王大夫这一生救人无数,他隐约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具体的细节早就记不清了。
这孩子也是个懂得感恩的。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她居然还记在心上。
王大夫笑着道“身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应该的,姑娘你不用这么客气,”
倪烟接着道“自从十五年前的那件事之后,我就励志要跟您一样,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中医,这些年来,我也读了不少医书,王大夫,我想拜您为师!”
倪烟的非常诚恳,她这一身医术就是王大夫给的,现在再拜王大夫为师是应该的。
王老摸了把胡须,“想拜我为师,没点真事可是不行的,你你看过医书是吗?”
姑娘长得这么漂亮,拜师艺估计也只是一时头脑发热。
王老并没有将倪烟的话放在心上。
“是的。”倪烟点点头。
“你跟我过来。”王老背着手往外走。
倪烟跟上他的脚步。
王老将倪烟带到院子里。
院子里晒着很多草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王老指着这些草药道“你今天若是把这些药材部认了,我就收你为徒。”
王周氏拉了拉王大夫的衣袖,“老头子,你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家姑娘吗?这么多药材,就连我都认不,她哪里能认的!”
王老接着道“她如果认不的话,就代表我和她没有师徒缘。”
王周氏无语的道“什么师徒缘不师徒缘的啊!姑娘长得那么好看,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她肯拜你为师,你就偷着乐吧!现在还摆什么师傅架子!”
“妇人之见。”
就在二人话间,倪烟走到晒草药的架子前,缓缓开口,“这是春不见、紫草茸、无根藤、草乌叶这些药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是青羊参、五加皮、鸡矢藤、地枫皮、老鹳草这些药材有祛风湿强筋的功效。”
王大夫的表情渐渐转至惊讶。
他没想到,倪烟居然把药材认的这么!
而且,她不但认了,而且还知道药材的功效。
这简直就是个天才!
王周氏也非常惊讶,她跟在王大夫身边这么多年,平时日还帮着晒药材,都认不这些药,没想到倪烟居然部都认识。
医者都惜才,王老也不例外,他走到倪烟身边,“好!非常好!今天我王二阁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他这一生,也收过几个徒弟,但那些个都是不成器的,连药名都还没认清呢,就不下去了。
倪烟立即往地上一跪,行了一个大礼,“师傅师娘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好孩子,快起来。”老两口走上前,扶起倪烟。
“谢谢师傅,师娘。”倪烟这声师傅师娘叫的及其顺口,老两口听得也非常顺耳。
而后,王老又带着倪烟去祭拜祖师爷。
王老的医术师承扁鹊一脉,墙壁上挂着的是扁鹊的画像,在扁鹊下,挂着近代祖师的画像。
王老拿起三炷香递给倪烟,“倪烟,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玄医门下第18代嫡传弟子,日后,要遵从大医之道。为医清廉,行也安,睡也安,背后无人戳指尖。”
“弟子谨遵教诲。”倪烟拜了一下,将香插入香炉里。
倪烟非常聪明,很多西,王老只要一遍,她就会了。
王老非常高兴,这么多年,终于让他遇到一个天分高的徒弟了。
王老恨不得带着倪烟出去走两圈,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收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徒弟。
王老摸着胡须,得意地道“这下看林远那个老子还要怎么嘲笑我!”
林远是王老的师兄,也是位神医,医术和王老的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是,林远有个天分极高的徒弟,因此,林远总在王老身边炫耀自己的徒弟。
还嘲笑王老控油一身医术,可惜后继无人!
王周氏笑着道“瞧把你给得意的!”
王老咪了一口酒,翘着二郎腿道“我还就有这个得意的资。”
王周氏无奈的摇摇头,都这么大把年纪的人了,还每天跟个孩一样。
一连三天,倪烟每天下午都会过王老这里一趟。
王泽漆常年不在家,王老和王周氏在家也非常无聊,现在有了倪烟,老两口脸上的笑容都变多了些。
虽然前世倪烟的医术已经够好的了,但是今生重新温习的时候,她又发现了不少新知识。
倪烟翻看着医书,抬头看向王老,“师傅,有什么法可以治好神面的疾病吗?”
王老放下酒杯,接着道“有是有一个,起来,这个法还是我们的祖师爷,扁鹊他老人家所创的呢。”
“真的吗?”倪烟来了兴致,放下医书。
王老接着道“不过这个法非常危险,古人云,医者乱用有性命之忧!”
“这么严重?”倪烟微微蹙眉,“那师傅您会吗?”
“这个我当然会了,我是你师傅,我能不会吗?”王老摸着胡须,接着道“这个法叫鬼门十三针。《备急千金要卷十四风癫第五》记载“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
鬼门十三针,是针灸穴中博大深的一种特殊治疗法,是中医针灸中最神奇所在。
在古代是医玄之家的不传秘术。
专治百邪癫狂,放在现代医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神分裂症等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在世界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至今,医家们都将“鬼门十三针”的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王老随手抓起一医书递给倪烟,“这书你拿去看看。”
倪烟接过医书。
这是《中医·针刺篇》,里面详细的介绍了“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顾名思义,一共十三针,分别分为十三天完成,而且,对医者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反噬。
倪烟接着道“师傅,您用过这个鬼门十三针吗?”
“没有。”王老接着道“这个鬼门十三针在古代属于禁针,涉及因果,身上没有大功大德的人根不能轻易使用,要不然就会折阳寿断子绝孙!”
正常情况下,医生都不会轻易用这种禁针的。
倪烟没再话,王老又道“这鬼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