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经济之与苏联的合作(第2/2页)海上长城

唐国完善铸造合金的冶炼。

    海唐国在这项合作中,后来夹带了一项私活,耐热高强度合金的冶炼。这玩意是为了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做技术储备的。

    至于另一项技术--喀秋莎火箭炮。

    唯有这一项算得上是两国共同研发。原因是,海唐国的科研人员自从得到了苏联的火箭炮样品,自己虽不能准确分析其成分,但是只要花钱,美国科技人员轻松就能破解。因此,海唐国不仅掌握了固体燃料的生产技术,而且由于材料的丰富(能从美国购买),山寨出来的火箭炮比起苏联原装的jīng准度还要高。

    现在两国的技术人员在取长补短,希望能设计出更加适合战场的火箭炮。

    而海唐国承接了部分苏联火箭炮固体燃料的生产任务,也创造不少效益。

    双方合作之外,海唐国最近造出了对付坦克的单兵利器--火箭筒。要是没有苏联的火箭炮技术,仅仅凭海唐国自己研发,怕是会很艰难的。从四四年开始,海唐国的火箭筒由于xìng能的优良,替代了美国的巴祖卡,成为盟军战场上必不可少的陆军装备。这款口径四十毫米的火箭筒,以“铁矛”的大名称雄世界。

    这款武器被海唐国技术人员发扬光大,甚至在以后的数十年中,海唐国出口武器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就是铁矛火箭筒。

    这些项目都是有利于海唐国长期发展的,甚至很快就能见到利润,但是眼前却需要投入。

    钱啊,还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