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是何道理(第1/1页)啼血凤凰:重生王妃爱玩火
() “我要见我——爹——娘!” “真是好笑!你娘不就在这里,你爹在哪里……怎么问到我这里来了?呵呵呵……难不成……” “秦欢,你住口!”藤娘气的声音都带了颤抖。 “藤娘,”骞绯月轻轻拍了拍她抱着自己的手,示意她别生气。“我们去大门!我看看,到底是谁要拦我!” 欢娘感觉到一股无形的风暴在她的周围凝聚,她刚要开口,被骞绯月锐利的眼神一扫,话就噎在了喉咙口发不出来。 “藤娘,我们走!” “是!” 欢娘看着他们往正门向走去,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关门!”门一关上,她就迈开了腿快速往里跑。 “青嬷嬷,青嬷嬷!”欢娘气喘吁吁跑到后院,扯着嗓子在外面喊着。 “大呼叫什么?”青嬷嬷打开门斥责了一声,“惊了夫人和孩子,你担当得起么!” “是是是,奴婢知错。只是,”她上前一步低声道,“他们去正门了!” “嗯?”青嬷嬷眼神一闪,“先去盯着!”她吩咐了一句,转身进了屋子。 “青娘!”上官蓝灵站起身担忧地唤了一声。 “夫人,您慢些,别磕着孩子!”青嬷嬷赶紧快步扶住她。 上官蓝灵此时哪还有心思,她抓着青嬷嬷的手紧张问道:“青娘,月儿,月儿她……她还好吗?” “夫人……”青嬷嬷看着她的样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口气,“外面的是藤娘的女儿,二丫!” “青娘……”上官蓝灵都要哭出来了,“可是,可是,能不能让我见她一面?” 青嬷嬷咬牙道:“夫人,您想好了,今日若是她进了府,恐怕明日老爷就会收到退婚的旨意了。” “这……”上官蓝灵明显退缩了一下。她想起自己的枕边人每晚都是假装睡着,在自己假装睡着后,又起身站在窗口望天就是一夜。她的胸口就像被绳子勒住了一样,闷得喘不过气。 “夫人,奴婢已经命人在京郊找好了院子,咱们找个由头打发了藤娘,让她陪着二丫好好过剩下的日子就好。” “可以吗?”上官蓝灵抬起头问到,“不会被发现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青嬷嬷拍拍她的手:“不会的,藤娘家的二丫很快就会被牙婆子带走,她会把她当做女儿般对待的。” “可是……”上官蓝灵想起那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心里就一阵揪痛。 “夫人!等事情落实了,骞府的地位稳了,咱们再把大姐找回来。到时候时间过去久了,贼人的事情淡了,咱们再把大姐接回来,好好补偿!” “青娘,”上官蓝灵已经动摇了,“那,她会不会恨我?以后会不会不认我?” “夫人,姐还,长大了就忘记了。我会交代藤娘,不要乱话。” “那……你一定要多给她些银子,别苛待了月儿!”上官蓝灵已经下了决定。 “夫人放心!”青嬷嬷心里松了口气,这件事没有夫人配合是决计不行的,皇家又哪有这么好骗。 “夫人,那您现在跟奴婢出去,这戏咱们可得做足了,不然可不好糊弄。”青嬷嬷轻声着。 上官蓝灵有了一瞬退缩,挣扎了好久终于是点点头:“好!” 藤娘抱着骞绯月走在千默,顺叔和千默跟在后面,气氛很是凝重。 “藤娘,我真应该洗漱下再来!在山里呆了一个月,怕是丑死了。”骞绯月笑着到,试图缓解下大家沉重的心情。 只是藤娘和顺叔都笑不出来。顺叔是想不通到底怎么了,藤娘却是有了一个念头,一个让她不敢相信的可能。 “姐……”藤娘有些不忍地开口,她突然有种很强烈的感觉,所以她必须先告诉她,“奴婢忘记跟您了,夫人,夫人已经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而且,府里都在传,这胎也是女孩……” “真的?我要有妹妹了?”骞绯月还没反应过来藤娘话里的意思。也难怪她,就是现代的灵魂,虽然有了三年古代的思想灌输,但是到底跟藤娘他们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 “不是的,姐……” 就在藤娘想要进一步解释的时候,正门口到了。 骞绯月看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大门,不由有些愣神。三年多了,这还是她第二次看到自己家的家门,起来还真是有些讽刺。 “顺叔,帮忙去敲门。”骞绯月开口了,藤娘也不再话。毕竟那也只是她的猜测,主子的事,她还是少吧。 顺叔刚走上台阶,正门就被打开了。徐徐展开的门缝里,一个让骞绯月念了一个多月的身影慢慢出现在了她的视线中。 骞绯月感觉自己的鼻子一阵阵酸涩,她终于又见到她娘了,她不是没有人疼的孩子。前世的几年和今生的一个多月,几次生死之间,那埋在心底的委屈和对娘的渴望让她呜咽出声。 “呜——”哭着哭着,她发现委屈一阵阵涌上来,怎么都止不住了。她不由抛弃了所有的理智,就像一个真的只有三岁的孩子见到许久不见的娘亲一样,“哇”得一声大哭起来。 “娘……”骞绯月想要挣扎着下来,却被藤娘抱紧了动弹不得。她只好伸出了手臂,朝着上官蓝灵的向,大哭着喊着,“娘!” “月……” “夫人!”青嬷嬷看到上官蓝灵差点失控,忙扶住了她,“夫人!”第二声呼喊她加重了语气。 上官蓝灵转过头,对上了青嬷嬷意味深长的目光。她的眼中有些泪光在闪动,她的嘴张了张,似乎想什么。 青嬷嬷也有些不忍,但是她的余光看到了骞府周围已经有些人被骞绯月的哭声吸引过来,有些人已经在偷偷指指点点了。她皱了皱眉,扶着骞夫人的手稍稍用力。 她转头对着门外喝道:“紫藤,你身为骞府奶娘,夫人允你带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回府住,已是格外开恩。如今你竟然还带着这么大的儿子女儿来府外喧哗,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