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全民经商(第1/1页)重返激情年代

    到了白沟分厂这里,童建国特地绕着厂子四下转转。

    铁维顺管理这几年来,白沟分厂和仓储中心发展迅速。

    眼下已经是千人大厂了,到处都是井井有条。

    童建国转了转,刚开着桑塔纳回到大门前,铁维顺便迎上来。

    毕竟,童建国这桑塔纳太惹眼了,门卫一眼看见就知道是谁来了。

    “来了!童总!”

    “嗯,干的不错啊。”

    童建国把车停到一边,搭着铁维顺的肩膀朝办公室走去了。

    进了办公室没一会儿,牛金花就从里屋出来了,还有点衣衫不整。

    这会儿,牛金花刚出月子,尚在哺乳期。

    结婚前,牛金花干巴巴的,像个假小子。

    眼下,生了孩子了,渐渐有了成熟少妇的风韵了。

    “童大哥,你来了。”

    “嗯,我领你的人到首都去。”

    牛金花跟铁维顺结婚后,就搬到白沟来了,专门负责管理这边的销售人员。

    “嗯,我马上把她领来。”

    没一会儿,牛金花领着一个年轻女子过来了。

    “这是小史,就让她到西单商场去。”

    “童总你好!”

    “嗯,咱们走吧。”

    几个人走到院子里,铁维顺和牛金花送出来。

    童建国邀请小史上车,可看牛金花的意思,她也想跟着去。

    “金花,你不用跟着去了,你眼下来来去去不方便。”

    “没事儿,我婆婆帮我看着孩子呢。”

    “那也不方便,你本来该休产假才对。”

    劝了半天,牛金花也不听,铁维顺只好叫来老妈抱着孩子一起到首都去了。

    不过,牛金花跟着去也好。

    到了西单商场,童建国把牛金花介绍给向经理就离开了,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他先来到三里屯,这边的楼房已经起来一层了,老何在现场盯着工人们施工。

    老何这么上心,看来是愿意接手驻京办了,开开饭店、办办旅店啥的。

    “怎么样?老何,来嘛!”

    “唉……”

    老何似乎还没拿定主意。

    “你说你亲自设计的房子,还想眼睁睁看着别人来经营啊。你看看这一片,这来来往往多少人。哈喽!”

    童建国一边说着,一边跟一个东张西望的老外打招呼。

    老外耸耸肩嘟哝几句什么。

    估计经常有人像看猴子一样围观他们,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童建国立刻就听懂他的话了,跟他聊了几句。

    老外大喜,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你留过学吧?”

    “没有,我是自学的英语。”

    “厉害!”

    老外竖起大拇指。

    “你们这是要盖什么房子?”

    “开饭店!”

    “好啊!中国菜好吃!”

    “你喜欢吃什么菜?”

    “那个……”

    老外急的抓耳挠腮,像猴子一样比划着。

    老何在一旁看着哈哈大笑。

    “京酱肉丝?”

    “噎死!噎死!”

    老外使劲点头。

    “宫保鸡丁、木须肉、熘肝尖儿、糖醋里脊……”

    “噎死!噎死!”

    老外咽着口水嚷嚷着。

    “哈哈!来年春天过来吃吧。”

    “好啊!好啊!”

    老外走了,老何也大受鼓舞。

    “这个地点确实不错啊。”

    “那也得看谁来经营,经营不好一样完蛋。”

    “是啊……”

    “怎么了?是我姨姐不赞成你干啊?”

    “她倒是巴不得呢,整天埋怨我我挣得少。”

    “哈哈,可不是嘛,你挣死工资能多少钱。”

    “唉,也是,不过这身皮子穿了这么多年……”

    “你们那里要求又没那么严格……”

    “嗯,我想想办法吧。”

    实际上,全民经商的风气这会儿已经渐渐刮起来。

    而且也刮到老何他们身上了。

    70年代以前,君人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一个连长的工资跟地方八级大工匠差不多。

    这会儿的八级大工匠基本就是社会上工资最高的人了。

    俗话说:八级大工匠可以养八口大家。

    而且,君人家属吃穿用省钱,生活条件比八级大工匠还要好很多。

    可到了80年代以后,各个单位都开始流行发奖金了,很多企业职工的奖金甚至比工资还高。

    这样一来,君人的收入就落下了。

    不像后世,苦逼工人一个月只能赚两三千,连职君人能拿到七八千。

    不过,这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年代。

    白狗黑狗,能抓到兔子就是好狗。

    在上峰默许下,全民经商时代正在到来。

    出租门面房、开小卖部、开商店……

    尤其首都,这方面的优势更是明显。

    他们坐拥很多繁华地段,稍微灵活点就能来钱。

    地方也是绞尽脑汁。

    比如在刘工道,海君站士沦为小商小贩。

    出租照相机、出租望远镜,占领风景地段。

    游人打此过,留下买路钱。

    有一个记者甚至为此写内参向上面汇报。

    最后也不了了之。

    其实,这都是明面上的。

    真正厉害的,都搞运输去了。

    比如,从海底穿越郭境线把海外的电器运回来贩卖,很多洪二代关二代因此完成了原始积累,最后摇身变成白手套。

    离开三里屯后,童建国又来到中关村。

    那套宅院买下来后,段永平和求伯君就搬过来了。

    因为这边买各种零件,或者向专家老师请教啥的比较方便。

    院子里的正房拆了,正在建小楼,他们就在偏厦子里办公。

    “童总过来了!”

    看见童建国,段永平和求伯君连忙打招呼。

    “嗯,忙活怎么样了?”

    “唉,有点小进步。”

    “对了,这边哪里能买到进口彩电?”

    段永平想了想:“有一家,是香港人开的商店。”

    “走!领我去看看。”

    黑白电视的寿命很短。

    1983年春晚以后,黑白电视才刚刚在城市居民中普及。

    到了1984年,彩色电视便蜂拥而至了。

    很多条件好的家庭也开始鸟枪换炮了。

    不过,这会儿的彩电是俏货。

    有钱没门路也买不到。

    童建国倒是有门路买到首都电视机厂出的彩电。

    可他嫌质量不好,成像效果太差,就想买台进口的。

    而这中关村里好多企业都在挂羊头卖狗肉,从事这方面营生。

    “到了,童总,就是那家。”

    童建国皱着眉头看了看牌子。

    “香港金山公司?以为老子不读书看报啊。金山明明是小米干的,怎么成香港的了?”

    “啥?”

    走进公司,一个梳着大背头的人迎了上来。

    “靓仔!你需要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