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大事(第1/1页)大虞奇侠传
看着耀棣吃惊的样子,皇帝对着他:“朕一生就希望能够尊儒兴,可惜这些大儒,都不为朕所用。河左大儒陈统,堂堂的清远侯,朕让他开馆修魏书,他也拒绝了。西南大儒白原,朕让他主持修《十三经正义》,他托病不敢奉诏。山西(这里的山指的天牢山,特指陇右府和武凉府)大儒钱亭林,朕以博鸿词相邀,他只是让生来。唯一肯来就是韩八代,他为你父亲他们启蒙之后,就告退了。”
皇帝到这里,咳嗽一声:“至于那魏白云,南太冲等人,著书兴,来反对朕。朕怜惜他们,因为他们都是读书的种子,若是朕杀了他们,那么这天下就再也没有读书人了。可惜他们都不懂朕的苦心,一心和朕作对。这每思此事,又是愤恨,又是懊悔,恨朕不能实现对太祖的承诺。”
“爷爷,既然他们不愿意遵从圣朝,不如就将他们给杀了吧。”
皇帝摇摇头,对着耀棣:“不可,不可。他们都是有用的人,耀棣,你听着,你要继承朕未竟之业,兴修武,成为三代以降的明君。你能超过曹,宋,那么朕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耀棣你记着,当圣人,武不可偏废,大儒要,名将要,二者缺一不可。名将可以保你万世根基,大儒可以开你万世太平。”
耀棣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皇帝看着耀棣:“你有什么要对朕的吗?”
“孙儿喜欢这帝范上的这句话。夫**旷道,大宝重任。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孙儿若是登上帝位,一定要和诸位皇叔兄弟一同共理旷道,和天下诸侯一起共守重任。”
皇帝点点头,摸着耀棣的头:“不愧朕的好皇孙,有你这句话,就算不能大治,也不会衰败了。九功,去将祥云府进献的鲜花饼包好,送给耀棣。”
“多谢爷爷,爷爷,你没有事情吧。”
“爷爷没有事情,爷爷还没有看到耀棣你成家立业的,爷爷怎么会有事呢?你还记得朕让你写的那四个字吗?如今朕再写给你看看。”
着,皇帝让人送来纸笔,亲自写了建极绥猷四个字,在一旁伺候的内臣代替九功拿个皇帝六废老人印的时候,皇帝摇摇头,对着内臣:“将玉玺拿来。”
内臣去将玉玺取了来,皇帝在上面盖上大虞奉天建极圣人玺,然后送给耀棣,等到九功将饼子送来之后,皇帝对着耀棣:“去吧,去吧。”
“对了,爷爷,你那个旁求俊乂写错了。”
“朕知道了。”
这时候,九功也回来了。耀棣毕竟还是孩子,见到有吃的,自然高兴万分,也没有询问皇帝怎么知道的。谢过皇帝,准备出宫的时候,费贞娥拦住了他的轿子,对着耀棣:“王子,娘娘有请。”
耀棣听到这话,拍拍自己的脑袋:“我都忘记去拜访奶奶了,走走。”
耀棣对着贤妃行礼之后,对着贤妃:“奶奶,孙儿都忘记来看你了,你不会生气吧。”
“你是要回去见那个赵飞燕吗?”贤妃拉着耀棣的手,让耀棣坐过来,取笑耀棣。
耀棣对着贤妃:“奶奶,父王了,不能叫她赵飞燕,要叫她赵猗房,否则皇爷爷会生气的。”
“好好,赵猗房,你这个西,年纪不大,倒是懂得怜香惜玉,你知不知道,归藏的道人已经传书给我掌教真人,希望宫管教你,免得你被妖女迷了魂魄。”
“奶奶,赵猗房可不是什么妖女,她唱词唱的好,跳舞也很好。她对孙儿没有什么歹心。”
贤妃看着耀棣着急的样子,对着耀棣:“要不是她真的没有什么歹心,宫早就让人拿下她了。不过耀棣呀,你是你父王的嫡长子,这个赵猗房,你现在就只能当做一个丫鬟,日后若是你接替你了父亲的王位,倒是可以给她一个名分。”
“奶奶,我不懂你什么?”
“没事,这一次圣人找你所谓何事?”
“这个……”耀棣眼神一转,贤妃看到这个情况,笑着:“你这个家伙,还在宫面前玩这套,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等到宫女内臣退下之后,耀棣对着贤妃:“是圣人有意将大位传给我父王。”
贤妃听到这个消息,也忍不住阿了一声,对着耀棣:“这件事可是真的?”
“是的,老师了,若是皇上回来考验我帝范的话,那么就是要将大位托付给我父王了。若是不记着考验,那么就是有意将大位传给孙儿。”耀棣板着脸,故作严肃地着。
贤妃听到这话,心中五味杂陈,对着耀棣:“是吗?你和圣人谈了什么?好生和宫。”
耀棣将铁戒指拿出来,对着贤妃:“这就是圣人送给我的,而且今天他送我的字,也不是那个六废老人印,而是奉天建极玺。”
耀棣也将字拿出来,贤妃看了看:“的确,耀棣,不过这件事你不要出去,也不要告诉你父王。你父王若是问起来,你就圣人只是问你去南都。”
耀棣疑惑地看着贤妃,贤妃看着耀棣疑惑的目光,握着耀棣的手:“这件事事关重大,若是你走漏了消息,会惹来杀身之祸的。”
“孙儿不怕,刺客要是来杀孙儿,孙儿就用这龙影剑,将他们都杀了。”
耀棣着,从朝鞋里面取出龙影剑,对着贤妃着。
“耀棣,你也是要当圣人的人,要明白韬光养晦,要会忍耐,若是事事刚强,迟早会吃亏的,对了,你见过你二娘了吧,你觉得她如何?”
“二娘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子,对我也好,就是年岁似乎比父王很多,不像我母亲,反而像我姐姐。”
“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你二娘很委屈,你以后要好好待她,不要气她。”
耀棣点点头,贤妃见成功见话题给岔开,然后询问耀棣刚才提到的老师是谁?
耀棣了,然后对着贤妃:“原来老师和孝昭元妃有久,怪不得,他不愿意孝昭元妃,免得孙儿认为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
“原来是这样呀,这时候也不早了,你就在这里陪一下宫吧。”
耀棣点点头,就在宫中住下了。
当天晚上,平妃到坐忘阁,如今皇帝龙体抱恙,他们三妃轮着到坐忘阁去照顾皇帝。
到了坐忘阁,皇帝正在拿着一书看着。
“圣人,你还是多休息吧,这些书,白天也可以看。”
“这《归妄待访录》真是一良书,所谓良书如良药,朕看着这书,神都好了几分。若是朕能够早日看到此书,一定不会让他们杀了姜治平,如此治世良才,杀了可惜,可惜。若是他能在多活几年,也可以多写几书,让朕参考。”
皇帝着,指着一页告诉平妃:“你看这建都这一章,的多好。魏朝原还有北都常和城,但是国朝大军尚没有攻克北四府,若是魏哀帝回到常和城,凭借地理和残众,未尝没有山再起的机会。哪里会江山沦陷半壁,天下已经换了姓。这是正理,这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或是两都,或是三都,亦或是五京,都是为了避免这个情况,虞朝若是有不测之虞,那么御驾南巡,凭着玄河天堑,还可以凭河而守,以待圣主明君,中兴河山。”
“圣人,但是王业不偏安,就算到了南都,若是敌人势大,那又当如何?”
“这就看天命了,至少还有机会不是吗?天意难测,宋朝就算被人攻克了西京,圣驾西巡到了益安,后来还不是可复土,延长国祚百余年。”
平妃不什么,皇帝继续:“还有这原臣一章的好,魏朝酷虐,将臣子当奴仆,没有丝毫尊重,就算功劳再高,也认为是臣子应该做的,这功臣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就久而久之,天下就寒心了。”
魏朝的时候,十分注重门第,于是魏朝也不怎么注重处理大臣,认为赏对于这些勋臣没有什么用。
这久而久之,有功不赏,有错便罚,魏朝臣子多素位尸餐,不求有功,自求无过。这风气一开,魏朝吏治自然来败坏,到了魏朝末年,很多知县都是直接投敌。
“这韩非子的好,天子要握二柄,赏有,罚也要。朕认为国朝如今对功臣还是太刻薄了,朕准备,卿和都元帅,致仕之后,可以封侯。不知道爱妃你怎么看?”
“臣妾听着头疼,圣人这话,应该和妃,不过臣妾认为,如今军中对士卒的确严苛了一些,动不动就是杀头。严以治军倒是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鼓励,时间久了,人人都不愿意从军效力了。”
“那么爱妃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呢?”
“臣妾觉得,还是提高俸禄吧,如今国朝自然不能使用军功爵制制,他们进入军中来就是为了求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