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归家(第2/2页)侯门鬼妻:活色生香

灭齐一战中三次舍命救陛下与危险之中,一个忠勇侯又算得了什么?”

    秋静玥和夜皎月听到这话,齐齐的看向垂头不语的秋静凉,嘴上不敢,可心中却一直暗骂他不要命。

    袁贺青笑着,接着道:“光在前线拼杀,没有军需支持,军队早晚都会出事。巴州一事,若不是郡主先行探明了真相,再由御史大人及时赶到,将各种军需都严格排查,保证了前线将士的性命,那不别的,就最后攻打邺城之时,陛下用的火攻术,若是军需一直那般,别伤敌,自己人就先烧死了!此次能顺利灭齐,君主与御史大人这也是大大的功绩啊!”

    “至于云鹤侯,他培养出这样好的两个儿子,自己身又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操心了大半辈子,给个一等侯位不也是理所应当么!”

    秋静玥看了一眼秋静凉,恭敬的道:“袁大人,您话的句句在理,可我就是觉得,我们都还年轻,担不起如此名位。这次我想去求陛下,收回成命,实在不成,就将父亲的爵位留着,我们的封赏,还是算了吧。”

    秋静凉也点头道:“我冲锋在前,将士们又哪个不是呢!何况护驾救主,那是我就应该做的,万万受不起这些。”

    夜皎月一听他们二人都这样,也忙开口道:“我也…”

    袁贺青直接一撩浮尘,笑着摇头打断了她的话。“这些话到此为止,莫让陛下听了去。陛下正欢喜着,等着你们高兴地去谢恩呢,你们进去就是三盆凉水,那不是故意惹陛下不高兴么!你们若是信老奴的,就不要推辞,好好谢了恩也就是了。”

    三人一听他的话,纷纷面面相觑。袁贺青是宫中的老人,又不像姜恩硕只知道敛财拢权,只老老实实的伺候皇帝,而且自上次巴州一事之后,他们便知道他也算是墨竹君的人,更是对他的话只有相信的份儿了。

    三人进入勤政殿,皇帝已经早早的等在那里。他的眼睛一直瞪着自门口进来的夜皎月,神情严肃,眉头更是紧紧地蹙着。

    宇邕看着走进自己的夜皎月,恭恭敬敬的跟在秋静玥的身后侧,乖巧安静。一双灵动的眼因低头而被遮挡了大半,一张脸变化不大,就好似这些日子过去,一点都没有长大一样,依旧是个少女的模样,只是那发髻

    三人进入殿中恭恭敬敬的施了礼,宇邕便让他们起了身。

    “众卿这些日子辛苦了,对寡人的封赏,可还满意?”宇邕淡淡着,知道众人都不敢轻易抬头,便毫不忌讳的盯着夜皎月微垂的脸。

    秋静玥恭敬的道:“陛下厚赏,臣等不胜惶恐。”

    宇邕轻笑一声道:“以后好好为国为民就是了,现在没了武相,寡人想让静凉来做,可他却相位一人足矣,他年纪尚轻,担不起如此重任,这一下让寡人有些没了主意。”

    秋静玥抿了抿唇,“陛下正值壮年,人才慢慢选拔就是,不必急于一时。”

    宇邕点头道:“军需一案,寡人命你必须将幕后所有人都揪出来,寡人要重罚!寡人一心统一天下,身后军需出现这样的纰漏,真是该死!”

    “微臣一定竭尽所能。”秋静玥连忙表忠心。

    宇邕的眼睛就没移开过,盯着夜皎月道:“一路劳顿,你们都辛苦了。静凉回来也没几天,云鹤侯今日一定是要设家宴好好高兴一下的,寡人也不变多留你们,都先回去吧。”

    众人谢了恩,刚想离去之时,宇邕突然道:“郡主留下,寡人问你几句话。”

    秋静玥心中不解,却不敢违背圣命只得退出殿外,与秋静凉一起在殿外等候。

    夜皎月也是手足无措,皇帝干嘛单独留下自己?要问什么?

    宇邕盯着她半晌,似乎是叹了口气,轻声道:“郡主依旧心系静玥一人?”

    夜皎月微楞,却认真的点了点头,缓缓道:“不瞒陛下,皎月…就是为了他,才弥留在这世间的。”

    弥留?宇邕没听懂,却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出的难过。“别人…就不可能么?”

    夜皎月抿抿唇,继续道:“是,皎月与他…是机缘,也是执念。”

    宇邕眯上眼,轻轻地叹了口气,半晌,才笑道:“好,那寡人就赐你一道圣旨。”

    罢,他展开面前的宣纸,挥毫泼墨的写了一会儿,便放下笔,端详了一番,道:“寡人就为你们赐婚,也算是言出必行。只不过,御史大夫之后便又多了一个郡马的称号了,听着怪怪的,哈哈!”

    夜皎月下意识的抬起头,呆呆的看着坐上的君王,半晌才回过神来,跪地道:“谢主隆恩!”

    宇邕看着她的头顶,心中复杂。可他心里明白,这个灵动的女子,是不可能属于自己的。“寡人,便随了你的执念,你可开心?”

    夜皎月重重点头,声音都有些哽咽的颤抖。“开心!谢陛下,谢陛下!”

    宇邕牵了牵唇角,摆出一个圣明君主的样子,大声道:“那还不接旨?”

    夜皎月连忙起身,恭恭敬敬的上前接下圣旨。

    “回去传寡人口谕,快好,让云鹤侯赶紧将儿子嫁给郡主。”宇邕一甩广袖,豪气的道。

    嫁给…我?夜皎月高举圣旨的手禁不住一抖,下意识地想象秋静玥凤冠霞帔的样子,忍不住笑声笑了起来。

    这么高兴么?宇邕看着虽然垂头,肩膀却因笑而不住抖动的人儿,心中一片柔软。罢了,她想这样,便这样吧,毕竟,后宫这样的牢笼,并不适合她。他禁不住想起那日在禅山寺,夜皎月银铃一样的笑声和额间金色的花钿。罢了,就让那一刻,永远留在自己的心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