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缺老师(第1/1页)极品小医农
“咱们现在校还有多少老师?”柴胡问。
江有虎伸出一个指头。“十个。”
“十二个班,十个老师。还大多数都是江老师这样子,退而不休的老教师。他们现在拿的都是退休金,就算不教书,也一样拿这些钱。可是看村里没老师,他们都自愿留下来。”
“为什么会这么少?”柴胡吃了一惊。
“没办法,谁让咱们这儿又穷又偏呢!最近两个月,你把路修好了,还好些,以前路没修时,从咱们这儿到镇上都要走几个时山路。
而且校因为没有资金,老师没有自己的宿舍,只能借住在村民们家里。外面的老师不愿意来,咱们地的年轻老师毕业了,也不愿意回村。”
“校里现在仅有的两位年轻老师,还是今年才调过来的志愿者。”
江有虎到这儿,叹了口气。
“不仅这样,老师的工资也低。镇上有时候还会拖欠他们的工资,为这事,我爸都跑镇上跟他们吵过好几回了。
几位老教师家里,到现在都还住在十几年前的老瓦房里,连电视都买不起。”
江玉凤补充着。
柴胡深吸口气。这大半年,他修路,种果树,自认为村民做了不少的事情。可是,他却忽略了一件最该做的事情,修校。
今天到了这里,他才知道,这个曾经给他留下无数美好童年回忆的地,已经老朽成了这个样子。
“是我的疏忽啊!”柴胡自责着。
“我早就该想到了。”
“这怎么能怪你呢!要怪也是怪那个贪婪的镇长。”江玉凤。
柴胡站在大雪中,看着这些被白雪压的摇摇欲坠的教室,还有那个已经身躯佝偻了的江老师。
“他们扣咱们校的钱,那咱们就自己掏钱。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知道,我们柴村的人不是这么好欺负的。我要让他们付多惨痛的代价。”
完,柴胡回头。
“梅梅,你回去就在我的帐上划一千万出来。”
柴胡着,看到那间旧教室门口的江老师,他又马上摇头。“不,划三千万。一千万建校,两千万用来改善老师的生活。其中,专门拿五百万出来,奖励这十位坚持下来的老师。
咱们村,已经亏欠他们太多、太久了。”
柴胡到这里,声音也有些更咽了。“我们不能总让好人吃亏!”
听柴胡拿三千万出来建校,村民们一片欢腾,简直比之前分给他们超级果树种还高兴。
柴胡干就干。他马上打电话给教育局的袁局长,跟他讲了柴村的情况。袁局长答应马上就过来看情况。
挂了袁局长的电话,柴胡又打电话给苏玉菡。原是想跟她讲镇上克扣柴村校经费的事,让她帮忙查一查。但还没等他开口,苏玉菡便兴奋的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叶书记要调进省里了。调令已经下来了,而她也已经申请,跟她姐夫一起调到省城。
柴胡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替他们高兴。
高兴过后,柴胡没有再提镇上克扣校经费的事。因为他很清楚官场人的势利,既然叶振国和苏玉菡要走了,如果还让他们帮自己办这事,可能会让他们比较为难。
所以,柴胡决定先放过那镇长一马。柴胡相信,自己要收拾这个镇长,随时都可以。
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由于大雪封路,袁局长到下午四点多钟才赶到大江村。
看到坍塌的教室,袁局长一直自责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
他还让柴胡带着他,到江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家,对他们一一问候,并承诺,一定帮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的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的教孩子们读书。
看袁局长的样子很诚恳,很认真,柴胡对这个新认识的局长印象不错。
出了老师们家,柴胡拍了袁局长一下。“我知道你们局里的经费也不宽松,钱的问题,你就不用操心了。
我已经叫他们在我的帐上划三千万过来。
你只要给我把手续的问题搞好就行了。”
袁局长吓了一大跳,他上次来柴村,便知道柴胡比较有钱,但他万万也没想到,柴胡居然这么有钱。
这让袁局长感觉,自己要重新认识柴胡这个农民了。
“三千万,是不是太多了。建个,你就是建的再好,也顶多就是两三百万的事情。”袁局长。
袁局长讲这话,原也是有给柴胡省钱的意思。
可柴胡却一摆手。“那怎么行。既然要建,当然是要、初中一起建。而且,我们不仅要把校建起来。我们还要把我们的校,建成镇、阳城,最好的校。”
袁局长又吓了一跳。心,就你们这穷乡僻壤的地,还想建市最好的校啊!能随便招几个老师来,把校支起来,孩子有地读书、有老师教,就不错了。
但是袁局长当然不会把这话出来。只是提醒柴胡不要急功近利。
“想要建一个好校,最重要的不是房子,也不是设备。最重要的是老师。”袁局长开口道。
“我也正为这事发愁。既然我们要建最好的校,那就一定要请阳城最好的老师。但我不知道这最好的老师要上哪儿去请啊!袁局长有没有什么好建议?”柴胡问。
“要咱们阳城最好的老师,那一定是非谢忠老师莫属了。他们家是世代书香,他爷爷据当年就是私塾老师,他爸妈也都是老师。
他从师毕业后,便一直在市一教书。
也正因为他,市一周边的房子,都比别的地要贵一大截。”
袁局长刚讲到这儿,沈冬梅上来插嘴。
“这个我知道。我便是在谢老师的班里,他还是我的班主任。”
“原来你也是谢老师的生啊!”袁局长意外的看沈冬梅一眼。
“那你知道谢老师最利害之处在哪儿吗?”
“当然知道,就是他教的生里,出了不少的名师。目前,咱们阳城的比较有名的好老师,大多数都是出自谢门。所以,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谢师团。
我的对吗?”
“对对对。”袁局长连连点头。
“那你知道,这个谢师团最近要搞一个聚会吗?”袁局长又问。
“这倒是没听。”沈冬梅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