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帝门生(第1/1页)我是秦二世

    沣水,从咸阳以西的秦岭中自西向北汇入渭水。

    这条河,在三百年前曾经是天下闻名的河流。虽然从流域而言他仅仅是渭水的一个支流。之所以天下闻名,是因为三百年前在这沣水两岸曾经坐落着两座天下名城,沣京和鄗京。沣水两岸,因此也是当时周王朝文明的中心所在。

    三百年前,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玩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好戏。最终让犬戎在原王后之父权臣申侯的引领下攻入周王朝的两座都城沣京和鄗京,掠夺了周王朝千余年积累下的无数财富,并将两座当时华夏大地最为繁华的大城同时付诸一炬。

    被废的周太子宜臼亡命逃窜跋涉千里进入陇西。当时的天下诸侯,尽皆都以为周王室会重演当年商汤之结局,灭亡所以尽皆都处于观望状态,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出兵前来救援宜臼。

    只有当时的秦襄公领着五万秦人精锐骑兵东进勤王,打败犬戎之后从陇西一路护送宜臼迁都洛阳。待到回归秦地时,五万秦人骑兵所剩不过一二。

    秦人在襄公之前虽然已经立国,但是却仅仅是周王室的附庸,封地不仅偏僻而且处于远离当时的中心中原地带最为遥远的边缘地带。周王室让秦部落成为周的属国,也是为了让能征善战的秦人能够成为屏障对抗日益强大不断南下袭扰周王领地的犬戎部落,

    不过也正是襄公勤王的举动,让周平王也就是宜臼感念秦人忠义,最终将西周王朝在陕西的领地尽皆赏赐给了秦部落,并正式册封襄公为诸侯,秦人才得以名列诸侯之位。

    在大秦成为诸侯国之后不久,襄公也在同犬戎的征战中战死在沙场上。无数秦人为了抵抗犬戎的南侵,永远的倒在了陕西、陇西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无数的秦人为了拱卫当时华夏文明的中心中原地带埋骨在塞外黄沙之中。

    世间之事,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五万秦人精锐骑兵的性命,换来了老秦部落得以位列诸侯国之林,得以让老秦部落得到不包括函谷关在内的原属于周王室的大片土地,最终成为大秦统一这天下的引子。

    三百余年后,原本挽救了周王朝的人,再次亲手灭亡了周王朝,最终一统天下。

    如今的沣水,只有那两岸遗留的残桓断壁才能看出当时周王朝的鼎盛。历代的大秦君主,包括始皇帝即便再大修土木,也没有动过周王朝在最鼎盛时留下的两座都城残桓。

    似乎在缅怀,似乎在祭奠,更似乎是在警示。

    今日的渭水之滨,沣水东岸,原本周王朝都城鄗京残桓的一侧,已经成为大秦帝国最高的学府所在,大秦皇家学院。而这里,在一年前还有一个名字,文信学宫亦或是文信贤苑。

    只是一年前还立在这兰池一侧的两块刻有文信学宫和文信贤苑的巨大石碑,已经被刨去,重新立上了一块由已故丞相李斯亲笔所说的“大秦帝国皇家学院”的三丈巨石。

    一道石桥跨过沣水直通北岸的咸阳城。这道石桥同东面的胡亥东巡归来第一次进入咸阳走过的渭水老白桥遥遥相对,成为横跨在渭水上的两道卧波长虹。

    咸阳城虽然没有城墙,但是城门名字却还是有的。毕竟渭水、沣水、灞水等众多的河流,将咸阳城圈在渭水东岸方圆数十里的平原之上,一道道石桥连接渭水南北两岸,恰好成为一座座天然的城门。

    在咸阳城南原本只有两个出口,正对老白桥的是正阳门,与南山主峰遥遥相对,故为南正门;往西两里还有一道侧门,因直通西去故都雍城的石港码头,故曰雍阳门。

    在南正门以东的那个出口,叫做栎阳门。栎阳门正接新桥,也就是连通皇家学院的这座石桥。石桥东侧又新建了一座石港码头。从这码头登船便可东下直达故都栎阳,所以叫做栎阳门,与西侧门之名实正相呼应。

    因为吕不韦自己鸠杀身亡,而使文信学宫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连带着原本依靠文信学宫生活的众多酒肆商铺,也都纷纷关门歇业。

    只是,随着诸子百家纷纷进入更名之后的皇家学院,这个占据了渭水之滨、兰池一侧最好美景所在的地方,重新成为各路商贾云集之地,酒肆和商铺鳞次栉比。

    今天的皇家学院有一些不同。

    大批身着黑色锦袍腰胯黑色腰牌以及样式怪异铜剑(其实就是腰刀)的龙卫府死士出现在这片方圆十余里的地方占据了皇家学院内以及外围各个要害地带。

    商铺和酒肆依然在照常营业,喝酒的依然在喝酒,买东西的依然在买东西。只有当百姓走到了不该进入的地方,才有龙卫府死士出声阻止。

    这是大秦二世皇帝胡亥御驾亲征之后第一次正式出宫,同样也是大秦皇帝第一次正式出宫而没有调集大批的御林军护卫提前清理和封锁街道。

    不一样的行事作风,不一样的大秦二世皇帝,不仅给咸阳乃至关中百姓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同样也给了咸阳百姓茶余饭后最大和最多的谈资。

    酒肆中喝酒的游商和客旅,都自觉的放低了声音。但是不用问,都知道说的自然都是跟如今正身处皇家学院内的二世皇帝陛下有关。

    对于咸阳百姓的猜测,胡亥自然不知道。

    因为此刻他很忙。

    “这里曾经是匈奴蛮夷的领地,只是如今侵扰我大秦数百年的匈奴蛮夷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平夷郡的设立,代表着这片匈奴蛮夷的圣地,已经正式成为我大秦的一个郡,仅仅是一个郡而已。朕希望你们,能够到草原上去看看。嗯,朕也会去的。那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属于朕,属于大秦,属于你们,属于所有大秦百姓的土地。朕希望到时候能够在那片草原上看到你们熟悉的面孔。

    这里,是羌族和月氏人的领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会成为我大秦的一个乃至数个郡。朕也会去看看。这里这里,就是朕新设的其余三郡,原本这里都是东胡一族的领地,只是如今东胡一族已经成为我大秦百姓的一员。朕希望你们能尊重他们。因为他们同样也是我大秦子民。”

    皇家学院内,一处草地上,胡亥站在那副要较前几日在咸阳宫正殿内出现的巨幅地图还要大上几倍的地图前正侃侃而谈。

    这是一副跟咸阳宫正殿内那副最新的大秦巨型地图完全不太一样的地图。

    三丈宽,六张长的巨幅白色锦缎上,描绘着如今这个世界基本上没有人见过的一副地图。

    黑色的部分,上面标注着两个打字,大秦。这一点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其余那被标识着各样颜色的地方,却让很多皇家学院内的学生们疑惑了。

    因为,他们从来不曾知道原来在大秦以外的地方,还有着如此广袤的土地。当然,还有那几乎占据了整幅地图将近三分之二的被标识成蓝色的大海。

    如今学院内的老师,其实大多都是以前诸子百家各派中的长老级人物。无论这些人学的东西到底能不能用上,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各个方面最为顶尖的人才或者学者。

    皇家学院内的学生,如今有近两万余人。这些人基本上尽皆都是分属各家各派的弟子。其中又以儒、道、墨、杂、法这五派最多。基本上占据了皇家学院内如今学生的八成以上。

    就整个大秦而言,诸子百家的门人弟子其实加起来自然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原本的文信学宫现在的皇家学院虽然大,但是显然不能够容纳如此多的人同时在内。更何况,当初胡亥笼络诸子百家各派建立皇家学院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在大秦平定之后多培养一些没有任何派系的普通百姓出身的学子。

    毕竟,皇家学院必定会是大秦的最高学府。从这座学院走出去的人,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初期的时候会走上官场,来维持大秦对整个天下的统治。

    胡亥一直在刻意的淡化着,诸子百家各派的派系分别。皇家学院内唯一能够存在的,也就是各个分院和学科的分别,分歧可以有,有分歧有争吵才会有进步。

    胡亥相信,在自己有意识的干涉之下,这些争吵和分歧促成的进步,只能对大秦整体的进步有着促进作用,而不会演变成分裂甚至仇恨的态势。

    学术嘛,就是要百家争鸣才能促进整个民族意识的进步和觉醒。

    这两万余学子,是诸子百家各派经过龙卫府甄别加上宗正府监察司考核之后,才能最终留在皇家学院的。当然,这些人也是诸子百家中最出色最有思想的人才。

    其余人,只能充作皇家学院的外院学生,可以跟随学习,但是却不能算做皇家学院的正式学生。他们只有通过半年举行一次的考核,才有机会正式进入皇家学院,成为皇帝门生。

    两千人。

    能够距离皇帝如此之近聆听皇帝教诲的皇家学院学生只有两千人。

    PS:我终究还是坚持到了!四点半,终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