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臣子事13(第1/1页)重锁金丝笼
燕朝的伴读,并不似前朝一般需代皇子受过,替皇子挨师父板子的自有侍人。
伴读所要做的,一是皇子年幼时陪读陪玩,令皇子知晓君臣友爱,这一过程中便可窥见皇子心性;二是待皇子大些,与皇子一同为师父出的难题寻解决之良策;三是闲时替皇子行走,使皇子知晓民间事。
所选的皇子伴读大都与皇子年岁相仿,正是此故。
成规矩要做的事情便是第三条。原因很简单,他既不会游玩奉承,也不会学习。成侯却恰好时常入宫,向皇帝讨个恩典,接成规矩出宫住五六日并不困难。
成规矩做别的不行,把宫外所见一句一句学了说还是勉强可算合格的。更因为他不会说谎,皇帝尤其爱叫了他去打听趣事。
当然,成规矩满眼是接触不到任何民生疾苦的,他也未曾想过家中仆婢如何竟肯自卖自身,只将他眼见听说的人间繁华所在、天下太平之乡等话学与宫中。皇帝和皇子看他一副认真老实的模样,倒都被这话哄的挺高兴。
只是其他伴读可无这份单纯心思,自然是要为将来作打算的。以他们如今的年纪,或许尚没有什么从龙之类的想法,但皇子必定是要封王的,与未来的王爷交好,自然有无限的好处。何况,宫里现下便有皇帝,若能得皇上夸赞,也是为他们未来的仕途铺路。
大家都是跟随同一个皇子,亲近的机会你多我少,伴读之间自然而然地起了嫌隙,分明两两看不顺眼,只是面上还过得去。
其中,又以成规矩为最。其余四个伴读,一块看他不顺眼,连面子情都不肯做。也怪成规矩一人把拜见皇帝的所有时间全部占用,使得其他人连口汤都喝不着,自然他便这样毫无意外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伴读们的孤立。
坦率至此是因为他们年纪太小,但凡各个长上三五岁,不仅不会孤立成规矩,相反,必要巴结他。
只是世上之事,无不缺少一个如果。面对其他人的冷眼,成规矩自然和唯一待他好的庄承晏更加亲密起来。待他终于略懂了些这世上之事,他心中自然只有一个庄承晏才配做皇帝。
终于,二十四岁那年,他为了庄承晏,替小心翼翼维持了四代的安平侯府招来了灭顶之灾。
皇帝是幼子,庄承晏也是幼子;成侯是成家人,成规矩也是成家人;成侯辅佐的庄玶成为了皇帝,那么成规矩辅佐的……
过多的巧合,给了庄承晏一种谜之自信,更加重了他的野心。
固然成侯是武将,皇帝赏赐成规矩的官衔却是文官,但这样细小的差别,并不会令庄承晏放弃自己的想法。
毕竟,不独武将手据兵马堪为助力,文官也可向皇帝进言,论起来还更加具备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力。
尤其是,他和成规矩的组合,很可能会让皇帝回忆起当年他和成侯相得之事。
这样的移情,能为庄承晏带来的好处是无可比拟的,即使他在朝中的支持力度略逊于一、三、四、六几位皇子,这种感情上的好处也足以把这段差距抹平。
这才是这些年庄承晏极力笼络成规矩的原因。
成规矩武不及成大器,文不及成仲文,人情练达上更不及成北功,但谁叫庄承晏偏是跟他相差一岁呢?
何况,即使成侯府不乐,成规矩在他们站队之先投奔了他,那么成侯府自然该站在他庄承晏的身边。
为勉成侯极力劝动了成规矩不再跟他,庄承晏特意嘱咐了,短时间内不要把消息泄露出去,即使跟家里也不能说。
庄承晏打的另有主意。
自然该等到他抓住成侯府的小辫子,再由成规矩去劝说,方可两全其美。
庄承晏一直按耐着,所做的便是与成规矩一同去皇帝面前刷好感。此事颇有成效,眼看皇帝一日比一日厌恶那些窝里争斗的皇子,便一日比一日喜爱闲适淡泊的庄承晏。
哪怕皇帝仅仅晚死一年,庄承晏都真的能成功哄着皇帝立他为太子。
说来有些好笑,皇帝喜爱庄承晏,却迟迟未立他为太子的原因是庄承晏太小。皇帝经过妖道一事,有些信了神佛,如今庄承晏年岁尚小,与当年他发誓说立及冠的皇子为帝之言相冲,怕仓促立为太子反折了庄承晏的福寿。
而庄承晏只要弄出几个身怀气运的假象,例如天降异象,地出奇石,或在刺客围攻下脱身,乃至娶一房旺夫容貌的妻室,都可设法免了皇帝的忧心。
皇帝以为自己还能再撑个十年,却不知丹药早已破坏了他对身体的感受能力。他以为剩下的活头,是太医结合他对身体情况的描述做出的误判。
皇十二子庄承晏十七岁时,明德皇帝庄玶,崩。
世人传言他始终盼望着兄长所出的侄儿回京极位,故终身未立太子。
他既然没有立太子,死后的混乱也是可想而知了。
大皇子身为长子,在如今皇帝无嫡子的情况下,他该是“正统”,可也许是出于遗传的缘故,大皇子娶妻多年,妾室众多,却仍无一儿半女。
三皇子手中底牌最多,且亲近武将。看不到出路的众武将,有不少便将宝压在了他的身上。哪怕是如成家绝不沾染夺嫡事的,也没有出头反对过他。相反,他在文官口中评价不高,因他不擅读书,且生他时难产害死了他的母妃。
四皇子的母亲是淑妃,皇帝生前命她暂掌后宫事,母子二人一同努力,处处安钉子。可他不利之处也在此,不少直脾气的大臣不喜他笑里藏刀,生就一副刻薄面容,并不似天家气度。
六皇子的优势,俗人圣人皆能理解,没别的,有钱。他岳家是大燕朝家业最大的皇商,若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六皇子妃娘家的钱能使磨推鬼。同时,由于六皇子妃出身商户,连带着六皇子,最能懂得民间疾苦,因此他在民间名望最高。可惜他出过意外,腿脚有疾,是个跛子。且朝中的酸儒无不害怕铜臭染绿了他们的老脸,一个个的避之不迭。
至于庄承晏——
皇帝没了,谁还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