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第1/1页)重生古代之商业大亨

    天知道他们多么羡慕大哥能在书院读书,整个岐山村,就只有寥寥几个去了花田村读书的。刚开始大家都家里疯了,穷的都揭不开锅了,还把长子送到花田村去。

    结果后来传来消息林家堂被赐名青云书院后,又是酸又是羡慕。不过,大家都没看到真实的改变,所以触动不是很大。

    可是生活在家里的孩子,看着大哥不上来的变化,和每次回家带回来的西,的他们只知道,去了书院就能吃好,住好,能让家里变好。他们想去,可是又不敢开口。

    “你大了。家里的事情也慢慢能拿主意了。家里别的帮不上忙,我们老两口,只要活着,就能把家里顾好。

    你是大哥,你既然要带弟弟妹妹出去,离开这穷地。你就要管好他们。”

    “爹,那您是答应了?”张柱欣喜的望着父亲。

    “臭子。爹要是不答应,还能送你去花田村。”柱子爹,难得的和儿子笑,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老实巴交的农民。这辈子做过最重大的决定可能就是送长子去花田村读书了吧。

    看着父亲那黝黑的脸庞,满脸的皱纹,明明才3来岁,看上去却像快5岁的人。张柱心里涨的满满的。如果不是父亲,自己可能还是那个在岐山村一辈子走不出这个村子,一辈子地里刨食的农民吧。

    “爹,你放心,家里会来好的。只要熬过这两年。等我从书院毕业了,家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张柱信誓旦旦的。

    他在心里发誓,要努力,让家里好起来,不再受穷,不再被人看不起。不再饥一顿饱一顿。

    张柱娘看着父子的对话,听着接下来几个孩子以后也要送去青云书院读书,自家柱子现在真的出息了。

    在书院能靠自己不,还能赚钱给家里。现在还要送弟弟妹妹去书院,现在家里的希望都在柱子身上,还好孩子争气。就是苦了孩子。

    柱子娘,想着想着就又悄悄落泪了。

    “娘,您怎么又哭了?”

    “没事,柱子懂事了,娘高兴。“

    “娘就是心疼你。爹娘没事,要你为家里操心这么多。苦了你了。”柱子娘不停的抹眼泪。

    “娘,我不苦。我一点都不苦,真的。”柱子坐在爹娘对面,双眼发亮。

    “我在书院的每一天,都很充实。上午我和夫子习千字,习律法,算,下午我去作坊习木工。

    书院的同窗各有不同,但是谁也没瞧不起谁。在书院,身份不算什么。即使清风书院并入我们书院,他们也不会高高在上。在书院,只要你认真好你该的,都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爹,娘。在书院,我才第一次知道外面世界的广阔。即使我不可能去考科举,没法看到更大的世界。但是足够了。

    我相信,我以后一定能养活自己,给家里一个好日子。“张柱起自己在书院的日子,两眼充满了感激。

    “爹,娘。我们书院,只要有事,都能赚到钱。之前,书院德先生的次子发明了新西,林家给了他一成干股,现在身价已经过万两了。

    还有,我们同窗谢明,烧了一种石头,能变成灰,再和上水,又能变成石头。书院称之为水泥。

    林家给了5两的专利费呢。以后要是赚钱了,还有分红。

    在书院,只要有事,能做出新西,书院和林家都不吝啬,甚至鼓励我们大家发明。

    我在王家作坊,就因为看见了一些瑕疵,就受到了奖励。

    以后,要是我也能做出新西,也能赚很多的钱。

    所以,爹娘,不要担心我。我真的觉得很幸福。“

    张柱第一次和爹娘这么多话,第一次让爹娘知道他心里所思所想。

    看着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的长子,张柱爹娘心里是又酸楚又骄傲。

    而张柱的弟妹看着大哥和爹娘的交谈,知道明年他们也能去书院习了,两人激动的互相握着对的手,只会傻笑。

    张柱家过了从到大最富足最开心的一个年。多年后,即使已经生活十分富足的他们,想起改变命运的这一天,仍旧十分激动。

    而红烧肉,更是成了很多人到鲤城必吃的美食,所有从书院出去的人,无论富裕还是贫穷,都无比想念书院的红烧肉。

    回到林家,林家的所有作坊部都放假了,各自都回家去过一个肥年。除了京城的窑厂外。

    林家大院里,正在招待青云书院的夫子们。青云书院现在的夫子数量已经不少,这也算是更名后,林家主家部出席的第一次,所以林家和书院都极为重视。

    宴席由满园春掌柜亲自来掌勺,加上林家的厨房,将将忙的过来。

    在林家大院里,整整摆了1桌有余,林家当家的两家人和第三代的林虎,三人分别作陪三桌。虽然是林家的书院,但对于夫子们而言,也是大家的书院,林家的重视,也让大家心里踏实,书院会发展的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