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逢(1)(大修,八千字)(第2/2页)三十而不弃
台下的老师们看了,都惊讶地“哇”了一声,开始声地和旁边的同事交流自己心中的不可思议之感。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反正我在上绘画课的时候,经常会一对一地指导了一圈,时间过了一大半才意识到,其实生们问的都是类似的问题。”
“有有有,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希望能同时看到所有生的绘画进展,提前知道哪些问题可以做为普遍问题讲。”
“我也是。有了这个软件,就不用每次都那么后知后觉,浪费时间了。”
“而且你们不觉得,其实身为老师,很容易每次都被那几个活跃的生缠住吗?”
“是的,真的会的,而且很难抗拒。虽然我每次都提醒自己,不能忽视话少的生,但有时候,那些内向的生,根不愿意把自己的画给老师看,就算想指导,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虽然还没有开始用,但我觉得我已经爱上这个软件了,这个设计真的是太贴心了,完是为老师们量身打造的。”
“可不是量身打造的?你忘了,郭园长之前还在我们这里收集过意见,让我们列举教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对啊,这些问题我们当时好像都提过,没想到都解决了!”
赵鑫很有耐心地等了一会,等老师们中这波由惊讶而引起的躁动平复了,他才继续道:“我手中的画板和仿真触屏笔,各位的座位上都配了一套,你们可以拿起来跟着我操作。”
于是,赵鑫又带着老师们重复了一遍之前的操作,等所有老师都掌握了正确的操作之后,赵鑫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二十多个屏幕。
这时赵鑫放下了画板,拿着鼠标操作了两下,大屏幕上的画板都消失了,变成了了教室的座位图。
赵鑫接着道:“看着刚刚那些密密麻麻地屏幕,相信各位老师们的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台下的老师们中间有人附和道:“是啊,是啊,看着满屏乱七八糟的笔画,真的是头都大了。而且到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投影到大屏幕上,会直接在电脑上看,那就更,更密密麻麻了。”
赵鑫笑了笑,:“我们的软件设计当然不会把这个令人头大问题留给老师们,所以,我们可以回到座位界面,点开哪个座位,就能出现该座位上对应的画板。”
底下老师:“那就是想看部就看部,想开单个就看单个了。”
“不止,准确来,是想看哪几个,就看哪几个。”
赵鑫拿着鼠标边操作,边:“只要按着键盘上的shift键,用鼠标点击几个想要查看的生座位,选定之后,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打开,就能看到这几个生的画板。”
台下的老师们再次惊叹道:“哇!这也太好用了吧!”
等惊叹过去之后,赵鑫继续道:“记得郭园长在找我们设计这款软件时,提到过一个一堂课不能成画的问题。”
郭园长在台下笑着应和道:“确实,不知道这个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赵鑫胸有成竹地:“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主机界面上设置了储存功能,只要老师们把生当堂课的画稿储存下来,等到下一节课的时候,就能重新发送到生的画板上。”
讲道这里,底下的老师们再次议论开了。
“这个好,这个好,我的生每次上完课,让他们好好保存自己的画稿,下节课继续画,总有那么几个生,不是画丢了,就是那一页被撕掉了,我真的是,因为这个问题,烦都烦死了。”
“淡定淡定,我还遇到过,有的生,明明头一节课画得好好的,第二节课一来就变成了鬼画符。”
“哈哈哈哈,是啊,还有的直接把自己的画稿部擦没了呢!”
“以后就好了,不要忘记帮他们保存在主机上就行了。”
这堂热火朝天,干货满满,惊喜连连的培训课,足足上了三个时才结束。
培训课结束的掌声刚刚落幕,郭园长就走过来对他:“赵鑫,谢谢你。你不仅软件设计得一等一的好,培训课也讲得一等一的好。”
赵鑫谦逊地道:“哪里哪里,这都是团队的功劳,我只是运气好做了他们的代言人。能得到楠姐这么高的赞扬,真的是我和团队的荣幸。”
郭园长名叫郭楠,她身兼两职,除了园长这个身份,她还是江大心理系副教授。
郭楠没再过多客套,直奔主题道:“今天中午就留在我们园里吃顿便饭吧!”
赵鑫有些为难:“我还是回酒店吧,下午还跟人有约。”
郭楠笑道:“不管怎么样,午饭总是要吃的。而且,我们园的这些老师都希望跟你再多交流交流。”
实际上,幼儿园的老师大都是年轻的女老师,现在都在议论赵鑫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样子很帅,很有魅力呢!
郭园长也是为了满足她们近距离接触赵鑫的诉求,才过来留人的。
赵鑫犹豫了一下,终究是被服了:”也行吧,那我就不客气了。“
郭楠连连道:“完不用客气。不过,我来想叫北一起来,但他今天中午有事,来不了。”
郭楠口中的北,就是她的弟弟郭尚北。郭尚北听姐姐想找人设计一款教软件,就帮她找来了自己的朋友赵鑫。
赵鑫忙:“哦哦,没关系,没关系,我跟他随时都能单独约。”
“那行,就这么定了。”
郭楠跟赵鑫敲定了午餐事宜之后,转身对自己的员工们:“我们的赵工已经同意留下,跟大家一起共进午餐了,我今天让厨房给大家加餐!”
郭楠话音刚落,底下就一片欢腾。
其实,园里的这些老师们,大都已经放了暑假,今天是特意为了培训课而回校。郭楠留下赵鑫,还有加餐,也有慰劳他们的意思。
下午,赵鑫终于忙完了工作及其相关事宜,坐上了去原野家的的士。
在到达原野家之前,他被司机带着在江大周围绕了四五圈,才终于找到了能进外校车的门。又在江大里面绕了两三圈,才终于找到了区十栋。
下车前,赵鑫没要责怪的意思,只是很好奇,所以问了司机一句:“师傅,您对这片不熟吗?”
司机绕了这么久,也很焦躁,白了他一眼道:“你不知道江大是的士司机的噩梦吗?要不是看你托着行李箱,我都不愿意跑这一趟。”
赵鑫边付钱,边道:“原来是这样啊,那谢谢您啊!”
赵鑫敲响陆原野家的门时,她刚收到购的书柜,正在边拆包装,边研究组装书。
原是明天才能到达的新书柜,提前到达了,打了陆原野一个措手不及。
去给赵鑫开门时,陆原野的身上还是早上的那一套副武装——除了没戴口罩。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防尘罩衣,其实是一件宽大的,曾经属于陆妈妈的的确良外套,据陆妈妈,这是当年的爆款。
一开门,她的这身装扮就吓了赵鑫一跳,她的脸上丝毫没有经历社会熔炉锻造后的世故假面,还和大时一样干净透彻。
只是,她真的没意识到自己的打扮很滑稽吗?看她一副不自知的样子,赵鑫谨慎地忍住了笑意。
一波讶异未平,另一波讶异又起。
一进屋,就看到了满地的纸盒,木板,还有摆满了阳台和半个客厅的书,整个客厅和餐厅几乎找不到下脚的地。
他的震惊直白地写在了脸上,不用他问,陆原野就解释道:
“我刚收到购的书柜,正在研究怎么组装。”
看到他的目光落在了密密麻麻的一地书上,她又补充道:“我家的书房受了潮,墙壁、书柜都霉了,书也没能幸免。”
赵鑫惊讶地问:“怎么会这么严重?”
陆原野平静地解释道:“前段时间楼上的租客忘了关水龙头,上面的水渗了下来,紧接着又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
赵鑫不确定地问:“你的让我帮个忙,就是组装书柜吧?”
陆原野想了想,便道:“算是吧,先把你的行李箱放到房间里吧,这里实在没空间了。”
其实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有事可做就行。
接着,陆原野便把赵鑫带到了主卧,又看他身上的白衬衣实在不适合干体力活,便:“给你找件旧外套穿在外面吧。”
赵鑫:“行。”
陆原野:“帽子要吗?”
赵鑫:“要吧,我晚上还要赶火车,一头灰尘出门不太像样。”
陆原野:“几点的?”
赵鑫:“半夜十一点多的。”
陆原野:“这么晚?”
赵鑫:“没办法,老板让早点回去汇报工作。”
陆原野:“明后两天不是周末吗?”
赵鑫:“程序员哪来的周末?”
着话的功夫,赵鑫已经完整地复制了原野的装扮。
帽子是完一样的无纺布圆帽——这种一次性帽子,一打有十个。
外套,是原野身上这件的同款男版。
赵鑫完没意识到他这身装扮有多滑稽——就在几分钟前,他还在讶异原野的不知不觉。
滑稽而不自知的两人回到了客厅,看着一地的凌乱,赵鑫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
“需要我做什么?要拆包装吗?”
“我已经拆了一部分,不过好像不应该把包装一下子都拆了。”
原野拿起沙发上的明书,指给他看:“你看,这些木板的位置和编号对应,但编号只印在了包装上,如果一下子都拆了,很可能会混淆。”
“那就只能边组装边拆了。”赵鑫想了想,“这样吧,你动口,我动手,咱们分工合作。”
他环视了整个屋子一周,“不过,首先要整理出一块足够大的空地来,我看,只能把这个长餐桌靠着墙壁竖起来,再把餐椅搬走。”
听着他的安排,原野第一次开始审视这位大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的老同。
一晃,他们都已经毕业五六年了,这五六年来,他们联络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都是赵鑫主动。
他变成熟了。
从前也是稳重的,但尚显青涩,尤其是在她面前,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夹杂着内疚的局促感。
他每次都很想帮她,却不会自然而不唐突地插手,总是显得很被动,很心翼翼。
此刻的他,从容、自信、自然、不着痕迹地掌握了主动权,没有带给她任何不适感。
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似乎比从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顺畅,就好像他们是时常相聚且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一样。
赵鑫问:“桌子竖在走廊那边可以吗?”
陆原野:“可以。”
赵鑫又问:“椅子就搬到卧室吧?”
陆原野:“行。”
两人齐心协力收捡出一片空地后,正式开始了组装工作,不得不,他们配合得非常好。
陆原野:“先拿一号木板,把两根二号木板垂直固定到一号木上。”
赵鑫:“一号上有四个固定点,两端各一个,中间两个。”
陆原野:“二号要固定到两端,”原野拿着明书,翻了一页,又:“中间的是三号木板。”
赵鑫:“懂了,二号是书柜的两个侧面,三号是中间的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