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吴府冤案(第1/1页)沉鱼公主

    “公主,已经传令下去了。”

    四月见沉鱼衣衫单薄在院子里吹风,给她披上了一件披风。

    “想不到他最后也做了回男人该做的事情。”

    “四月以为他就是世界上最无耻的人,连亲子都不放过。四月也很意外。”

    “是啊,虽然在知晓了宫身份的时候,他应该也清楚,自己的下场了。只是很多人到了这种时候,还是会把自私表现的淋漓尽致,你比如韩家。”

    “公主可不要为这种人感伤。”

    “我倒不是为他感伤。只是想想他刚刚的那句,没有人生来就是个坏人的。你他在江南也只不过是骗骗富人的钱罢了,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却被人盯上,最终落得家破人亡。韩新元从未做过一件坏事,却落得如此下场。来这件事,也是我对不起她。”

    “公主您别这么。”

    “还有我,我当年,多好。连我自己都念着自己曾经的好。连我自己都不出自己哪里不好。如今却也这般恶贯满盈。”

    “公主,您怎么可以这么自己。你杀的都是该死之人。”

    “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该死之人啊。”

    “聚灵匕首,聚万灵能平静。宫的手上,注定要沾满鲜血。”

    “派人盯紧柳家和林家,然后去休息吧。”

    “柳家和林家?”

    “没错,先安排下去吧。多派些人盯着,注意外出的人。”

    “是,公主也早点休息。”

    沉鱼回到房间,躺在床上。又是用尽力气的一天。她下意识的摸了摸脖子,想取下玉佩。才发现脖子已经空无一物。

    沉鱼沉沉地睡过去,度过了一个安稳的夜晚。

    天亮。

    紫云道长的死讯不胫而走。百姓们欢呼雀跃。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实在是没有必要有什么同情心。

    京中先是有消息传紫云道长:“若道流放途中不幸身死,必定是刑部齐大人及户部姚大人之手笔。今生被迫同流合污,悔之晚矣。”

    齐大人和姚大人很是着急。此事虽无证据。但最近事关当年长公主的人,都不得好过。这若是皇家的手笔。那眼看这把刀如今怕是要落到自己的头上。

    天不随人愿。二人还未商量出一个解决办法,外面又谣言四起。

    “刑部尚书齐大人掌管刑部多年,冤案四起。不别的,就长公主一案,食君之禄却不能分君之忧。听当年齐大人就是站在紫云道长那边的。”

    “蛇鼠一窝呗。”

    “可不是,前阵子还在竭力救那臭道士。”

    “这齐大人连长公主都敢冤,他还有谁不敢冤死的。”

    “这齐大人要是在这个位置继续坐下去,还不知道要冤死多少。”

    “别,当年齐大人还经手一桩大案。”

    “你的是哪个。”

    “吴家啊。”

    “你还真敢。”

    “哎,当年那吴大人,在刑场上,大呼冤枉。那日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好生奇怪。天生奇相,搞不好,还真是叫着刑部尚书冤枉的。”

    “可这件事不是证据确凿吗?”

    “长公主那件事当时不也闹的跟真的一样。如今你看还不就这么一回事。”

    “你的也有道理。那吴大人当年掌管户部的时候,口碑甚好。后来一朝被查出贪墨军饷,数额甚大。引起民愤。整个和长公主那事也是如出一辙。”

    “这难道是巧合?”

    “巧合多了,谁还敢相信是巧合啊。”

    谣言猛于虎。户部尚书吴家的案子直接被翻到台前。

    皇上十分重视,将户部尚书齐山直接停职彻查。

    这一查,倒是十分的顺利。齐大人自知此事皇上插手,便不可能放过他。他便修书给姚大人,让其帮忙照顾自己的子女一番。

    一人扛下了所有的罪责。

    想当年,狼烟四起,天下纷争。

    高阳地大,与九州各国都有接壤之地。各国妄想联手瓜分高阳。高阳受到除了阳之外的七国围攻。就连先帝都御驾亲征。

    在这场战役中,除了外患,还出了内忧。

    当时任户部尚书的是吴大人。各地急需军资物资的情况下。户部的银两突然不翼而飞。

    当今皇上当年还是太子殿下,代皇上监政。每日除了政事要处理。更重要的是筹措军资的问题。

    而彻查户部银子缺失的问题交给了宁王爷,也就是先皇的弟弟,宁王。

    最终一切的矛头都指向户部尚书吴大人。而那笔赃款最终在吴大人府上湖底找出来。吴大人百口莫辩。

    军饷及时的送到了各地。但战后,镇守南和西南的皇上及当时的辰王,萧颖辰的父亲,双双遇害。南阵营也是损失最为惨重。

    当时的朝臣,百姓都把怒气撒在吴大人身上。认为若不是他这事影响并拖延了军资。死伤不会这般惨重。

    一个个想到自己差点就要成为亡国奴,就对战死的皇上及辰王爷的死感到哀恸不已。

    但吴大人毕竟是贪墨之罪。最终吴府男丁部判处死刑,女眷冲入教司坊。任凭吴大人扛住各种刑罚,抵死不认。也无人听信。

    如今,齐山承认当初是自己言行逼供,陷害吴大人。这一消息一下子,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