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太蠢的代价(第2/3页)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旦晚会,你要不要参加?”杨静扬着下巴走过来,“元旦晚会,每班最少要出一个节目,我和班长还有其他班干商量,都觉得跳舞好。”
杨静是班上的艺委员,正在组织班上的元旦晚会。来,她是不想理会陈白羽的,但想到上次陈白羽帮她买了‘面包,杨静只能‘纾尊降贵的问问陈白羽的意见。
其实,杨静并不希望陈白羽参加,因为陈白羽的身高和班上其他的女同有一定的差距,站在一起不和谐。
她打算找几个女同编排一个舞蹈,最好就能拿奖,证明她这个娱员也是有实力的。既然这样,像陈白羽这样的‘歪瓜裂枣就不在考虑之内。
“不了。”陈白羽摇摇头,现在的晚会节目,不是独唱就是大合唱,要么就是舞蹈。杨静身为娱委员,不可能搞大合唱这么普通的节目,所以班节目只能是舞蹈。
陈白羽有自知之明,她的身高和班上同的身高有差距,除非弄个领舞出来给她,否则和同们站在一起完不搭。
就像一群火鸡里混着一只还没换毛的鸡仔。
不过,杨静怎么可能让陈白羽当领舞出风头?
最好的结果就是陈白羽不参加,当一个安静的看戏吃瓜群众。
杨静一脸‘算你识趣的表情离开了。
也不知道想到什么,杨静又走过来,扭扭拧拧的,“其实,你可以独唱的。你广播的声音这么好听,唱歌应该也好听。”
陈白羽嘴角抽抽,谁肯定话的声音好听,唱歌就好听的?
想到自己‘五音不,七调不准,陈白羽就怀疑杨静是不是故意的。
难道杨静也聪明了,从明朝变成了暗讽?
“要不,你唱《歌声与微笑》吧。真的很适合你。活泼可爱。”
“不唱。”
她才不要当着校师生的面出丑呢。
杨静摸摸鼻子,“班女同都跳舞,只有你”杨静这个娱委员很有野心,对奖项那是志在必得。
所以,想要玩个大的。
“你们决定跳什么了吗?”
晚会跳舞,一般是根据一首歌曲来编排的。
人多力量大,一人想一个动作,就是一支舞了。
这个年代的晚会,不管是独唱还有大合唱又或者是跳舞,一般都会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歌曲。例如《唱支歌给党听》,又例如《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们走在大路上》,还有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
这些都是晚会歌曲选择的大热门。
杨静有些为难,“我们想跳《我的祖国是花园》或者《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暂时还没有定下来。”
陈白羽嘴角抽抽,她就不应该对杨静抱有希望。
选的都是什么?
“这些应该是幼儿班或者生跳的吧?”
《我的祖国是花园》来就是儿歌。
作为初中生,竟然选一首儿歌来排舞,还想要拿奖?
哪来的自信?
梁静茹好像还没有唱《勇气》吧?
杨静是哪来的勇气?
也不怕被人给笑话了。
杨静的脸色瞬间不好,这也是她不喜欢陈白羽的原因,真的太讨厌了。虽然是实话,一针见血,但还是让人很不爽。
杨静觉得陈白羽就是她的克星,明明想得很好的事情,都了陈白羽这里就屁都不如。
如果之前,她还觉得《我的祖国是花园》音调活泼可爱,朝气勃勃,很有感染力。现在想到的就是陈白羽曾经过的一句话:装可爱,扮活泼。
杨静先要发火,但想起她妈告诫她的话:别惹陈白羽。多向陈白羽习。
既然她妈都陈白羽是聪明人
杨静深呼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其他的那些好歌都被高年级的人选了。”
一开始,杨静是想要选《我和我的祖国》,但后来听到初二三班的同选了这首歌,她就只能放弃,换成《我的祖国是花园》。
“你们可以选《南泥湾》啊。编动作的时候可以把种田插秧的一些动作美化进去”陈白羽虽然不喜欢杨静,也班级的集体荣誉感还是有的。
虽然她没有参加跳舞,但也应该为节目出一分力。
杨静抿抿嘴,有些烦躁,“我问问大家的意见吧。”虽然杨静也觉得《南泥湾》不错,但她就是不想看到陈白羽得意。
哼。
杨静转身就想离开,被陈白羽叫住,“我想要表演独奏。”
好像听高中部的生起,校有一架旧钢琴。
听是一个从国外留回来的老师私人的钢琴的,放在校里,教生弹琴。可惜,后来这位老师自杀了。
当初,也曾有人这钢琴是资家的玩意,要砸了。是两位老校长用钱财疏通,最后才保了下来。
现在,钢琴还摆放在当初的琴室里。只是,它的主人却永远的离开了。
现在,校的音乐老师都不会钢琴,它只能被荒废在哪里。
很多老师看到钢琴就想起那个时髦的像火一样热情的老师,想起最后的悲剧,敬而远之。虽然新时代来了,但曾经的心惊胆战却永远忘记不了。
校开了音乐课,但平时也不过是教教唱歌。至于乐器?会个二胡也算是能人了。
上辈子,陈白羽习了十几年的钢琴。这辈子虽然不打算了,却也想要玩玩,并不打算丢下。
既然元旦一班最少一个节目,但没有限定不能多不是。
既然这样,陈白羽就玩玩上辈子花费了大笔钱习的钢琴。其实想想,上辈子,真的很对不起妈妈的。
明知道家里穷,明知道爸妈赚钱辛苦,就因为喜欢,所以她坚持琴。
也因为老师的一句:陈白羽的双手天生就是琴的。
阿妈就拼了命也要支持她。
一开始二十元一节课,后来四十一节,再后来八十,一百二十,一百八十四十分钟的时间,几十块钱。
阿妈眼皮都不跳一下就支持她。
想想,她真的很不孝。
虽然觉得阿妈赚钱辛苦,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停止习。
四哥画,她琴,都是烧钱的玩意。但阿爸阿妈从来没有埋怨过,勤勤恳恳的赚钱,想尽办法的赚钱,即使耗尽了健康他们也甘之如殆。
琴有什么用?
对于很多人来,不能赚钱就什么用都没有。
村里里的人都阿妈傻,捡了她和四哥,养大他们,还出钱让他们那些没用的玩意。
真的很傻。
而她,很自私。
陈白羽自嘲的笑了笑。
“你,你要独奏?”杨静瞪大眼睛,“你能奏什么?”
“二胡?还是唢呐?”杨静知道农村的丧礼用到二胡和唢呐,所以很多农村人都会二胡和唢呐。但那些好像都是男的。
一个女孩子去拉二胡?
怎么想怎么别扭。
而且,在元旦这么美好的节日,拉二胡或者吹唢呐是不是太太晦气?
“钢琴。我会钢琴。”
陈白羽刚完,整个宿舍都安静下来了,齐刷刷的看过来。大家都意外,没想到陈白羽竟然会钢琴。
钢琴是什么西?
只在电视里看过,只见那些明星弹过。
杨静眨眨眼,“陈白羽,我记得你好像是乡下妹吧?”
乡下妹会钢琴?
难道陈白羽的乡下是香港的乡下?是香的?
杨静觉得陈白羽已经颠覆了她心中的农村印象。记忆中的农村,不应该是牛屎遍地,然后人人面对黄土背朝天,被晒得黝黑,双手粗糙,话大声
如果不是斗了几年的地主,杨静都要怀疑陈白羽是乡下土地主家的女儿。被养得比城里长大的她还要娇气。
真的,人比人气死人。
总有一些人让人望尘莫及。
“乡下妹怎么了?你歧视乡下?”陈白羽不高兴了。
杨静抿抿嘴,不想话了。
“你行不行吧?”眼看就要午休了,陈白羽懒得和杨静废话。如果杨静不是娱委员,负责元旦晚会的节目安排,陈白羽还不想和她话呢。
眼睛长在透顶,用鼻孔看人,谁受得了?
杨静吞吞口水,“我帮你问问老师吧。”不用想也知道老师肯定会同意的。
钢琴啊。
整个校可能就陈白羽一个人会。
陈白羽点点头,躺下床准备午休。
“羽毛,你真的会钢琴?”叶清娜一手撑着头,声问道。
“嗯。”
“羽毛,你真的在乡下长大?”
“嗯。”
叶清娜眼露羡慕,“好妒忌。你什么都会,就是个天才。”
陈白羽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她会钢琴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妈妈,一个愿意付出所有来满足她要求、渴望的阿妈。
人生重来,她已经明白生活的艰难,明白父母赚钱的艰辛。
曾经引以为傲的西,现在看来不过是她自私自利的证据而已。
上辈子的她从来没想过习钢琴有什么不好,她喜欢,她有天分,还能修身养性,养气质,但她忽略了爸妈赚钱的艰难。
想起上辈子的爸妈。
想到现在在莞辛苦打工的爸妈。
陈白羽眼眶湿润,赶紧闭上眼睛,假装入睡。
如陈白羽所料,班主任听陈白羽会钢琴,并且想要在元旦晚会上弹钢琴的时候也惊讶了一把。
班主任是知道陈白羽只读了两年就跳级上来的,但陈白羽目前的成绩也虽然不错,但并不是年级第一,甚至年级前三都进不了。
班主任也知道,初中高中之后,很多女生的成绩都不理想,主要是理科的成绩跟不上。陈白羽的科成绩很好,特别作,简直就是范的标准。但无奈理科拉分,想要再跳级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但没想到,陈白羽居然还会有惊喜,钢琴啊。
这也算特长,高考也是能加分的。
班主任带着陈白羽到琴室去,听她弹了一首,确认她是真的会,才同意她报名参加校的元旦晚会节目表演。
“陈白羽真没想到啊。你这是跟谁的?”班主任是77年高考恢复后考上大的,刚开始的那几年,大还没有音乐这种不实用的课程。
所以,他还是第一次看人弹钢琴,还是如此的近距离。
如果不是因为陈白羽还是一个生,班主任真的想请陈白羽教他女儿弹钢琴,真的太漂亮了。女孩就应该是这样的。
也不知道陈白羽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把女儿教得这么好。
“跟陈晓茹老师的。”陈白羽想了想,陈晓茹老师现在应该还在省师范大没有毕业吧。
上辈子,她初中的时候,陈晓茹老师刚毕业不久,被分配到县一中,然后在校附近开了一家钢琴培训班。
陈白羽是她第一批生,也是唯一坚持下来的生。
“打算在元旦晚会弹什么曲子?你刚刚弹的是?”
“刚刚弹的是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至于元旦弹什么?我还没有决定。”陈白羽也有些为难。
《致爱丽丝》?
还是《少女的祈祷》?
或者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流行曲的话,知道的人更多,同们更熟悉。但,肯定不如前两者合适,悦耳,好听。
最后,陈白羽选择了《少女的祈祷》报名。初一一班报名的还有舞蹈《南泥湾》。杨静和班干部们商量后,还是选择了《南泥湾》。
一是因为《南泥湾》这首歌有社会时代意义,二是因为它的歌词比较有画面感,编舞的难度相对会一些,三是这首歌磅礴大气,能让更多的同参与进来。
班主任对杨静的选曲很满意,当着班的同表扬了她。
杨静臭着一张脸,讨厌的瞪了陈白羽一眼,‘讨厌鬼。
大部分同都知道,《南泥湾》是陈白羽提议的,杨静根就高兴不起来。
确定了节目,然后就是编舞,排练。
班同,齐心协力,利用所有能利用的空闲时间来排舞,练习。
陈白羽不是第一次看人编排舞蹈。
上辈子的她也是参加过好几次元旦或国庆的艺晚会表演的。同们也是这样,围在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个动作好,他觉得这个动作合适。
电视上看到的动作,能用的都用上。
动作好看了就不需要在意是否符合意境。
“不需要道具吗?我觉得拿扇子不错。”
“我觉得应该拿个帽子。帽子更符合《南泥湾》的意境和神。或者菜篮子也不错。”
“你怎么不拿锄头?”
陈白羽坐在旁边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言的讨论开来。陈白羽回忆一下,想不起来上辈子看到的《南泥湾》广场舞拿的是扇子还是帽子或者菜篮子了?
讨论了很久,争论不下来。
杨静看向陈白羽。
陈白羽真不明白,这有什么好争论的?
“都用不就好了?一部分人用扇子,一部分人用帽子,一部分人用菜篮子。如果你们想要买扇子或者帽子或者菜篮子都可以找我,优惠价。”
陈白羽笑眯眯的看着杨静。
节目的费用由班会费出,所以不必担心费用问题。
一开就收了每人五元的班会费。目前好像还没有过什么大支出呢。
杨静嘴角抽抽,“好。”
陈白羽看了一会,觉得无聊了,干脆就走到公厕旁边的杜鹃花架下发呆。没想到,会遇到陈维聪。
陈维聪正坐在花架下,目光无神的看着远,看到陈白羽的时候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陈白羽抿抿嘴,没有理会,在另一个向坐下。
同一个花架,两个人互不干扰。
你看杜鹃花,我看天。
一天,两天,三天
陈白羽最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陈维聪,他的心情似乎不太好,眉宇间多了些以前没有的阴郁。最近初中部的同们都在讨论陈维聪家里的事情,好像他爸爸还没有放弃逼他去京都。
听他爸爸再婚后没有孩子,不是不想要,而是生不出。据八卦传言,他爸爸之所以生不出,是因为在逼着他妈妈离婚的时候,被他妈妈摆了一道。
据,在闹得最凶的时候,他妈妈给他爸爸下药迷晕,然后给他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