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章 六百年铁佛烧鸡(第1/1页)铁佛城首富

    去年一年,刘升自己个儿是水灌洞穴的米羊(蚂蚁)有出没进,盖了座六层高的天利大厦,土建加装修总共砸进去了一千七百多万。特别是装修,他比衬着明月湖别墅的用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商业混凝土公司和建筑公司都是干自家的活儿,不可能有效益。食品厂投了几十万新设备,菜市场倒是有盈利,但在他眼里是毛毛雨。还有,村儿里人和三亲六顾还在他这榨去了一百多万。

    人怕出名猪怕壮,都知道刘升在南发了大财。所以隔三差五地,总有人上门来借钱。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村里人抬出了八辈儿交情,村外人打出了八杆子亲戚关系。用急也好做生意也罢,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各种理由。一开始借万儿八千,凡有张口刘升必给,媳妇儿秦翠花大大咧咧不管,借钱的人们见状蹬鼻子上脸,再开口就是三五万十万八万,有主动打借条儿的,不打借条儿他不要也不记。一年下来,估量出去了一百大几十万。

    早些时候已经拿到了天利房地产公司的营业执照,天利大厦交工他也不急于挂牌儿。刘升计划着先把十大碗儿饭庄开起来,请村儿人和所有亲朋好友来一个千人宴。在那个大阵仗上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他才宣布天利房地产公司成立,再把牌子挂上。人们都知道他和程木滨是从一块要饭长大的难兄难弟,大头滨有化能搞太阳能新科技,他黑升玩不了,但他要玩资大手笔。他要让人们知道,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干苦力的了,他是现下能呼风唤雨的房地产大鳄。

    在十大碗儿饭庄开张之前,做为吃货的刘升还有个事情要做,他要请一个祖传的手艺人来做铁佛烧鸡。十大碗儿虽有名但是大众菜,也仅名传于圆几百公里。而铁佛烧鸡国闻名,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城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必备佳品。政府来了贵宾,不会招待十大碗儿,但一定要上烧鸡。有一句话叫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离开铁佛城,以此来形容铁佛烧鸡的炙手可热和对活鸡的需求量之大。有了铁佛烧鸡和十大碗儿的珠联壁合,饭庄必然一炮打响,他的千人宴也将更加有排场上档次。

    烧鸡的来源传有两个版儿,而时间是确定的,是在元末明初之际。

    铁佛城地处土壤肥沃的华北平原,千百年来家家户户有在院子里养鸡的习惯,农家鸡食五谷杂粮和田里的虫子,长得健康发育也快,所以天生有肉质鲜嫩的基础。大运河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式,每天河面上的船只穿梭往来不停。铁佛城因此成为京都通达九省的国道,南来北往客如云,饭馆客栈多如林。于是在通往运河码头的西门外大街,出现了很多家以鸡为招牌的饭店铺子。

    传在西门外大街上,有一间贾氏烧鸡店。铺子离运河码头不到两百米,生意还不错。有一天贾掌柜有急事外出,嘱咐二压好火看好一锅鸡。哪知道贾掌柜前脚一走,伙计不一会儿就在锅灶前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煮过了火,急得店二在店门口直打转转。贾掌柜回来了,生意不忍心扔掉,就心着把鸡捞出来拿到店面上去卖。没想却是鸡香诱人,竟吸引了很多过路行人纷纷购买。客人一尝还啧啧称赞,不只是肉烂味儿美,就连骨头一嚼也是又酥又香,真可谓穿香透骨了。事后贾掌柜上心琢磨,改进工艺。这就出现了烧鸡的原始做法大火煮火焖,今天专业法就是火候要先武后武有序。

    也有一种传。贾掌柜是个大孝子,老娘有重病,他经常给老娘抓药熬药。有一次从店铺里回来,发现一包草药袋让一只鸡给踩破了,这只鸡还专找那些有营养的草药吃,什么砂仁、豆蔻、丁香、白芷、陈皮等等。贾掌柜一生气,抓起鸡来拧了脖子,杀鸡褪毛扔进锅里油炸汤煮。再去城里给老娘抓药,等他回来鸡煮过了火,但鸡的香味早吸引了路过的客人和四邻,聚在他家院门口品头论足。贾掌柜回想起鸡刚刚吃的那些西,于是,铁佛烧鸡最初始的配料和工艺就这样诞生了。

    贾家鸡有名了,贾掌柜用荷叶包起两只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烧鸡,到溜口街马秀才家,请秀才品尝。马秀才边品边吟: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

    正值铁佛寺前的元宵灯会,贾氏烧鸡销路大开。许多做烧鸡的同行,纷纷暗中艺。

    不多久,运河两岸的烧鸡铺一个接一个开了起来,星罗棋布。在运河码头、水旱驿站和城内官衙附近,还出现了许多挎子篮子叫卖烧鸡以此为生的人。当客人们乘船路经铁佛城运河码头的时候,鸡香袭来让人流口水,于是纷纷停船上岸一尝为快。从此,铁佛烧鸡随着京杭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客旅而名传国。

    有一年,一位大清皇帝乘龙船沿运河来到了铁佛城。没有住在河西岸建造的行宫,而是住到了城内他的启蒙老师家里。启蒙老师是一个一生清寒只爱读书的进士,以家宴为皇帝接风洗尘。但家中既无山珍海味,也无名厨伺候,他想到了自己家乡的名产烧鸡。于是派专人上街买来了刚出锅的热烧鸡,端上餐桌,皇帝见一个又鲜又香卧凤在盘,忍住没有流哈喇子。等吃到嘴里一嚼,那真是香满口味满屋,食欲大大地,在老师家不妨甩开腮帮子大吃无妨,边吃边“真乃神州一奇也”。

    老师见龙颜大悦,就房四宝伺候,皇帝乘兴御笔亲书匾额赐予老师。之后,铁佛烧鸡成了御膳房常备的菜肴之一。这时吃烧鸡的人还只是达官贵人商贾富豪,黎民百姓只能望鸡兴叹。

    到了民国年间,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铁佛城烧鸡进入了兴盛时期,年销量达到了几十万只。凡乘车乘船路过铁佛城者,必然下车下船买上一蒲包烧鸡品尝或捎走。车船凡进入铁佛城,立时满车满船的烧鸡味儿,码头上站台里尽是叫卖声,满耳朵里都是生姜大葱味道的拙拙的铁佛城土语:烧鸡咧烧鸡咧,铁佛城烧鸡咧。

    现在的铁佛城烧鸡形色兼优、五香脱骨、肉嫩味纯、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鲜奇滋补。造型上两腿盘起,爪入鸡膛,双翅经脖颈由嘴中交差而出,鸡呈卧体,色泽金黄,黄中透红,远远望去似鸭浮水,口衔羽翎,十分美观,是上等的美食艺术珍品。

    铁佛城烧鸡采用专养的一千克左右的当地公鸡或未下蛋的母鸡。原料与配料包括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白芷、草果、陈皮、三萘、砂仁、生姜、玉果、桂条和肉桂等二十多种中药材,调料有茴香、酱油、白糖、食盐等十数种。经过选择原料、宰杀褪毛、浸泡造型、上色晾干、烧油炸制和入汤煮制后,成为香透骨、肉烂骨酥的铁佛烧鸡。看一眼食欲大振,尝一口妙不可言,具有开胃、补肾、助消化的作用。每到中秋春节,铁佛城城吃鸡送鸡,烧鸡供不应求。

    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铁佛城烧鸡的制作工艺愈加湛。前几年,成为某国大型电视节目的中国美食系列之一。

    眼下让刘升犯难的是,村儿里遍地跑的鸡很多,正宗的烧鸡祖传手艺人却城难寻一个。此事不好贴告示打广告,只能熟人朋友间打听问寻。正是吉人自有天佑,西郊岳家店的中夏利奖司机听了刘老板的想法儿,就在出租车司机之间放出话儿来。没几天,竟传来了一则消息,有个烧鸡传人贾老先生正准备开一家烧鸡店。

    刘升闻讯立即前往,可以投资并不要一分钱利润,只要老先生做出正宗铁佛烧鸡。

    老人家告诉他利润可以分成,但一天他只能做两锅六十只,多了一只也不做。

    贾老先生是贾氏烧鸡的第二十五代传人,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时,和其它烧鸡传人一起组建了国营的铁佛烧鸡公司。退休后开了自家的贾氏烧鸡厂,在上规模的问题上和儿子女儿产生了分歧。后来儿女偷偷地把他的法人换掉了,贾老先生大发雷霆,报警叫来一一零,神仙难断家务事不了了之。老先生在厂里话不管用,眼看着儿女上产量放松质量而又无可奈何。为了正宗贾氏烧鸡的金字招牌,最后老先生决定自开一家烧鸡店。

    一个烧鸡传人,一个吃物美食家,两人商定在铁佛城北城开一家烧鸡铺。刘升想像着,在正宗烧鸡和十大碗齐上阵的千家宴宴会上,他也要金鸡唱晓,宣布天利地产公司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