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前置学习和写书(第1/1页)我的金仙时代
二十五字评语,很简洁。
可赵士却看得心头狂颤,是这种简单的评语,从严星这种大者,大仙家口中出来,分量重!
论点新颖,论据充实,论证严谨,一门前景广大的新科诞生了——严教授这个评价高的让赵士不敢置信,他忍不住拿起论又重新翻阅起来。
没错,严教授还回来的稿件一个字都没有修改,又看了看二十五字评语,赵士沉默了半天,最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在遥远的阳州,刘海放松了几天,开始调整自己每天的习计划,传承珠内每日二十一书籍,前段时间为了写好论,刘海都用来习理的知识,这趟他的理素养大大提高,论写好之后,刘海进行了调整,一分为三,每天七理书籍,七丹药书籍,七其他仙科书籍。
休息了几天,虽然论的投稿回馈还没来,下阶段的术研究也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开展,但刘海还是开始做一些前置习的准备工作。
下一个大阶段,刘海规划的术研究是慈默定式进阶的术难题——寻找二转灵丹的萃取定式。
这个术课题别看只涉及到二转灵丹,但它的难度极大,一旦研究成功,带来的术影响力也会极其巨大,是一个足以问鼎教皇奖的课题。
也就是人们常的,教皇奖级别的术成果。
慈默定式只是一转灵丹的萃取定式,但当初慈默定式出来后,丹药家慈默就获得过教皇奖丹药奖的提名。
二转灵丹萃取定式的寻找刘海打算分两大步走,第一步是先找到二转灵丹萃取定式的分布规律,然后再进行第二步,解出具体的萃取定式。
不过在开展第一步之前,刘海需要完成很多前置习和研究任务,其中包括二转灵丹的炼制问题。
不管是炼器从一阶灵器到二阶灵器,还是炼丹从一转灵丹到二转灵丹,灵级从“一”到“二”进阶时,除了普通的变化之外,最大的变化是过程中开始运用符。
比如在二转灵丹炼制时,萃取后的药液在成丹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在灵丹表面雕刻与其药性相匹配的特殊符,来镇住灵丹的药性,促使药液能够成丹,或者成丹后药性不至于流失过快等等。
一般而言,者都有自己专业,也就是都有自己擅长的向,丹药者,通常不会通符阵,所以在炼制二转灵丹,以及更高级的灵丹时,通常要寻找符阵专业的者来辅助——高灵级的研究,需要各专业者分工合作。
还是用丹药举例,一开始可能灵丹炼制,丹药者只要寻找符阵者合作,到后面,可能还要找炼器者、灵源者合作。
每一门科都博大深,没有人能够通所有科,通所有知识技术。
哪怕刘海拥有传承珠,也不敢自己以后能通所有——不过他希望自己更能,因为根据传承珠内的得到经验,如果想有朝一日能冲击那金仙果位,能是必经之路。
唯有能的人,才能站在仙明的巅峰,引领明从灵界走向仙域。
刘海可不想在二转灵丹炼制上就去找人辅助,所以他自己准备先一符阵。
思考一番后,他对每日传承珠内习的二十一书籍又做了调整,依旧是一分为三,不过是七符阵书籍,七丹药书籍,七包括理在内的其他科书籍。
七丹药书籍里,也主要是二转灵丹炼制的书籍。
一切的前置习,都是为了下阶段的术研究。
习在刘海看来和休息差不多,在他眼里,除了做试验和写论,只要不是在搞术研究,那都是休息,所以他总觉得自己这段时间有点悠闲。
这种变态的思想估计也只有他有。
为了不让自己太悠闲,刘海给自己布置了一个写书的任务。
书名是《应用理》,这是后路,假如论无法通过发表,他将书籍出版的式奠定自己应用理开创人、奠基者的术位置。
《应用理》的主要内容就是那两篇论,在此基础上,刘海坐了延伸,其中最主要的延伸是强调应用理中,理模型建立的重要性。
为此,刘海特意拿出一个大章节来写理模型,并且把自己从传承珠内到的理模型知识,捡了一些基础的,加工整理后,写在书里面。
如此,书里干货更足了。
这书刘海写的非常认真,就算论能顺利通过发表,这书也是要出版的,一个新科的奠基人开创者怎么能只有论没有著作呢?
这将是他第一真正意义上的术著作。
写的时候,刘海有时候经常会忍不住发笑,最开始他选择丹药作为踏入术界的敲门砖,这两年大部分时间也是习和研究丹药,可没想到,自己写的第一术著作居然是理面的。
人生际遇,果然无法揣测。
就在《应用理》写了两大章的时候,刘海到了来自古兰州的信件,《五行纪要》刊的总编辑赵士亲自给刘海回了投稿反馈信件,表示刘海的论已经通过,简版会在最新一期刊上进行一字不少的刊登。
回馈信件里,赵士对刘海极尽赞扬,高度肯定了刘海的两篇论,为了能同时发表刘海的两篇论,他们刊下一期会特意破例发表增厚版。
信里还提到因为许多组织对慈默定式的优化设置了奖金,由于数量众多,总金额十分具体巨大,建议刘海最好办理一个能在各州便汇款手续的金行账户,到时候论发表时,会加在刘海的公开的通讯地址后面,这也是神州和上州一些顶级刊的惯例做法,考虑到刘海来自下州,所以善意的提醒。
如果在这面需要其他的帮助,总编辑赵士私人很愿意帮忙。
信的末尾还提到,有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因为论还没上刊,暂时不能邮寄给刘海,会等到论正式发表后,随着样刊一起邮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