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之行第二站:凤凰古城(第1/1页)丢下你那怨谁
■■■■■■■■■■■■
刘晓雨和元媛湖南之行的第二站是凤凰古城。
两个人先是坐火车到达吉首,再从吉首坐汽车到凤凰古城。
到达凤凰古城时已是傍晚,古城内是不通出租车和公交车的,刘晓雨和元媛只好拎着行李徒步进入凤凰古城。
在走的过程中,看见当地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老妈妈背着竹篓,也在向凤凰古城向前进。
穿过古城楼大门,就看见奔腾的沱江,江两岸林林总总的吊角楼,特别有古代市井气息。
在路,有三五个妇女在招揽生意。
有一位妇女见我们拎着行李走过来了,上前和我们搭讪,并帮元媛拎行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平千米。1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4年)。距铜仁凤凰机场7公里,怀化芷江机场57公里,张家界荷花机场8公里;G国道与S38省道贯穿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凤凰古城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是湖南十大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是国家历史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中名称
凤凰古城
外名称
Anient Tn f Fenghuang
地理位置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约1平千米。
●发展历史
凤凰古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
古城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多座,是中国西南物建筑最多的县份。城内还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多条。
1年1月,凤凰古城被批准为国家历史化名城。
7年6月,凤凰古城堡及沈从故居被列为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14年7月15日,湖南凤凰古城遭遇暴雨袭击,境内沱江河水位暴涨,导致临江两岸客栈和商铺低层被淹,古城内大部分区域进水,景区被关闭。洪峰将一座横跨于沱江上的石桥淹没。凤凰古城知名景点虹桥的桥身亦被洪峰冲击。一座木质结构的“风雨桥”也已被冲垮。
14年7月16日,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开展了灾后垃圾清理、灾后消毒防疫等恢复建设工作。7月6日,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实行过渡性开放。
14年8月16日,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建设基完成,正式对外开放。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镇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侧,距州府吉首市5公里。经为1°18′至1°48′之间,北纬7°44′至8°1′之间。与贵州省为邻。与泸溪县交界,南与麻阳县相连,西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史称“西托云贵,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凤凰古城地形地貌
凤凰古城地形复杂,部及南角的河谷丘陵地带为第一级台阶,以低山、高丘为主、兼有岗地及部分河谷平地、地表切割破碎,谷狭坡陡,一般海拔在5米以下。从北到西南的中间地带为第二级台阶,海拔58米。西北部中山地带为第三级台阶,海拔在8米以上。
气候
凤凰古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西北中山山原有北亚热带的性质。凤凰古城处于湘西低热区,年平均气温为15度,大于等于35度日数年仅15天,日照差年平均83度。凤凰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侧少雨地区,历年平均降雨量仅1381毫米,年降水量为州内最少,也是省少雨区之一。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受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为最明显的季风环流。
凤凰城景点
水
湘西沱江为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为武水一级支流,上有二源:北源为乌巢河,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滩险流急,天雨水涨,行旅多阻。沱江从西至横贯凤凰县境中部地区,流经腊尔山、麻冲、落潮井、都里、南华山、沱江镇、官庄、桥溪口、木江坪等个乡镇。至泸溪县河溪会武水,在武溪镇汇入沅江。干流长131公里。在凤凰县境长6公里,流域面积为734平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立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建筑布局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4年),历经3多年古貌犹存。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
邂逅数个人,艳遇一座城,---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巷,沟通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凤凰古城北门城楼名“璧辉门”,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曾是出城的唯一通道。
凤凰神凤化景区由二十多处景点组成:凤凰六句阵、凤凰台、凤竹林海、有凤来仪、凤缘亭、引凤桥、百鸟朝凤、九九神阶、神凤殿、凤凰座、十八神性图腾柱、凤凰纪、醴泉台、五德门、凤凰物语、百鸟园、放生台、乘风栈道、锵锵阁、翙翙廊、秋秋楼等。
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率族人捐资兴建。民国初,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田兴恕之子)又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有大门、正殿、戏台和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祠堂大门前有有六级用红砂条石砌成的扇形台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左中右三间,中间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有石象一对,石鼓一双,极具气派。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高、深、面阔都是米,殿柱基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台阶。田家祠堂的戏台为六角飞檐古建筑,歇山顶,饰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间,是演职员演出间歇休息的场所。
凤凰古城沈从墓地,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园”,系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墓地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一块从墓穴后凿起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矗立,成为沈从墓独特的标志。这块巨石高1米,重6吨多,前面临摹沈从手迹,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语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刻有美国耶鲁大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和沈从侄女婿——中央美术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四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从让人”。
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北面,俗称北门城楼,名“壁辉”。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清朝先后在这里设凤凰厅、镇竿镇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现。北门古城楼采用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圆头大铁钉密铆其上的大门。城楼用青砖砌筑,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城楼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能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
北门古城楼和陈斗南宅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年),位于古城内吴家弄一号,在门城楼和杨家祠堂之间,占地面积3666平米,由前进、天井、中堂及后进组成,为四水归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墙高深严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宅院是民国时期的将军府,陈宅出了两位国民革命军少将,陈斗南将军(1886年131年),民国十二年~民国十三年(14年15年)间与贺龙为湘西巡防军同僚,关系密切。16年参加第二次北伐,18年年间贺龙领导工农革命军时在鄂南、湘北闹革命受挫来湘西,陈渠珍委派陈斗南支援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陈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张传人张秋潭大师的封世之作,被专家、教授赞誉为国家级乃至世界极的泥塑艺术品。陈斗南宅院是《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喋血记》、《父亲的战争》、《战士》、《拯救女兵司徒慧》、《未代苗王》、《我心飞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视剧内景拍摄地。
沱江吊脚楼,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长4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昌阁
凤凰古城昌阁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5年)。位于湘黔边陲的中国历史化名城凤凰城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凤凰籍青年田兴奎渡日,留弘师范堂,结识了黄兴、秋瑾等人,参加了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15年)成归国,怀抱“振兴华厦,重在树人”的思想,在家乡凤凰南华山下创办了“蒙养堂”(昌阁前身),成为第一任校长。
石板老街
宽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长3多米。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
石板老街
万名塔
万名塔,位于沱江沙湾北岸,与遐昌阁、虹桥相映。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塔为六、七级,每层六个翘角,且悬挂铜制风铃。塔高8米,一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缩3米。一层有楹联六副,皆为名人所题,或颂或感,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