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开鱼塘(第2/3页)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中的一个,还算大。鱼塘就在种满了橡胶树的大山中间,因为橡胶树一年比一年大,树荫也来广,日照的地老少,所以这里的田都不适合种稻谷,种其他的作物收成也不好。

    所以,村里人就挖了鱼塘。

    养鱼,还有鸭子。

    鱼塘离陈白羽家有些远,需要翻过两座山。

    虽然远,但陈白羽还是带着胖子跟着火把们一区过去凑热闹了。

    在开鱼塘之前,会有一个拜祭的仪式,感谢老祖宗保佑,让鱼平平安安没病没灾的长大,让村里人能有一个好收获。

    仪式结束,在村口的一声‘开下,村里的男人在鱼塘边掘开一个缺口,然后用渔拦住,再把鱼按照大分别装在不同的木桶里。

    不同的大,不同的价钱。

    看着一条条的大鱼,村里人一个个眉开眼笑的。

    “这条大,应该超过十斤。”

    “已经有好几条超过十斤的鱼了。”

    “螃蟹也不少。”

    “哈哈。大丰收。”

    参与抓鱼的人一个比一个笑得大声。

    来收购鱼的人也高兴。

    其他站在鱼塘边看热闹的老人、妇女、孩子也在高兴。

    陈白羽也带着胖子站在鱼塘边上看着随着鱼塘水位的下降,里面的鱼在蹦跳。有些跳出水面,然后再落下,看着鱼尾巴在一摆一摆,胖子特别高兴。

    “好。几年的鱼王要超过三十斤。哈哈哈。”

    “一年比一年好。”

    “来好。”

    连续放了三天的水,才把鱼塘里的水放的七七八八,鱼也抓了个七七八八。

    村长组织人手在鱼塘里走一遍,把大条的鱼统统抓走卖掉,然后才是村里人自己的时间。等村长宣布抓鱼结束的后,村里的老老少少就会提着水桶或者篮子到鱼塘里去捡鱼。

    捡漏之鱼。

    一些的,一些漏的,就会成为大家的盆中餐。

    陈白羽也跟着阿公阿婆一起,光着脚在鱼塘里走。胖子站在鱼塘边大喊,“姐,那里有鱼,很大的鱼。”

    “哪里?”陈白羽抓了不少的鱼,螃蟹,就是没有看到大鱼。

    最大的也不过是巴掌大,陈白羽有些失望。

    “那。那里。”胖子一边喊,一边伸长着手乱指。

    “没看到。”陈白羽有些生气了,觉得胖子是在捣乱“别影响我抓大鱼。”

    “呵呵。胖子哪里有大鱼?告诉明叔?”

    胖子很傲娇的把头一扭,“不告诉你。哼。我又不是傻子。”

    明叔笑了笑,满是泥巴的手在胖子的脸上点了点。

    “脏。”胖子挠挠脸,嘟嘟嘴,“我要告诉我阿祖,你欺负我。”

    “只有屁孩才喜欢告状的。”

    “我来就是屁孩。”

    因为鱼塘就在两座山之间,所以鱼塘里有很多的树枝树叶等其他的西,陈白羽心翼翼的走着。最怕的就是踩到石头,或者一些尖锐的木棍。

    陈白羽不管大鱼鱼螃蟹虾,统统抓起来。

    “啊。”陈白羽不心踩到一根树枝,脚下一滑,然后一屁股摔倒在鱼塘里,满身的泥巴。

    ‘呼。

    狼狈的站起来,继续抓。

    “姐。”胖子又在乱叫,陈白羽回头瞪了他一眼,“别捣乱。乖乖的。”

    胖子嘟嘟嘴,他真不是捣乱,他真的看到大鱼了。

    “五,你抓到多少了?”陈乐乐拖着木桶走过来,已经有半桶了,看到陈白羽只抓到了一点点,“你怎么只找了这么点?”

    而且还部都是鱼虾螃蟹,费油,还不好吃。

    陈乐乐把木桶里的两条大鱼放在陈白羽的水桶里,“你要往有水的地抓。干巴巴的地怎么可能会有鱼?”

    “哦。好。”她只是看干巴巴的地容易走一些。

    “往那些水窝里去找,肯定能捡到。”

    “好。”陈白羽不太懂,虚心接受陈乐乐的意见,往水窝里去找。

    突然,脸上痒痒的,陈白羽看了一眼手上的泥巴,再看一眼站在鱼塘边的胖子,走过去。

    “胖子,帮我挠挠脸。”

    “这里。这里。”

    “你的大鱼在哪里?”

    “哪。哪里。”胖子指着陈白羽看,不敢再大声喊,就怕被别人给捡了去。

    原来,胖子还真的没有捣乱,这条鱼应该是陈白羽捡到的最大的一条了。

    “胖子,你棒棒哒。”

    “嘻嘻。”

    陈白羽继续捡鱼。

    一张鱼塘,村里有闲的人几乎都来了,能捡到就是赚到。

    看的,就是谁的眼光好,手快。

    同一个鱼塘里的鱼,大家同时看到了,就看谁的手更快了。

    陈白羽是个心灵但手不巧的人,满身泥巴,脸上也脏兮兮的才勉强捡满一桶。陈乐乐已经捡了两桶了。

    人比人,能气死人。

    再看一眼站在鱼塘边上,半点泥巴不沾的黄知然,正拿着她的相机在拍照,陈白羽更是妒忌。她想吃鱼,但不想在鱼塘里打滚。

    陈白羽身上湿漉漉的,满是泥巴的衣服还特别的重,走在鱼塘里特别的艰难。但在看到比她更脏更狼狈的李白后,陈白羽心里平衡了。

    “李白叔,你也来抓鱼?””

    看着李白叔那只有三两条鱼的水桶,陈白羽笑得灿烂。

    “五,你怎么连婴儿鱼多抓了?”李白也看了一眼陈白羽的水桶,里面几乎部都是别人看不上眼的鱼宝宝。

    所以,谁也别笑话,两人半斤八两。

    不过,李白叔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所以三两条也足够了。

    “啊。蛇。”突然,陈白羽看到一条大水蛇从旁边经过,大喊一声。

    李白也怕蛇,急急忙忙的想要躲开,却一屁股的坐在鱼塘里。

    陈白羽急急地跑走的时候,扬起的泥巴直往李白的脸上砸。

    “哇。好西。”有人看到这么大一条水蛇,口水都要流了。田里的水蛇一般没有毒,是餐桌上的美味。

    陈白羽不敢吃,但对别人来,是好西。

    李白咬牙,“陈白羽。”真的太过分了。他的脸

    “哈哈。”

    鱼塘边上的黄知然和胖子笑得高兴。李白还不知道,他的狼狈已经被黄知然的镜头定格了。等他看到洗出来的照片时,揪住黄知然狠狠的打了一架。

    一直到晚上,大家才伴着月光回家。

    一路上,大家笑笑的,脸上是丰收的喜悦。

    田里的青蛙在跳上跳下,山林里的鸟还有不知名的虫在乱叫。陈白羽抱着胖子,阿公阿婆挑着、提着装满了鱼虾的水桶。

    有萤火虫飞过,一闪一闪的。

    当然,也有蚊子。

    一行人走过了田洼,走橡胶带,然后走过坡地,没有手电筒,只有月光。一路上,大家都在捡到的鱼虾要怎么做。

    有人要炸,鱼虾炸得香脆香脆的最好吃;也有人,炸脆了是好吃,但太费油;还有人,做酱最好,能放很长时间

    大家问阿婆,要怎么做?

    阿婆乐呵呵的笑,“煎炸一部分,虾和螃蟹做酱。快要开了,校的伙食不好,给孩子们带到校去加菜。”

    这就是阿婆,在有好吃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孩子们。

    把鱼虾蟹挑回家,然后放在洗干净的大水缸里泡,去沙。为了防止螃蟹爬出来,阿婆还在大水缸上盖上一层稻草垫子。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了,陈白羽动手煮饭,阿婆杀鱼。这是一条大鱼,差不多有三斤重,绝对是漏之鱼。

    第二天,陈白羽还没有起床,就听到阿婆和胖子在话。

    好像胖子做了什么错事,正在被阿婆教育。

    陈白羽躺在床上,翻个身,还听到阿婆在话,然后是胖子的嘟嘟喃喃。听胖子的语气就知道他肯定是做错事了,还是大错。

    每次胖子做错事,知道错的时候,就会嘟嘟囔囔的表示要改,要做一个好宝宝。

    陈白羽笑了笑,闭上眼睛,睡懒觉。

    就快要开了,开后就不能再睡懒觉了。

    哎。

    什么时候才能毕业?

    什么时候才能睡到自然醒?

    “啊。”打个呵欠,陈白羽坐起来,又躺下。

    就算不睡,在床上躺着也舒服。

    等陈白羽袭来洗刷的时候,阿婆正在洗昨天见到的鱼虾和螃蟹。陈白羽知道胖子做错什么事了,这蠢蛋既然把螃蟹一个个的从水桶里抓出来,放在一个簸箕上。

    螃蟹从簸箕里四散的爬出来,被院子里的鸡和鸭子一口啄掉。

    陈白羽看了一眼正撅着屁股在院子里捡螃蟹的胖子嗤笑一声,走上去,“胖子?在干嘛呢?是不是在数蚂蚁呀。”

    “没。没有数蚂蚁。”胖子有些不好意思,“螃蟹自己爬出来了。”

    “我是乖孩子,我帮阿婆捡呢。”

    “呵呵。乖孩子。”陈白羽戳戳胖子的脸,吃早饭去。

    院子里爬着不少的螃蟹,应该都是陈白羽抓回来的。她看到就抓,根就不管大,所以阿婆也不管,任由鸡鸭啄了。

    这些螃蟹真的太了,有些还没有手指头大,就算胖子不捣乱也是要用来喂鸡的。至于留种什么的,根不用操心。

    每年,鱼塘放的都是鱼苗,但收获的时候螃蟹从来不会少,因为鱼塘里多的是螃蟹种子。

    村里开了鱼塘,村长给各家送来三条大鱼,比胖子的手臂还要长的大鱼。一条放油煎得香喷喷的,剩下的两条养着等哥哥姐姐回来吃。

    暑假要结束了,他们快要开了,哥哥姐姐也要从莞回来了,阿婆已经开始准备吃的了。

    在开前的一个星期,大哥四哥还有两个姐姐都从莞回来了,和陈白羽,爸妈如何如何想她。

    “我也想爸妈了。”陈白羽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爸妈了。过年的时候见过了,然后一直到现在,怎么能不想?

    “爸妈的身体还好吧?家里的早餐是不是很忙?”陈白羽最担心的就是阿妈会因为太辛苦而伤了身体。

    早餐的生意来好,现在一个早上能买八十斤粉皮,还有两锅粥。阿妈居然还想要进一些包子来买,但被三姐给阻止了。

    阿妈就是那种能赚钱就不顾身体的人,她总觉得自己壮,所以身体就会比一般人的要好。

    “明年一定要请一个人。”阿妈一个人真的太辛苦了。

    暑假的时候,有二姐三姐帮忙,平时的时候就只有阿妈一个人了。又要卖粉皮卷,又要卖粥,最辛苦的就是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炒馅和熬酱。

    虽然,阿爸没有工程的时候也能帮一下,但现在正是莞飞速发展的时候,只要有人手就不愁接不到工程。特别是阿爸的手艺好,报价也低。

    “四哥,你就没有建议爸妈请个人?”陈白羽看四哥,凭着四哥的聪明脑子,只要他想,肯定能服爸妈请人的。

    四哥一脸的挫败,“我词穷。”

    他要请人,爸妈自己能忙得过来,不愿意花掉那一份工资。总,省下一分就是一分,却不知道,请一个人回来,赚的可不止是一分工资。

    但不管他如何分析明,爸妈就是不愿意请人。

    不愿意出工资是一个原因,不信任也是一个原因。四哥嘴皮子都破了,但爸妈就是不同意请人。

    “我看看能不能请个熟人,一个老实的熟人。”面对固执的爸妈,四哥也是满头包,打算先斩后奏。

    “明年吧。”陈白羽觉得请舅母去帮阿妈最好,上辈子两人能相处几十年还保持愉快的关系,这辈子应该也不会差。

    年底的时候,大舅和舅应该就要闹掰了。到时候,让舅跟在阿爸身边做建筑,舅母跟着阿妈卖早餐。

    舅和舅母虽然不顶事,软和,还有些蠢,但做事还是能拿得出手的,也勤快。

    正好。

    舅和舅母身无分的被大舅夫妻两给踢走,阿妈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任由着舅和舅母被欺负。

    所以到时候,舅母找阿妈要工作,阿妈当然不会拒绝。

    “明年?怎么?”难道不是早好吗?早些找到,阿妈就能少受些苦。不过,他们都明白,就算他们真的请了人帮忙,阿妈肯定也是要增加收入的。例如增加包子,豆浆,豆花之类的西。

    阿妈就这样,花出去一分,就想要多赚一元回来。否则,她就舍不得花出一分,能省就省。爸妈都能吃苦耐劳,但他们的见识和格局注定了爸妈做不成大事业。

    不过,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兄妹会做大事业。

    陈白羽笑得不怀好意,“听大舅要在县里买地建房了。”

    陈辉年点点头,这个他也听阿爸过了。大舅在广州接了一个很赚钱的工程,赚了不少钱,想要在县城买地,家搬到县城去。

    还问阿爸要不要也跟着买一块?以后兄弟姐妹就能一起互相照应了。但阿妈拒绝了,她是不愿意和大舅母搅合在一起的。

    大舅母的为人太斤斤计较,还气。

    住在一起,不过是搞臭两家人的关系。

    阿妈看得比谁都明白,远香近臭。

    “这有什么关系?”四哥不太明白。

    “四哥,你觉得真的会如大舅所的那样,他的所有西都会有舅的一半?地皮也一样?”不大舅,就是大舅母就不会同意。

    “不是买了两块吗?”具体情况四哥知道得不多,但也听大舅要在县城买两块地皮,一块是给舅的。

    毕竟,舅和舅母一直都跟在大舅身边做事,还从来没有拿过工钱。十几二十年,积累下来的工钱也不是一个数目了。

    陈白羽摇摇头。

    上辈子,大舅也曾经过这样的话,但最后呢。

    呵呵。

    其实,一开始大舅是买了两块地皮的,连在一起的两块地皮,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出手了一块,只剩下一块了。

    那时候,大舅也依然在信誓旦旦,即使只有一块,也有舅的一半。建起来的房子一起住,一人住一层,舅住在二楼,他住三楼。

    得很好听。

    所有人都夸赞大舅有兄弟情,是个好大哥。

    直到进宅的哪一天,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来了,包括舅家的亲戚。

    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县城的房子根就没有舅的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