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孙嫔是铤鹿走险 趋吉避凶民常情(第1/1页)靓女截殉录
第6节 孙嫔是铤鹿走险 趋吉避凶民常情
《致皇帝一封信》:
朱棣驾崩民议因,
匪求其旨欲截殉。
三谏之义棣固拒,
匪气棣病命归阴。
高炽称帝讲仁政,
弃恶扬善适人心。
民求新帝拦殉制,
帝施仁政应截殉!
“铤鹿走险,是孙嫔!”孙嫔在孙府那天洗耳恭听杨荣话。当听到“仁宗口谕:传朱棣死因者斩!”时,孙嫔很是反感“蹭”地“蹦” 出一冒险想法。孙嫔要在暗处与宁赢合作,不仅为自己也是为天下庶民,坚决截人殉,使无辜人自主人生!宁赢又来截殉事,求姨姐孙嫔帮其截殉。孙嫔是当面输心背地笑,暗自编写此顺口溜《致皇帝一封信》,让宁赢背着人送信到臣手,臣们看到信定会传送皇帝。宁赢既不能露面,也不能被人发现。孙嫔看新帝(公公)有何反应?孙嫔这天坐在主仆客厅椅上,想着自己自迁进新都以来,又一次让宁赢帮办截殉事,每次送信都很顺利,宁赢接过信,在孙嫔耳边声强颜欢笑地。
“是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为。语出《左传?公十七年》。”孙嫔想着成语不可奈何地,并送走了重任在身的宁赢。吴秀红在外干着熬药的活,焦淑琴和周妞在一边帮忙。周妞端一碗汤药,放茶桌上神色自若笑地:
“孙主喝药吧?”
“你从婆家来,我就喝药,不知是否管用。苦也!”孙嫔咧嘴喝下一碗药汤。吴秀红递一杯温水,让孙嫔漱一下口吐出。焦淑琴递一条毛巾,孙嫔擦一下嘴巴又给了焦。苦涩的口出苦涩地话,苦涩的话道出苦涩的心情。
“主子吃个荔枝,能解苦的。”盘里有桔子、香蕉、梨、荔枝等果品。吴秀红拿一珠荔枝,剥一半皮捏果蒂递给孙嫔地。
“是!荔枝管点用。”孙嫔接过荔枝吃着,看一眼吴秀红笑地。
“金太监,秘是祖传,肯定行之有效。”周妞笑地,吴慧敏和焦淑琴随声附和。吴慧敏分管打扫孙嫔客、卧室卫生,也过来笑站在一边,吴秀红扔荔枝皮进垃圾桶。孙嫔的客、卧室,增加了焦淑琴、吴慧敏,显着乱乎也热闹些。
“周女官!哪天再,你和肖四跟踪万年吼,没完的事。”孙嫔环视一下其她侍女,冲周妞莞然一笑地。
“奴婢继续。那天跟时间长了,奴婢怕被发现,到了前面,直奔淳安府。府门卫拦住奴婢,奴婢拿出你让带的令牌,侍卫领奴婢进了府。哥周干真在那里,正与人闲聊。周干万年吼瞎咋呼,杀不了他,也没那胆量。奴婢看哥身边一群随从、保镖,万年吼不好靠近,也没机会。新皇帝大赦天下,万年吼虽私自放跑县令事,皇朝也不再追查。再,万年吼杀奴婢哥,还没行为,皇朝不好法办。周干不让理万年吼。汉王造反事,周干让奴婢告诉你,传给太子和皇帝,以引起皇朝注意。周干自己会多注意的。”周妞看着孙嫔笑地。
“啊!你和肖四去趟天河酒楼,问万老板,是啥踪迹诡秘事?我脱不开身,闲时去看她。”孙嫔不想再问啥,想起谭娟捎信有秘密的事,一转话题冲周妞吩咐。
“嗻!”周妞应着出了去。孙嫔拿出雇贼偷的那封信,夏原吉真没打开过,信到贼手也没动过。孙嫔用剪刀顺边剪开一个缝儿,倒出写满字信纸。信大概是:那批木材价值十五万两银……和给杨容纸片上的无异。木材被知府卡站扣下后,纪昀找来木材商,出五万两银收购该批木材,竟干得十万两银的木材。知府马顺、纪昀和周干一伙人,分此批木材银五万两。此木材事件,是官吏背后损公肥私。后来,纪昀因司中案牵连被诛,信上特提在行刑前被割了舌头。纪昀为啥被割,信上没原因。孙嫔想起那天的事,孙嫔和朱瞻基等人看被押赴刑场的囚犯。司中家族人已是哑口无言。截匪在刑车上与人辞别!纪昀从囚车里露个头,满脸哀伤地看向行人,眼泪无声地往外流,行人议论,被割了舌头不会话,是谁割了他们舌头?孙嫔想起借刀杀人的纪纲。若是纪刚干的,着实太残忍了。纪昀闺女纪媛媛习挺不错,姑娘长大会知道此事。可是,纪纲已死,纪媛媛不用报仇雪恨了。再,纪昀是位不善之人,也应恶有恶报!
“马总管求见孙主!”王振在外地喊。
“请进!”吴秀红站孙嫔一边,吴慧敏、焦淑琴到客厅门口待着。孙嫔听,德州知府马顺进皇宫,接替吴成管朝廷大院事宜,借杨士奇的关系,总往胡善祥那里跑。王振总与马顺见面,孙嫔不知他俩都啥。答应和樱桃从胡善祥那,传来一点信息。孙嫔听王振一些情况:王振是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略通经书后来做了教官。但王振觉得中举人、考进士的荣身之路,是唐?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便自阉入宫。朱瞻基挺欣赏此人的勇气,让其留在了宫。王振、马顺互相认识,以前有无过交往?孙嫔也不太清楚。今天,马顺为信来的?那封信被偷出来后,孙嫔告诉了父亲,让转告给杨容。但信没给任何人,仍在孙嫔的手里。孙嫔看完想着收起了信,冲门口。
“臣给孙主请安,孙主吉祥!”躬身施礼,马顺进来笑容可掬地。
“你平身!可坐下话。”孙嫔。
“臣听金公公,主子求寻秘。臣家备一份,是祖遗传的,经多人传用,效果甚佳。主子愿用否?”看一眼吴秀红,马顺没坐地。
“金公公寻一个,宫正用着。你若拿来,宫可留备用。”孙嫔一听心挺高兴地。
“臣随身带来,请孙主留用。”马总管拿出秘,递给了吴秀红地,吴秀红又递给了孙嫔。
“马总管费心,宫感谢。”孙嫔接过秘看一眼,就放在了茶桌上,马顺是一片好意,孙嫔为表示感谢,莞然一笑地。
“主子有何吩咐,只管来,臣愿效犬马之劳。”马顺毕恭毕敬地。
“你看一样西。”马顺既然来了,不管是否为信,杨容已经提到马顺,也是涉案人。信不如给他看看为好。这样,孙嫔对给送祖传秘的马顺,也表示出感谢之情。于是笑着拿出那信,由吴秀红给了马顺。
“啊……?”马顺看信变了脸色,不自觉地“啊”声继续看,“啊”声不大,脸表情似乎故作惊态!
“马总管,可有此事?”杨容找孙嫔受托于包括吴中、蹇义和马顺索信,马顺为啥在孙嫔面前,表现出如此一种的作态?孙嫔狐疑不解。马顺当过知府,会逢场作戏,左右逢源。杨容知道信已到孙嫔手,也不会不告诉马顺的。孙嫔想着在心唉叹一声:这些人真是胆大妄为,皇朝整批货物竟敢卖银私分?先帝征用是有不妥,可那是用于皇宫建设,总比几人私分有社会价值吧?孙嫔想着冲马顺笑地问。
“信纯属诬陷,请孙主明察。”马顺看完信跪地低声下气地。
“你起来话。你们不露风声,宫绝不外泄。”马顺、杨士奇和王强一样,第一句话是纯属诬陷。孙嫔清清楚楚了,从马顺如此的表情看,不用再问就是事实。但他们如此,是给自己留后路,故作的一种神态,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承认。一旦承认,就是事实。孙嫔想着想给马顺等人一颗定心丸,于是就表里相合地。
“孙主费心了!”还是那样跪着,马顺低头地。
“避凶趋吉,民常情!避开凶险,趋向吉祥,成语出处宋?王观国《林?诗卜》你起来吧!”孙嫔破颜微笑地。
“臣谢孙主,体察庶民!”马顺站起地。
“被割了舌头,纪昀怎回事?”孙嫔想起纪昀的事,于是就又笑地问。
“令出于何人?的非知,非知也!从永城被押来,纪昀已哑口无言。”马顺忙不迭地。
“是么?”孙嫔问。
“是的!”马顺。
“令总得有人下。新帝大赦天下,建帝几宗冤案,已被正理平治。其中司中劫匪案,有打劫行为者除外,其他相关人一律赦免。已死亡的,皇朝给抚恤银,堪以告慰家人,以示皇恩。”仁宗发布的此项政策,早已传到各知州公布于世。孙嫔重复一下也无妨,于是就笑地。
“割舌一事,臣真非知。”马顺又低眉顺眼地。
“好!一封匿名信。宫给压下,只要写信人,不再找了,无人知晓。你们只管放心。宫再次谢谢,你给的秘。”马顺的额头冒了汗,是心情紧张所致,也反应了心里的空虚?马顺当过永城的县令、德州知府,是地一个不的官吏,虽到有气势、也有威严的皇宫,可也不至于如此紧张。信上的是真的,马顺竟管不承认,孙嫔在心里也肯定着。为能稳定支持派蹇义等人的心,孙嫔还是故意一笑地。
“臣告辞!”马顺着走了。马顺许是以送秘为名,来探听信啥的消息。尽管马顺是靠近杨士奇一派的人。皇朝好些制度不尽人意。尤其,朱棣在世执政的一些政策和残暴的行为,真是都不得天下庶民的心,给天下庶民留有祸国殃民的坏印象。比如:征派、流民治罪等,使多少庶民家破人亡!人的一生不论是皇朝的官吏,还是天下的庶民,从出生到死亡顺路走来,道路坎坷,饱经风霜雪雨呀!父母亲常如此地,人要与人应为善。孙嫔受杨容请托索信,才知此事。群臣为啥争权夺势,不择手段?权是好西,不能落到坏人手。坏人有了权……权商勾结、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无职无权的庶民,可就得遭殃了。孙嫔一下无奈地想着此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