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课题解决路线(第1/1页)我的金仙时代

    当然,想成为州太必修教材太难,操作起来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所以刘海提了个建议,先向各个太推为选修教材,最不济也可以是某些教授向生推荐的读物。

    至于必修教材,咱们慢慢来。

    为了凸显刘海在理界的地位,郑开院长特意拉来白玉太副院长,三阶者易吉林教授出任专栏征的副总审稿人,也就是刘海的助手。

    易吉林教授如今还处在术的一线,成为三阶者多年,作为白玉太理院近些年的代表者,在阳州理界素有名望。

    有他成为刘海的副手,一来进一步确定刘海在理界的术地位。二来易教授是“自己人”,很多事情可以放心让他来做,按照刘海的要求,尽量少占用他的时间。三来易教授是阳州少数对应用理有研究的者,甚至有可能是除了刘海意外,阳州所有理者中对应用理理解最深的人。

    与《阳州理》总编吴孟强、白玉太理院院长郑开教授、副院长易吉林教授三人开了几次专栏征研讨会之后,刘海这面的工作就暂时告一段落,等明年四月截稿后,才会进入征的评选环节,在此之前,在此之前,刘海主要还是忙自己的事情。

    从齐林府回来以后,刘海也没回四合院,而是住在校的教师宿舍,如果是心意习和做术的时候,他喜欢校这种氛围,平时习累了,就喜欢带着笔和纸在校园里随意闲逛,逛到哪里有了灵感,便就近找个地坐下,追溯着灵感沉思,有时候一思考就是半天,有时候想到一些重要的西就会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记下来。

    这天下午,刘海刚完传承珠里的二十一书籍,又练了一会符书法,便除了宿舍的门,开始在校园中闲逛起来。

    白玉太非常大,除了丹药院、炼器院、符阵院、命院、灵源院、对战院这六大仙院各占一块宽广的地之外,还有理院、院、艺术院、人社院、商院等等诸多院也占不的面积。

    刘海成为了老师后,为了减少尴尬,平时散步反而去丹药院和理院比较少,主要是往其他的院闲逛,今天也不知道怎么,走着走着就来到了艺术院的一栋教楼前,发现一楼的阶梯教室里正在上课,就走到床边听了听——里面的有个老师正在讲公开课,的内容是关于视讯机普及带来的新艺术。

    刘海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悄悄从后门溜了进去,坐在最后排的空位上听了起来。

    讲台上的老师主要的是视讯机带来的新的视听艺术形式,讲到在神州和上州,早已诞生的视讯戏剧等等。

    刘海听得津津有味,对比上一世记忆中的电视节目,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觉得很有趣。

    课讲得很,下面的生听得很入神,刘海一开始也听得很认真,不过听了一会之后,他忽然来了灵感,拿出纸币,开始书写起来。

    最近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接下来一个大阶段的术研究是早已确定好的——解决二转灵丹萃取定式这个百年大难题。这个课题虽然最高涉及的术级别只是二转灵丹级别,但它确实是教皇奖级别的大课题。

    如今人类有条件常用的灵丹还只是一转灵丹,二转灵丹的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而言,还是有钱都难买得到的存在,一旦二转灵丹萃取定式解出来,将大大降低绝大部分二转灵丹炼制的难度以及炼制的成,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因此获益。

    从课题难度和课题解决之后获益广度来看,这注定是一个教皇奖级别的热门课题。

    研究这个课题的者有很多,研究向也各有不同,刘海早在一开始就选好了自己的研究向,借鉴的是先贤在研究一转灵丹萃取定式时的历史,他准备分两大步走:

    首先,寻找二转灵丹萃取定式的分布规律,也就是一组计算公式,根据这组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不同二转灵丹的萃取式。

    然后,总结和统一第一步找到的分布规律,从中推导出二转灵丹萃取定式。

    当初先贤在研究一转灵丹萃取定式时,第一步用了一百多年,第二步比较夸张,用了一千八百多年。

    如果没有传承珠,让现在的刘海自己去研究,可能五千年也研究研究不出来,不过他拥有传承珠,在没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

    刘海要做的,就是要把承珠内的“答案”化成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同时结合现实,用现实中术界可以接受的式表达出来。

    刘海最近在思考,从哪里着手。

    虽然路线已经决定好了,但第一大步的着手点却让他有些为难,寻找二转灵丹萃取定式的分布规律,这个课题如果用一篇论来解答,那需要超大量的二转灵丹炼制实验来提供数据。

    如果正常研究,那将是一条“分总分”的路线。第一个“分”是指先用超大量的分散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第二个“总”是指在大量的分散实验室总结出分布规律,得到一组结算不同二转灵丹萃取定式的公式。第三个“分”是指用大量的验证试验区验证得到的公式是否正确。

    其中第一个“分”是最难的,最容易走弯路的,目前所有研究这个课题的者都是卡在这一步。如果刘海不知道答案来研究这个课题,肯定也会在这一步卡上几十年上百年,也不一定能从大连分散实验中总结出分布规律。

    刘海想来想去,既然自己知道答案,那肯定是从答案入手,这样最快捷,所以自己作研究的时候最好采取的路线是“总分分”,等以后写论的时候,再把第二个分调到前面,依旧按照“分总分”的步骤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