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两个妈妈(第1/1页)末世女王不种田

    唐懿添在堂哥的书房守了一下午,在两人的努力下,终于敲定了设计图的初稿。

    竹海村依山而建,地势崎岖,少有平整的土地。

    若是将唐懿添家右边的竹林挖了,勉强能整理出来一块长宽15的空地,刚好45亩。

    原唐博强的设想,是种亩水稻,剩下的种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高产作物,中间散养些鸡鸭牛羊,怎么着都够家里几十人的口粮了。

    唐懿添听完他的案,摇头道:“作物不能直接种在地里。地面必须用水泥填平,一条缝隙都不能留。然后在水泥地上铺塑料布,再填上泥土种植。”

    唐博强咋舌:“按你这么,岂不是连溪水井水都不能用了?”

    “动物一旦变异,别是老鼠了,就是一群蚂蚁都不可觑。”

    “好,听你的。”

    唐博强正准备改图纸,突然想到什么,又道:“如果地面部用水泥封死,不如圈亩地,建个3层楼房好了,相当于有6亩耕地,我们还可以多种点西。多种点也好,要真是粮食紧缺了,我们也不能看着亲戚和村民们饿死。”

    唐懿添道:“那就把45亩地都圈了吧!多养些家禽家畜。我妈,就这一周,地下室个大人、6个孩、再加一个婴儿,就吃掉了6多斤肉食。除了肉食,还有蛋奶和主食蔬菜。不过他们不爱吃这些,一日三餐都是以肉食为主。”

    唐博强惊得下巴都掉了:“这也太能吃了吧!”

    一人一天十多斤肉啊!

    不过他家妹妹也挺能吃的,他们兄弟6个加起来都没她吃得多。

    这样算下来,他们这一大家子人,一天宰一头猪都不够吃的。

    唐懿添道,“我是在想,大规模养殖的话,可以弄个沼气池发电,不然靠柴油发电来供冷库的话,我们没有条件囤积那么多柴油。”

    唐博强吞了口口水:“那个,我们还是先确定好到底养多少禽畜,再看温室怎么设计吧!”

    唐懿添立马拿过来纸笔、计算器。

    家里开过养殖场,对于温室该怎么规划,唐懿添还是有底的。

    为了保证光照,唐博强设计了3栋45X17的长条形3层建筑,四周间隔3米,两头各空出15米,一头建沼气池,一头建仓库。

    耕种面积是每层35亩,加上顶楼共4层,14亩。

    沼气池和仓库上面,还可以隔出3层楼用来种植,也有十多亩。

    一楼种亩水稻,稻田里可以套养鱼鸭螃蟹。

    再挖亩水塘,一是养鱼,而是储水。

    剩下十几亩地可以养3头牛,5头猪,5头羊,及兔子、鸡若干。

    剩下的1亩,种4亩牧草,4亩红薯,亩玉米,亩麦,完了。

    “蔬菜呢?”唐博强问。

    唐懿添道:“随便在哪个角落种一点就行。实在是没地,用竹筐装点土,放在墙上去都行。”

    墙上是真的能放。

    在唐懿添的要求下,唐博强将围墙加到了6米高,15米厚,别站人了,连打滚都行。

    一直到刘雅丽来催他们去吃晚饭,两人才确定了初稿。

    把图纸给唐卫家一看,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些牧草不够牛羊吃啊!”

    唐懿添道:“不是还有红薯藤吗?”

    “还是不够的。”唐卫家摇头,“以前我们种的牧草不多,是因为配合着饲料喂。就这点玉米麦,也不够他们吃。”

    唐博强道:“红薯可以搭个架子种两层。这样就有4亩牧草,8亩红薯。再加上水稻和玉米秸秆,应该差不多了。”

    “行,就这样吧!”唐卫家点点头,将图纸还给他,“大概能估算出,需要多少钱吗?”

    唐博强沉吟道:“保守估计,单单是建材和人工的花费,就超过1个亿了。”

    唐卫家惊了:“这么会这么多?”

    “玻璃就占了七成的费用。”唐博强解释道,“我们用的是最好也是最贵的防弹玻璃。添添还要求装两层,再加上备用的。费用可能高达个亿。”

    唐卫家有些犯愁。

    他是知足常乐的人,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曾拿命去拼事业,可自从得了个女儿后,他便有些安于现状,哪怕是做投资,也都不太喜欢冒险。

    所以这些年下来,他积累的财富多不多,少不少,几个亿还是有的。

    可问题是这些钱并非都是闲钱啊!

    尤其是今年初才建成的这栋现房,加上买地的费用,就已经花了一个多亿了。

    就算他愿意将资产部变现,短时间内也处理不了啊!

    就在他犯愁的时候,唐懿添道:“你放心去做,不需要考虑钱的事情。”

    唐卫家也拍拍他的肩膀,道:“没错,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想着省钱的事。现在想着省钱,指不定以后钱都变成废纸了。”

    唐懿添正要话,唐卫家就已经推开了书房的门往外走。

    同时,沈丹珍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维正来了……来得正好,今天家里做了你喜欢吃的腊肥肠。唐卫家,你们在书房做什么呢?赶紧出来吃饭了。”

    唐家有两个餐厅,笑餐厅时平时家里人吃饭时用的,大餐厅多是逢年过节,客人多的时候才用到。

    家里人太多,为了便唐卫家几兄弟和张维正喝酒话,沈丹珍让儿子和几个侄子留在大餐厅陪他们,其他人则都聚在了餐厅。

    饶是少了那也几个,还是分了两张圆桌,才坐下了左右人。

    每天要做这么多菜,自然不可能是沈丹珍一个人做的。

    之前因为家里藏着秘密,她也不敢雇佣保姆在家里,就干脆在村里找了个做饭好吃,又爱干净的婶子做钟点工,每天过来帮忙做两顿饭。

    唐懿添有些心不在焉。

    在竹海村,除了他们唐家,村长和他那几个兄弟家就是村里的另一富户。

    当年,唐卫家回村发展,他们家里是收益最多的。

    倒也并非唐卫家对他们家格外照顾,而是他们聪明有眼色,敢豁出去跟着干。

    唐卫家今天找村长来,应该是打算将末世的事情和盘托出了。

    这样也不错。

    一个村子的同进退,总好过他们一家人单打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