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柳亭诸人是何许人也?(第1/1页)柳亭英雄传

    这几日,云华忽而话多起来,的都是一些旧事,想来是想要帮他傻傻的生找回记忆。秋秋偷偷准备了一个子,每次听云华讲完,就回去自己记录了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好在这身体的主人只有八岁,而且过着一眼能看到老的、喝茶写字退休一般的生活,很少有些波澜,因此几日之内,便了解得差不多了。

    只是云华虽是个隐士,却朋友颇多,秋秋几日听下来,竟没有一个俗人,大多天赋异禀,武艺高强,或位高权重。与之交好的人里面,有六位和云华八年前同在青云山外四十里的柳亭义结金兰了,这六个人各有不同,性格身份各异,和云华往来亲密,秋秋记起来很费脑筋。

    秋秋想起了中时候做笔记的法,拿了七张纸,用针线连缀在一起,从第二页到最后一页,分别写上了:赵清州、项抗、李然、苏梦棠,欧锦书、童凝儿,这六个人的名字。第一页封皮写了四个大字:“柳亭诸人”。她想要从云华碎片式的讲述中,记录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尽快融入这里的生活。

    原来云华年少时在临安城的庐阳会馆结识了一批挚友,当时庐阳会馆名震四,是欧锦书的父亲欧员外出资兴建的,临安城附近的达官贵人,和住在临安的庐阳人,但凡有些权势的,便想让自己的子侄入馆读书习武。馆内讲授的先生是童凝儿的父亲——当今朝廷的紫金光禄大夫、宝阁直士童庆芳大人;讲授兵法和武艺的,是当朝从三品归德将军项远潮——他的儿子便是项抗。

    李然和赵清州两个人,与云华关系最好。

    李然是个侠士,在临安地界颇有声望,最好打抱不平,伸张正义。可他舍己为人过了头,家底散尽,前些年过得颇有些穷困潦倒。此人的有趣之处在于,凡是受过他帮助的人想要回报,他一概不收金银、不吃酒菜,只要这家一书,若是对藏书颇丰,又受了他的恩德,一下给他好几车,他也照单收。这样家要一,西家要一车,十年下来,竟攒了一座藏书阁出来,起名过云阁。(过云阁原是项家旧府外的一个旧兵器坊,项抗赠予了李然,这是题外话)近几年天下太平,李然就打开阁门做起了书的生意:白请人看书,却收个茶水钱。用现在的法,就是开了一家书吧。他与云华最早相识,情谊甚笃。

    赵清州远在江宁府,自幼天资过人,十四岁中举,十八岁进士及第,如今二十四岁,已官至从四品中大夫,奉皇命在江宁清查吏治与赋税上缴情况。他在家行五,辈分在同龄人里面很高,又没有官威和架子,江宁一带的百姓,都称他做赵五爷,秋秋对此人比较好奇:听秋秋是为了给此人采药才跌下山崖,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

    前日秋秋在云华厢房里,看到了一叠云华和清州往来唱和的诗作,知这两人最是志气相投,彼此青眼相待。云华字迹十分清秀,写道:“思君如江云,浩浩结郁陶。一如江上水,中夜涌惊涛。”秋秋顿时满眼泛起了星星:自己中时候就很喜欢语,有时还会写几句诗,可和眼前的诗比起来,自己写的更像是顺口溜。秋秋忽然意识到,自己如今所在的这个时代,其实是自己作为一个艺少女,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的,唐诗宋词交辉的年代,身边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诗人,是词人,是满腹经纶章的大人!!

    想到这一点的秋秋十分激动,她觉得从妈妈送她去书法实在是明智,她觉得相处了十几天的云华,也忽然变得高大起来,变得令人崇拜起来。

    柳亭结义的最后一个人,是苏梦棠。秋秋知道,她会做果糕,有一个弟弟,叫西门三月,和自己同龄。其他的问云华,云华只:她是这世上最好的人。这话的云华,脸上带着一些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