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姐弟情深(第1/2页)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第二天,陈白羽早早的就起来了。

    今天,大家都会很忙。

    陈白羽准备先去洗衣服,然后回来帮阿公阿婆准备菜。作为阿公的大孙子,阿爸的长子,即使快过年,即使已经在京都办了婚礼,农场的结婚酒席也不能马虎。

    阿公阿婆已经准备往大里办。把家里能记得起的亲戚都给发了请柬,有些甚至好几年没有联系了。

    农场人好客,家里有喜事一般都喜欢随口宣扬。例如阿公在趁虚的时候遇到熟人就喜欢‘我大孙子二十六结婚,记得来喝杯喜酒啊。‘我那在国外留的大孙子要结婚了,你们来喝喜酒啊。

    大家不管有空没空,都会回答‘好啊。一定到,准备好酒菜。

    这是礼貌,是客套。

    这些嘴里着要来的人,大部分都不会来,除非两家人有亲戚关系或者是至交好友。否则,就真的只是一句空话。

    如果你按照这样的回答来准备酒席,那就错了。

    曾经,陈白羽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少离家的人衣锦还香,想要大办酒席,见到人就希望大家来吃酒,最好就是带着家人一起来热闹。大家也都好,还肯定的‘一定到。他也真的按照这样的人数来准备酒席,但是最后来的人竟然没有三分之一,浪费了不少。

    很多人,真的只是客套一句,除非真的有亲戚关系。

    自从大哥的结婚酒席定下来后,阿公见到人就邀请。如果真的所有人都过来,那才叫跌眼镜呢。

    陈白羽伸伸懒腰,扯了扯身上的毛衣。

    农场的冬天也来暖和了。

    要是往年,现在都应该下雨了,毛毛细雨。但这两年,冬天的雨水来少了。气候变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难题。

    即使农场也避不开。

    陈白羽抬头看天,很无力。

    算了。

    问心无愧就好。

    陈白羽摇摇头,伸伸手,踢踢腿,扭扭腰,做了三遍广播体操。时候的广播体操,陈白羽已经忘记了,还是前天找青青重新习一遍的。

    “第八套广播体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陈白羽一边做,一边有节奏的喊着。

    陈一元站在旁边看了一会,笑着摇摇头。

    “大哥早。”陈白羽做完广播体操,然后踮起脚,双手向上伸,多扯扯看看能不能把身高拉长一点点。

    “五在做什么?”

    “瑜伽。”

    瑜伽是国内刚流行起来的一种运动式,比较受女性欢迎。主要是很多瑜伽馆都打着减肥美体的旗号来招收会员。

    随着生活条件变好,女性在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来突出,女人来认识到爱自己的重要性。

    以前,女人把更多的情感或者钱寄托在男人身上,但现在她们身上的自我意识在慢慢觉醒。她们意识到,自己都不自己,还能还指望别人来爱你?

    她们会把更多的时间、金钱、情感留给自己。

    以前有好吃的,她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男人、孩子。但现在,她们在慢慢改变这种舍己为家的卑微神,她们想要平等的家庭关系。

    家务活分得来细,既然夫妻两人都爱外面赚钱,你凭什么要求女做家务?

    这是一种意识上的冲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女人的钱来好赚。街上也多了很多‘男人止步的女人会馆,例如一部分瑜伽馆,是不接受男性客户的,还有一部分的‘瘦身馆‘纤体美体会所等等,同样不接受男性客户。

    “五,你什么时候的?”

    “上上的时候。”

    陈白羽吐吐舌头,好险,差点就要脱口而出‘上辈子了。

    “大哥,你”

    陈白羽看向正准备洗刷的陈一元,嘴角抽抽,“嘻嘻。”看来,被套掉色有些严重,竟然把大哥的白色休闲家居服给染了颜色。

    天哪。

    是不是太夸张了?

    只是盖一晚,就能染色了?

    陈白羽有些心虚,她忘记提醒大哥了。

    刚刚她还没有注意到,现在靠近了才发现颜色不对。

    “大哥,你这套衣服应该是大嫂买的吧?情侣装?”

    “嗯。挺舒服的。”

    陈白羽抿抿嘴,刚想提醒陈一元,就看到正翘着屁股在刷牙的大哥的后背,也被染了颜色,甚至颜色要更深一些,特别是屁股的地。

    瞬间,陈白羽想起,阿婆买的床单也是红色的。

    “咳咳。大哥,你还是先把衣服给换了吧。”陈白羽的眼光有些直白,嘴角忍住笑。

    真的很想夸赞一句:红彤彤的,好像秋天的苹果。

    “噗。”陈白羽被自己给逗笑了。

    陈一元后知后觉的看向身上的衣服,被染了一层淡淡的红,皱皱眉头不太在意。在初中之前,他就没少穿补丁的衣服。

    虽然,他是家最大的孩子,但也是要捡炳堂叔或者堂哥的衣服穿,补丁是在所难免的。

    染色而已,常见的事。

    布料质量差,染色技术差,当然也容易掉色了。

    家里给他和李晓艳准备的被套等西都是最近新买的,也应该是阿婆买的。阿婆穷了一辈子,买西只看价格,挑便宜的选。

    关于这面的笑话,陈一元看过不少。以前的印染技术更差的时候,农场人买了衣服回来,根就不敢随便洗。

    因为洗一次,颜色就浅一次。如果质量再差一些,洗一次,布料就软三分,很容易破。

    掉色,对于陈一元来,真不是什么事。

    不过,想到房间里的老婆,陈一元觉得还是要提醒一声的。

    陈一元洗脸后就回房去了,陈白羽看着大哥的背影耸耸肩,决定等她结婚的时候绝对不能在宝阳镇买被套。

    十二月的二十五。

    陈白羽家的很多亲戚都来了,例如外婆一家,米婆一家,还有姑姑一家等,都是提前一天来帮忙的。

    亲戚们对李晓艳很感兴趣,拉着她的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李晓艳也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有亲和力。

    用不是很熟练的粤语给大家介绍魔都,她从在魔都长大,对魔都熟悉。不管是风景点,还是吃都如数家珍。

    对于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城的农场人来,魔都和它的名字一样,是有魔力的。

    了魔都,又起京都,再她留时候遇到的趣事。

    “国外的人是不是都很有钱?”

    “国外的人鼻子是不是都很长?眼睛是不是蓝色的?我听外国人的眼珠子是绿色的。”

    “好像有很白很白的人是不是?”

    “我女儿在广州就有很黑很黑的外国人。黑得,一到晚上就看不见了。”

    “我听啊。有些外国人年纪轻轻,头发就部白了。”

    李晓艳吞吞口水,这样的话让她怎么回答?

    陈白羽看出李晓艳的为难,然后笑着给大家科普黑种人和白种人。

    “等以后农场发展起来了,可能还有外国人过来度假呢。到时候,你们还能把他们握手问好呢。”

    “真的?”

    “哈哈。好。我可要好好的握握手,然后问候一句‘黑佬。嘻嘻。”

    陈白羽严肃的纠正,“是‘Hell。”

    “五,以后有很多外国人来,我们要不要英语?”

    “我可不会。我女儿英语考试就不及格。”

    “多些,总没错的。”

    不到半分钟,大家就已经从‘英语聊到了家里的孩子。谁的孩子成绩最好?谁的孩子最乖巧?谁家孩子最能干?

    你夸我儿子,我赞你女儿。

    李晓艳看向陈白羽,很佩服,三言两语就把人给哄住了。难怪陈一元,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农场的父老乡亲,都最疼陈五。

    李晓艳看明白了,陈白羽真的很会话,而且对人真心实意。不管别人问什么,她都会认真解答。

    二十月二十六。

    大哥和大嫂办结婚酒席的日子。

    因为没有了迎亲这步骤,时间很充裕。

    陈一元带着李晓艳和亲戚们打招呼。有些亲戚,好几年没有来过了,见到陈一元都忍不住的感慨,“长大了。”

    “上次看的时候,还是个初中生,转眼就要结婚了。”

    “哈哈。大个仔了。”

    “结婚好啊。可惜,你阿祖没有看到。”

    “你阿祖走早了。可惜啊。她最疼你了。”

    听着亲戚们的话,陈白羽赶紧把人哄走。今天是大哥大嫂的好日子,真不应该一再的提起已经去世的阿祖。

    虽然她也想阿祖,但她知道阿祖更希望他们过得好。

    因为能借到的木桌和木凳不多,所以要分三批吃饭。一些家里距离远的亲戚朋友,先吃第一批。

    另外一些家里距离近的就被陈白羽安排去看果园了。

    “新种了柠檬和百香果,还有莲雾,你们可以去看看。”

    “莲雾种在瀑布那边。”

    “胖子”陈白羽正想叫胖子带人去果园,后知后觉的想起胖子要负责写礼单。

    胖子的字是被黄知然训练过的,比陈白羽的更有风骨。陈白羽的字虽然好,但多了几分圆滑。用黄知然的话就是:多了几分匠气,却少了几分灵气。

    相对来,胖子的字更好。

    年纪,就已经有属于自己的风骨。

    字如其人。

    胖子看似跳脱实在内敛,外内圆,他的字也一样。

    字很好的胖子被阿公安排写礼单,来的人很多,胖子感觉手腕都酸了。来,他们家的亲戚朋友并没有这么多,但因为修路的原因,附近村的人也过来了。

    陈白羽偷偷看了胖子一眼,赶紧让大侄子带客人去果园看看。有些客人不想看果园,就去村委会看贴在墙壁上的公路视觉图了。

    陈白羽喝一口水,累。

    “姑,那边有个带孩子一起来的亲戚忘记带奶瓶了,问你能不能帮忙借个奶瓶用一下?”

    陈白羽拍拍额头,“你去”

    谁家有新生孩子?

    “去飞红家借。”

    “姑”

    “姑”

    “五。”

    陈白羽呼出一口气,“都想要变成女超人了。”

    继续忙起来。

    自从阿祖去世后,就很少出门的几个姑婆也都过来了,拉着大哥的手眼泪直流,可惜阿祖没有看到大哥结婚。

    大哥也红了眼眶。

    眼泪差点就落下来了。

    没有见阿祖最后一面,这是阿祖的遗憾,也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怎么就不再等一等?”

    看着熟悉的家,几个姑婆都红了眼眶。这里还是她们的娘家,但最爱她们的老母亲已经不在了。

    姑婆触景生情,陈一元只能哄着。

    姑婆们都已经七十多、八十多了,哄着。

    “好好过日子,你阿祖最疼你了。”

    “夫妻两人要互相体谅。”

    陈一元赶紧应和,“我会好好的。姑婆也要注意身体,下次来喝孩子的满月酒。”

    “有了?”大姑婆的眼神瞬间就亮了起来。

    陈一元满头虚汗,“没有了。现在没有。很快就走了。”

    “阿一,努力了啊。”

    陈一元嘴角僵硬了下,笑着点头,“好。我努力。尽快让姑婆过来喝满月酒。”

    李晓艳脸红得像火烧,火辣辣的。

    陈白羽‘噗嗤的笑了出来,也难为大哥了这个老实的汉子了。

    姑婆们祝福大哥和大嫂后就离开了,她们不能在这里让自己难过,别人看着也难过。

    姑婆们就到大叔公家去了。

    大叔公自己身体不好,不愿意过来触霉头。

    大叔公躺在‘地堂的摇椅上,一脸的随意,“让阿一和晓艳给我送菜就好。我想吃肉,红烧肉。”

    大叔公和姑婆见面,姐弟们抱头痛哭。

    “你怎么搞成这样?”大姑婆拍了拍大叔公的肩膀,即使想用力也没有力气了。不知不觉,他们都老了,都成了要拄着拐杖,要被搀扶着才能走路的老头老婆子了。

    “你你”

    大姑婆抬头看看天,“我好像还看到你在田里跑,看到你爬在牛背上傻笑,你怎么老成这样了?”

    大叔公这两年因为半瘫痪,心情郁闷,神不好,看起来老了很多。

    “大姐,我老了。老了啊。”大叔公浑浊的眼红彤彤的,“我好记得时候装病让你背,你不乐意,我找阿妈告状哎呀。转眼就老了。我还没有吃狗肉呢。”

    兄妹几个坐在‘地堂里聊着过去。

    那些过去都已经过去了六七十年,很多都已经记不清,记忆混乱。

    好像做过,好像没有做过

    姐弟几个都知道,这应该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了,可能没有下一次了。来,在阿祖去世的时候,姐弟几个就以为没有了见面的机会。

    但是,接到陈阿一要结婚的消息,她们姐妹还是拄着拐着被孙子搀扶着过来了。一辈子姐弟,能见一面就是一面。

    老了,总担心没有下次。

    “日子来好,我们都要好好活着。”

    “是啊。我们姐弟几个,现在就剩下我们几个老不死了。”

    “怎么也要活得更久一些才好。”

    大叔公看着已经满脸皱纹,眼神浑浊,话都费力气的几个姐姐,眼泪鼻涕一起流。

    擦了又流。

    流了又擦。

    也知道是不是老了,很多曾经一度忘记的记忆慢慢清晰起来。他突然的想起了时候,想起被姐姐们照顾的日子。

    有些记忆,他甚至分不清是他自己的,还是儿子的?或者是孙子的?更或者是曾孙子的?

    “大姐。”大叔公满是皱纹的手紧握着大姑婆同样满是皱纹的手,姐弟两都是满心的感慨。

    能当八十年的姐弟,这也是缘故。

    一辈子有多长?

    已经过了八十多年。

    还剩下多少?

    不知道。

    过一天,感激一天。

    “等路修好了,以后我们姐弟见面就便了。弟啊,要好好活。姐,还等着你来看姐呢。就像年轻的时候,扛着锄头就跑过来给姐撑腰。”

    年轻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