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袁然归来(第2/2页)海上长城

,代价翻上十倍怕是都难以得逞。

    即便如此,在付出了巨大的jīng力和财力之后,海唐得到的零件能不能用,还是一个未知数,需要一系列的试验。

    但是不管怎么说,袁然的归来,使得海唐国动力研究所的工作逐渐走上系统化。

    在这个研究项目上,李广想的很远。他其实并没有指望能在二战结束前造出实用xìng的航空发动机,他最大的期望是二十年内,海唐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能领先世界。

    李广磕磕绊绊的在这个战乱年代,走到目前的状况,对于国家的建设和未来,思考的深度是rì渐深刻。

    眼前的利益,要抓住。长远的竞争力更要打下基础。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所谓的后发优势。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后发优势消失时,科研创新就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底气。想想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zhèng fǔ说了多少年,但是效果却难以见到,就知道转型升级的难度。

    航空发动机不仅是直接增强国防,其技术将会带动一系列的技术进步,这是李广最为看重的。

    后来,这款航空发动机创造了一个奇迹,科学史上几乎从未出现过的奇迹--一款外形重量各方面都差不多的发动机,竟然能连续升级换代几十次,更是在数十年时间里,一直充当海唐军战机的心脏。大名鼎鼎的汉系列航空发动机,在四四年终于起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