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过马路(第1/1页)命运道标
“今天正是集日,吃了饭歇一会子,便去换这些天里的费达勒。另有一桩大事也需寻我家妹夫讨个主意,几番下来,怕是要掌灯以后才回。”
马奎扬手把碗底最后一口粥倒进喉咙,旋即放下碗抹了把嘴,又道,“你且看紧了门,莫让娃儿溜了去惹出祸端。”
“官人安心去忙,奴家省得,必看顾大哥儿和幺哥儿周。”马奎家里的微微欠起身子,温声应道。
马奎点点头,叮嘱两个熊孩子:没麻麻陪着千万不要出去,惹了祸不是你爹就是你妈挨鞭子,嗯,现在也有不挨鞭子的时候了,不过那费达勒罚起来比挨鞭子还肉疼,记牢些,切切不要败家……唉,总还要捱到你们过一轮生日的时候,那时候才便起色,鞭挞罚费皆由你们自承,做爹娘的也可以轻省些了。
马奎家里的少见的露了一点眼色,轻声埋怨自家官人不稳重,没有严父仪表只管顽笑教坏朋友云云。
马奎嘿嘿一笑,卷起一件褂子,和掩门的自家妇人逗弄了几分脸色,心情颇好的出了家门。
这是三楼。
天界乐土南郊天秤镇中左村安居楼十七幢4号,三楼。
从三楼到二楼,过一层缓步台,十九级台阶。
从二楼到一楼,亦有一层缓步,台阶二十五级。
一楼仓房,无阶,坎坡而外。
共计四十四级台阶,直道十四步。
这段自家门而楼外的距离,至关重要,除生死外再无比之更大事。
距离,可以争取时间。争取来的时间,可以平复心情,专注神,绷紧神经,预热思维算速,以来保证每一步都不会行差踏错,每一字的声量都恰到好处,还有预备其它不可预知的险状和危局。
再好的心情也只能留在这四十四坎及十四步之间,望了望楼门外明媚的天色,马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神色凝重,心情凝重,脚步亦凝重的走进那片天光里。
街路笔直,步行道笔直,行道树笔直,两侧三层的楼也是笔直,笔直的矗立,笔直的延街而去。
今天是天秤镇的集市,镇外八的村民多半都要赶去镇上,或买卖自家土产,或寻热闹开心,是天界乐土南郊少有可以大些声音讲话略略抒发喧嚣意气的重要日子。
步道上行人很多,大都同个向,马奎顺着人流向,眼睛的余光紧盯着步道上的一条砖缝,生怕踩偏半步。
步道允许二人并肩而行,单人时候靠内行走,外线留给疾步超前者,超前者需前后观望,超即回,不得占用超前步道。二人并行遇超前者,避让内道,待其完成超前动作后,可于稳妥形状下,复二人并行之姿……
马奎心里认真默念不挨鞭子的窍门,脸色有些生硬的点头回应身旁超者惊鸿一般的招呼和善意,“马吃啦?”“马兄弟这是去镇上?”“马哥早晨。”
能在外道超还不忘轻声拉呱一两句家常的,都是鲜有挨过鞭子的个中高手。高手们熟读条律,活活用,游走的蜿蜒自如,从心所欲不逾矩,比马奎这种还要死背书的层次,有太多呼吸权了。
走出了三十来步的样子,马奎见身前身后左右无人,登时凝神专致,左脚迅速向外一撇,很自信的踏入了超步道上。
右脚紧跟上,与左脚稍稍拉开角度,身体拧了个弧线,自自然然的侧站在了超前步道上。
这是个极度危险的动作,只要保持这个动作超过三秒,哪怕不是侧身,除非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吃鞭子是一定一定的。
好在头前十多步的时候马奎就已经想好了整套动作,这一侧身几乎没有滞留,右脚落地,左脚旋即抬起,带着身体来了个异常标准的左转动作。
左转后接四步,马奎终于顺利的横穿步道站到了路缘石前,心中的紧绷感觉舒缓了不少。
这里是可以久站的。
久站,是为了安的横穿街面主路,左右观望各三次,若人力交通工具距离三十米外,畜力交通工具四十米外,机动交通工具五十米外(参考道路限速等级),可快步通过,步速为15倍常规步速以上(要点口诀:三步并两步,安过马路)。
马奎心有余悸,朝大街左右看了整整四个来回。
上一回挨鞭子的伤处已经痊愈了很久,不曾想遇到此情此景,仍感觉有些隐隐作痛。
那还是费达勒初初现世的时候,马奎求之不易,连一半个费达勒都看得比眼珠子金贵。赶巧那天也是过马路,技术动作来都正常发挥了,却好死不死的从裤兜里滚出一枚面值1费达勒的硬币出去。
这给马奎心疼的哟,一时间什么都给忘记了,竟然只向左右看了两回,便冲出去捡起了滚在人行横道上的费达勒。
完了就挨鞭子喽,打的皮开肉绽的。
幸好,供销社有中洲芝兰坊德生堂的祖传刀伤成药来卖,马奎家里的硬是抱着儿子幺哥儿走去中右村,跟自家男人的妹夫和妹夫哥家里好歹的借到了伤药钱……这么看,马奎在家两口子能举案齐眉,也是有缘由的。
远了,回马奎这次过马路。
很顺利。
过了马路,马奎脸朝西,脚下是去村供销社的向。
要到供销社把这些天的祷颂换成费达勒,然后去镇上赶集会一会妹夫,谈完了事还要给老婆孩子带点头绳糖豆什么的,没有费达勒可不成,马奎意细碎的琢磨着。
曾几何时,马奎也是一郡兵马的上将,土皇帝一般山左常氏的外戚,昔日的风光自无需多提。
自兵败而颠沛,辗转北撤南离,于海上又逢黑潮风暴,以为半生了却横死鱼腹,却峰回路转花暗柳明,攸乎眀寐中,竟逃生于天界一处乐土。
只是人间皆道神仙好,并不晓得真正的仙家居然是一副如此难的气象。
马奎亲历其中,酸咸苦辣个中滋味,卷盖薄衾,漏夜自思,常有吁叹。
怎就深一脚浅一脚的落到这么个鬼地,规矩贼多,动辄鞭罚,没有半点人情怀,活得还不如只鼠儿自在。
也非未有走的心思,形势却偏偏囚住了,如何都走不脱,只得累日苦熬,难知何等年月才有超脱的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