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学刊审稿人(第1/1页)我的金仙时代

    “那个男人是我亲生父亲。”

    一路上李静理沉默寡言,刘海也识趣的没话,只是默默陪在一旁,心思沉浸在传承珠内,习今天的二十一书籍,等飞船快要抵达白玉府的时候,李静理忽然开口了一句。

    刘海以为自己心思过于沉浸在习上,所以听错了,不过他想起自己可是拥有道士一转修为的人,姐就在旁边,离自己不过半米距离,怎么可能听错?顿时目瞪口呆起来。

    那不是她姨夫吗?怎么会……

    “当年我快要出生的时候,他抛弃了我的妈妈,跟姨私奔了……里面涉及到我父母那一代人的恩怨,我也不想多什么,他虽然可恶,但毕竟是我亲生父亲,何况……我姨是个好人。”

    李静理像是在倾诉,又像是自言自语。

    “不管怎么样,以后我就一个父亲,那就是我的养父。”

    李静理呢喃了许多,刘海静静听着,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后只知道埋头习修炼和做术,但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子,两世为人的他情商并不低,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浪费时间和力去搞所谓的人际关系,也不愿意故意去寻求什么男女之情,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只要这么静静听着就好了。

    果然,下了飞船李静理的情绪好了很多,又恢复成以往那个个性独立的女神,不过她看刘海的眼神要比看别人温和很多,如果不是对刘海有好感,在刘海面前觉得很有安感,她又怎么会和他这么多私人的事情?

    和刘海在一起的时候,李静理觉得自己心情总是很好,就好像和父母和两个妹妹在一起一样,整个人都很放松。

    离别的时候,李静理忍不住问道:“弟,现在到了白玉府,我可以不叫你教授,依然喊你弟吗?”

    刘海没回答,而是诧异地盯着李静理,直到把她看的脸红了,才笑着道:“当然,不管我现在是副教授,还是以后当了教授,你永远都是我姐。”

    “我妹妹们还在家等我,我先回去了。”面红耳赤的李静理觉得自己肯定是疯了,慌慌张张拿起自己的背包,逃也似的跑着离开了。

    看着平时个性独立和强势的姐如此慌张,刘海不禁莞尔一笑,觉得姐甚是可爱。

    如果认识李静理的人知道刘海此时内心的想法,一定会认为他疯了,李静理可以拥有很多形容词,比如,美丽绝色、高贵典雅、身材凹凸有致、理性明智、大孝顺等等,唯独无法让认识她的人用可爱去形容她,哪怕是她的母亲和养父,也只十岁以前在她身上用过这个形容词。

    回到白玉城后,刘海直接取了校,先到了教师宿舍,把行李放下,洗漱一番,又去了一趟理院,准备找理院院长郑开教授一声,虽自己已经完成了这个年的教任务,可毕竟现在还不是假期,自己长时间离校后,回来了怎么也得打声招呼。

    一见面郑院长就塞了一堆信件给刘海,道:“这些都是你不在这段时间寄来的,这几封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看信封上的寄信人都是一些刊。”

    刘海如今不管怎么也是一位二阶者,尤其在理面,可以是术大拿了,有刊给他寄信一点都不奇怪。

    刘海拆了几封,要么是刊向他邀稿的,要么是刊转过来其他者向他请教或者讨论术的信件。

    刘海仔细看了看,都是阳州土的刊。

    “这里还有一份是来自《阳州理》的邀请信,是他们主编特意找到我,让我转交给你的,你看一下。”郑院长特意留了一封信在最后,比较正式的交到刘海手上。

    《阳州理》刘海知道,是阳州理术界最权威的刊,但由于理是非主流科,影响力比起六大仙科来弱很多,所以只是第六档次地级刊。

    而六大仙科的专业代表刊都是第五档次州级刊里最顶尖的刊。

    不受重视,术地位较低,这是理术界的现状,所有理专业的有志之士都梦想改变这种现状,白玉太理院院长郑开教授就是其中一位,这也是他如此重视刘海的原因所在。

    “邀请信?”

    刘海有点诧异,接过打开,阅读起来。

    郑院长也不待刘海把信件看完,直接道:“我作为白玉太理院院长,和《阳州理》的人是比较熟悉的,这里是邀请你当他们刊审稿人的信件,你虽然没有向《阳州理》投稿过,而且不过是实际年纪还是术年龄都比较,但你现在毕竟是我们阳州在整个帝国术界最有名气的理家,所以他们破裂想邀请你当审稿人。”

    刘海快速浏览完信件,然后侧头笑着朝郑院长道:“院长是希望我答应下来?”

    郑院长连连点头,慎重地道:“我的确希望你能答应,你也知道,理在帝国不受重视,所以一直发展的表较慢,如果把每科术发展的成熟度用人的年龄来大比分的话,仙六门已经发展到了青年时期,而我们理还只发展到儿童时期,落后太多了。”

    到这,郑院长停顿肋一下,神色有些落寞地道:“从实用的角度最直观最表面来看,理虽然比历史地理艺术要对修行有用,但终究不如仙六门对修行的帮助大,也难怪发展的比较慢,但是……”

    郑院长把目光投到刘海身上,神情变得坚定:“但是开创和奠定的应用理让我看到了理加速发展的希望和契机,所以我想尽一切可能去推动理的发展,我个人力量有限,目光只能放在阳州境内……如果你这个应用理的掌门人能成为《阳州理》撰稿人,无疑可以吸引不少者去研究应用理,向《阳州理》投稿,甚至可能会吸引其他州的理者向这刊投稿……这样不但可以促进理的发展,还能带动《阳州理》术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