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担心(第1/1页)谍海猎影
怪不得李无病会恨自己入骨?
原来李无病以为,是自己鼓动的马春风,将他调任天津,然后又抢了被他视为囊中之物的侦察股。
不为瞬间便想明白了。
站在李无病的立场上,天津站站长,还真没有部情报科副科长,兼侦察股股长一职来的舒服。
在南京,以李无病与各灰色及黑色势力的关系,捞起钱来要比天津容易的多,而且还没有一丝的危险。
但不为没有时间替李无病考虑。
他在想,万一马春风让自己接任,其中的利弊关系。
特务处部地处南京,就在国党的大营之内,特务机构众多,特务处留在部人手多少,并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t;i>≈1t;/i>
身处大营,做好情报反谍,人多人少不是关键,专业才行。
不为认为,马春风应该依照他此前的思路,大力展外派机构,及时掌握日军动向,搜集军事情报,打击和遏止日谍机构才是重中之重。
他完可以将侦察股与缉捕股合二为一,简人手,多余力量可以外派。
如果遇到大型行动,人手不够的时候,马春风也可以请求谷振龙,陈祖燕及陈,调动宪兵特务营,特工总部或警察厅调查科等特务机构配合。
除过这一点,不为还有其他考虑。
反谍股新建,这几个月不在,凭高思中和三个下属维持,不为都没来得及熟悉一下。
他原计划由谷振龙委派军事教官,再从特训科抽教专业教员,对反谍股进行特训的计划,并没有彻底执行。≈1t;i>≈1t;/i>
近期若无大的任务行动,他便会着手落实特训事宜。
不为是想练一队兵出来,
白纸上才好作画。
侦察股确实都是老手,甚至还有一部分特务处建立之前,还是密查组的时候,跟着马春风走南闯北,侦察过各路军阀的老队员。
这些人经验确实有,但有一个更大的缺点油滑惫懒,而且手脚也不干净。
特务处是情报机构,马春风的军纪再严,也没办法像军队一样,相对隔绝与外部的接触。社会风气如此,再加上特务处的特殊性,不用队员吃拿卡要,自然就会有人主动送上门来。
之前是人手少,马春风还能管的过来,但现在人员倍增,光一个部上下,就有两千余人,马春风根没办法保证整个特务处的纪律和纯洁性。≈1t;i>≈1t;/i>
所以不为不想让这些老油子带坏了刚刚抽调兵组建的反谍股。
他也没有多余的力,去扭转侦察股特务的思想意识。
想到这里,不为当既便有了决断。
高思中的屁股刚刚离开座位,不为就抢先站了起来。
“卑职认为,由高科长兼任最为合适!”
高思中猛的一愣,定定的看着不为。
他想的话,正好和不为相反。
因为马春风已与林双龙及高思中已定好,准备由不为兼任的。
之所以在会上有此一问,也是有意做给邓有仪的人看的,以免这些人认为特务处是他马春风的一言堂。≈1t;i>≈1t;/i>
别高思中,就连马春风也愣了一下。
马春风原是想,等不为有空闲,要与他商议一下的。
但不为护卫于二君,一直脱不开身。而恰恰到开会公布的时候,他却有了时间。
时间紧迫,马春风也没来得及知会不为一声。
马春风确定不为看懂了自己的隐意,但他没想到不为会直接拒绝。
“一!”马春风往后一靠,绕有兴趣的看着不为。
特务处的侦察股,是部最强的一股力量。之前情报科稳压行动科一头,一面是马春风有意压制胡长安,另一面也是因为侦察股就比缉捕股强了一筹的原因。
在马春风看来,就算不为的反谍股是兵强将,但也是从军事素质面而言。≈1t;i>≈1t;/i>
反谍侦察,能打只是其次,会动脑子才是关键。
马春风不信不为想不到其中的道理。
“侦缉两股,就是高科长任队长时,从特务队分离出去的。其中人员大多都是高科长的老部下。现在李科长突然离任,这一部分交由高科长,也能安定军心……”
马春风一听就知道,不为没实话。
之前数次节制部,完美的完成了几次任务,不为在部的风头已是一时无两。
若不是不为确无野心,也无争锋之意,而谷振龙又一心想把他调走,马春风不得便会防范一二。
李无病在侦察股威信再高,但想要手下忠心,最终还是要拿功绩话。≈1t;i>≈1t;/i>
眼看着行动科在不为的折腾下,地位来高,侦察股的人不可能当眼瞎看不到。
让不为接任,侦察股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有意见。
就算有几个李无病的死忠份子,以不为的手腕,收拾起来就跟拍几只蚂蚁一样简单。
马春风基上也能猜到不为的想法。
刚刚接任缉捕股第四组,不为就找时任行动科长的苏民生和马春风畅谈过自己的想法。
情报反谍,兵在而不在多。
对不为而言,人多了不一定就是好事,不定会成为累赘。
再看不为带兵的风格和与下属的相处之道,也能看出一二。
对马春风来,把侦察股给不为和给高思中的区别不大,反正都是亲信。不为不愿意也无所谓。
他点了点头,示意不为坐下,然后又问着其他人“诸位可还有其他意见?”
张延佛刚入特务处,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表意见。
其他人员,抱括陈浩秋在内,哪一位不是马春风的亲信,自然知道马春风的态度,都附合着不为的提议。
只是简单的几句之间,便将此事定了下来。
高思中自然一番谦虚。
不为暗暗观察着李无病,现就算自己推掉了侦察股长一职,李无病对自己的恨意丝毫未减。
在民国史上,因心生怨愤,转而投敌卖国的例子屡见不鲜,更何况还是李无病这样的高级情报人员。
不为隐隐生出了一丝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