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百越故地(第1/1页)天行之逆韩
海涌山,吴王阖闾之墓地所在,下葬时他把生前喜爱的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其中就有专诸、鱼肠这样的天下名剑,葬后三日有人见白虎其上,因此又被人称之为虎丘。
从山洞间穿过,两片陡峭的石崖耸峙两侧,锁住一池绿水,池形狭长,南宽北窄,远处望来,就像一把平放着的宝剑。
每当阳光斜照着从山涧透入,光影掠过水面,给人以寒光闪闪的视觉冲击,乍一看还以为是宝剑要击铗而起。
横贯山涧的拱形石桥如同飞悬在半空,此时光线尚可,水面照出石桥的影子。
“义父,这里真的有专诸、鱼肠吗?”
“昧儿有所不知,吴国被国攻灭后王勾践派人专门发掘过这里,寢陵幽宫里的宝剑都被军搜罗走了,哪里轮得到我们前来寻宝!”
钟离昧听了韩经的话显得有些悻悻,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寻宝的梦。
这些天的朝夕相处,钟离发现新认的义父实在是一个很好话的人,身边的姨姨叔叔也待自己很温柔,交流也随意起来。
想当初钟离昧提出要回武馆同馆主辞行,对着韩经出,“不告而别是为无礼,孩儿要做个守礼有信之人。”他还是忐忑的,没想到此举一下子得到了包括义父在内的所有人一致称许,自此也熟稔了很多。
韩经话锋一转,“不过嘛,这池水用来泡茶可称得上天下一绝。”
“是啊,这水好清啊,都能看到底,也不知道有多深,哇,好清凉。”
钟离昧掬起池水,喝了一口,甘洌清甜,“灵儿姨姨跟白凤哥哥也快来尝尝。”
白凤翻了个白眼没应声,韩经非让钟离叫自己为哥哥,还无从反驳,好难啊。
“池广六十余步,深约两丈余,这都是有人测量过的,昧儿可不要掉下去啰。”
“灵姨懂得真多。”
焰灵姬放下怀里的韩嘤嘤,表情不上欢喜还是悲伤,“我生长在百之地,这里在吴国灭亡后就是国的土地,怎么会不熟?”
“国不是亡了吗?”
钟离昧语气有点失落,毁家之痛与亡国之悲大同异,有点感同身受,韩经与白凤都暗中把眼光投向焰灵姬。
“是啊,早亡了。”
焰灵姬掩饰得极好,但眼底的一抹流光还是被有心的韩经瞧见。
“韩嘤嘤,你过来,调皮捣蛋,池水那么凉,你才这么点大,怎么敢伸嘴去喝!”
焰灵姬一把抱起连滚带爬到池边喝水的韩嘤嘤,这一幕也冲淡了场上有些凝重的气氛。
家伙很早就会爬了,现在走路还不稳当,韩经等人也有意让她练习行走,没想到她趁着大人谈话,摸到了池边。
将韩嘤嘤重新抱在怀里,轻轻摩挲安抚,“公子不回新郑,折返绕路来到此处,不会就是为了缅怀来吴王阖闾吧?”
“其实我们并没有绕路,来剑池名胜游览一番只是顺路。”
“顺路?”
焰灵姬发不解。
“离家都这么近了,难道你不想回家乡看一眼么?”
韩经的回答让焰灵姬有些无措,显然内心受到的触动极深。
“回家?哪还有家,楚人退去,那里就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再不复旧日景象!”
百之国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王国,而是诸多人部落的泛称,勾践的国又称勾,只是名义上具有地部族的统治权,管辖之外的人部落占据绝大部分。
这才是吴国夫差兵围勾践于会稽山,没有一举灭其祀,反而接受勾践的投降,留下他侍奉的主要原因。
没了勾的阻挡,更深处更蛮荒的人部落就失去了制约,就会冲出来扰乱吴国。
同样楚韩联军破百之后,韩国是客军,自然回师退走,楚人只是名义上将地纳入了疆域,现在大半地区又重新为人部落所占据。
“可那里还有人在上面挣扎求活,有的沦为难民,有的被楚国吸纳为奴。”
韩经顿了顿,“人活着不是为了报仇,杀了楚王跟韩王,你就能重新快乐起来吗?”
“这些流离失所的乡人,我们可以帮助到他们,总有一天,你会看到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的家乡!这才是你一直活着的意义!”
焰灵姬沉默。
人的心结不解开,就会一直纠结下去,韩经不想焰灵姬背负着亡国的仇恨生活下去,他心疼。
韩经在财国充沛之时,早已派人带着物资去地吸纳难民建立起新的村落,虽然规模不大,各种生活物资都很匮乏,但至少有了秩序,有了希望。
一面能组织起人共同建设家乡,另一面还能持续为箕子半岛输血,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口也同样重要。
之所以坚持劝解她回故地看看,就是希望她能看到废丘变绿,看看荒芜的田园重新有人耕作,期待着她能打开心结,别让自己活得太累。
“也许那里有一天会变得比中原地区更加繁华更加富足,你呢?”
鱼米之乡岂是浪得虚名,只是限于科技水平与生产力,现在没有开发出来罢了。
等嬴政结束七国纷争,告诉他从西域出发前往伊朗,那里有专克血吸虫的夹竹桃,不愁地不能繁盛起来。
“那我就远远的看一眼就走。”
焰灵姬只看一眼,真回到了地,伫立在那里,看着稍显稀疏但重新有了生气的故地,眼睛就有点拔不出来了,心神也不知道飞往了哪里,整个人都痴了。
韩经就在不远处静静的等着,也不上前打扰,连钟离都猜出焰灵姬此时跌宕起伏的心绪,按捺下新鲜感与兴奋劲头。
就这样远眺了不知多久,韩嘤嘤醒来的嘤嘤叫唤打破了这片天地的宁静。
家伙百无禁忌,起床气仍旧是这么大。
“她是饿了,该喂奶了。”
焰灵姬回过神来,走了回来,拿出一直放在车厢温着的奶瓶,熟练的给家伙奶了一口。
“一会儿你陪我去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