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新私塾(第1/1页)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周氏探究的看向郑旭。
榆林县离泰来县不近,一来就需要四五天的路程,带着孩子走的更慢。
这个时候郑旭把人带来,她不禁产生怀疑。
这是老郑家让郑悦受了委屈,还是郑旭有了其他想法,想通过孩子与宋惠英修复感情。
“到底是咋回事,你给我老实?”周氏疾言厉色的看向郑旭。
“我……”郑旭没等话,郑悦仰头拽了拽周氏的手,“姥!不关爹的事,是悦儿想娘了,缠着爹让她把我送过来。”
听到郑悦的辞,周氏的神色缓了缓,半信半疑的道,“是悦儿的这样吗?”
“是!”郑旭点头。
“悦儿哭着吵着要见惠英,我没办法,只好把她送过来,让她在这待两个月,我再过来把她接回去。”
“算你有点良心。”周氏剜了一眼。
转头慈爱的摸了摸郑悦的脑袋,“悦儿以后就在姥家住,姥这边什么都有,有吃的,有玩的。”
“等改天,让四郎带你去游乐场玩,那老郑家有啥好的,咱不回去了。”
郑悦没答话,不过咯咯笑了起来,一脸天真道,“姥!什么是游乐场?”
“游乐场就是给你们孩子玩的地,是你苑儿姐姐开的。”
“等改天,姥让她带你们去玩个够。”
“咱家还有茶楼,专门给你们孩儿讲故事。”
“还有烤鸭店,有成衣铺,给你做美美的衣裳。”
“还有宋记百货市场,里面卖啥的都有,悦儿喜欢尽管挑,姥给你出银子。”周氏和蔼的着。
郑悦眨了眨眼仰头道,“姥!我想要一朵绒花,粉色的,行吗?”
“行啊!那咋不行啊!”
“别那绒花,就是那金耳钉,金手镯,姥都给你买。”
“把我们悦儿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那可不行!”宋惠英接话。
“那金首饰太贵了,悦儿才几岁哪能带这些,过福了。”
“过啥福,过福。”周氏嗔怪。
“悦儿现在可是县丞的外孙女,带点金银首饰咋的!”
“哪个大户人家的姐,身上没几件首饰,咱家悦儿头上光秃秃的,那才不对劲呢。”
听到此处郑旭猛然站了起来,他竟然忘了一件事。
于是拱手道,“恭喜岳母,岳父高升婿未曾前来……”
话没完,周氏冷声打断,“喊谁岳母呢!我可没你着女婿!”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我们家惠英如今是县丞家姐,可不是某些阿猫阿狗能攀得上的,有些人就是想反悔也晚了!”周氏甩了甩袖子。
郑旭尴尬的站在原地,嘴巴张张合合,终是出一句,“旭恭喜老夫人!”
“哼!”周氏鼻子哼了哼,不在搭理郑旭,而是看向郑悦。
和颜悦色的道,“悦儿中午想吃点啥,姥让人给你做。”
“咱家啥都有,可不像某些门户扣扣搜搜的。”周氏着撇了郑旭一眼。
“瞧瞧,我们悦儿都瘦了,也不知道被没被苛待!”
“没有!”郑悦勾了勾周氏的手指。
“姥!奶和爹没亏待我,他们对我挺好的,就是……”
郑悦眼里呈现出片刻的不开心,身边的宋惠英瞬间感觉到,“就是啥?”
“就是……”郑悦摇了摇头,“也没啥,就是家里都顾着姑,奶也很少带我玩了。”
郑悦年纪虽,可家里的气氛,孩子却感受的最真切。
她奶如今对她,没有她姑姑来的重要。
他奶可能,不喜欢她了……
周氏连忙把郑悦揽在怀里,“姥疼你!姥在乎你!”
“以后就在姥家,咱不走了。”
完,周氏看向郑旭,“我们悦儿有人疼,不差你和那老婆子。”
“你们管好肚子里的孽种就行了,以后别来我老宋家碍眼。”
此言一出,郑旭尴尬了。
…………
没到晌午,郑旭就被周氏不奈烦的打发走,理由就是他们宋家不留姓郑的吃饭。
郑旭无奈,只能抽身离去,郑悦被留了下来。
三天后,二郎的跑商队伍再次出发,趁着天好去辽府进货,总比大冬天的遭罪强。
而这个时候,宋家私塾也正式建成。
陆县令,岳霖先生以及县里大大的官员,土豪乡绅,都来参加了私塾的开业庆典。
宋老爷子当众宣布,“凡是宋氏家族的族人,以及宋家村的村民,都可以免费到私塾启蒙。”
“其他乡镇蒙童前来启蒙,每人一年只收五百,科举子每年一人一两银子。”
“另外,所有宋记私塾就读的子,在宋家吃铺吃饭,都可以得到优惠。”
“那面……”宋老爷子伸手一指,“是我们宋家的客运站,上下都可以坐马车往返,一次只需一钱。”
“若是嫌不便的,我们宋记私塾还提供宿舍,宿舍的费用是……”
宋老爷子接着道,“此外,宋家私塾不止给蒙童启蒙,不止教子科考,还特此设立技术班。”
“所有子自觉科举无望,可以来技术班打算盘,将来做帐房。”
“木匠手艺,将来做木匠,医术,将来去医馆做个徒,以后做坐堂郎中。”
“总之,宋记私塾欢迎所有书生前来就读。”
宋老爷子的话音落下,响起一阵阵掌声,其中以宋家村民最为激动。
此前,他们把孩子送去宋诚忠开的私塾内,一年还需要五百,如今,他们连着五百也能省下。
“宋家果然仁义!”宋家村民纷纷举起大拇指,对宋老爷子歌功颂德。
宋家的崛起,让他们宋家村民占尽便宜,他们怎么会不心喜。
宋老爷子微微一笑,目光转向陆县令,“请县令大人,为我们青石镇的百姓,讲几句话。”
“好!”陆县令道,“宋记私塾的出现,是我青石镇百姓的福分,是我榆林县子的福分。”
“对我们榆林县的教化,添砖加瓦……”
陆县令一番慷慨激昂,总结引导性的话讲完,又引起了一连串的掌声。
至此,宋家私塾正式对外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