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章 成长代价(感谢大家的书单和点评)(第1/1页)凰盟

    ()    (昨天的一章,今天有大的修改,昨天晚上看了,可以重新下载一下,不好意思,因为这块逻辑比较复杂,偶偶要好好整理一下,这一章还在修改,明天看吧,思路比较卡。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殿中,芈凰弯腰欲拿起案上的朱笔,成嘉已经快速地将他的笔递了过去。    芈凰颔首接过,拿起笔,饱蘸黑色墨汁,走向堪舆图旁的一块空置的竹板前,快速地画了一个圆,用笔分成了四份,然后命司琴将不同的军旗,按她标示着“芈室”,“若敖氏”,“孙侯”,“其余”的四大分区,分别将九尾黑凤旗,五尾金凤旗,铁戟旗,粘在前三块之上,最后一块则没有。    她指着分成四块的饼状图道,“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没有身在军队中,可能没有发现。    我大楚建国三百年,能真正在楚国内称的上拥兵上十万,兵多将广的军队,一只幡号就是若敖六部,另一只幡号就是我外祖父孙侯手中的铁卫军,然后就是王室分散在各地的驻军,五城兵马司,以及长年守卫禁宫的禁军,还有就是你们各大氏家的私人部曲零零总总加起来有十万之众,这就是我大楚对外的所有军事力量。”    “但是。”    话锋一转,她在这个饼状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大声道:“这些都是过去式!”    “自成王战败于晋国之后,这十九年,我父王多年来虽有雄心壮志,却抱恙在身,我楚国发生了多起对外战争。你们身在朝中可曾注意到一点?    这期间每一场战争,包括打了三年的楚庸大战,甚至此次对晋之战,若敖氏都未曾倾巢而出,至多时只出动了三分之一的军队,其余是由我外祖父,我父王,国内其他氏族组成的联合军队。    他们明明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却宁愿看着庸国的战火洗礼我楚国西北境三年,却一直保存实力,从未大规模参与作战,或者大胆地猜测他们以此变相地消耗着国内的其他有生军队的战斗力,最后才以秦巴联军的力量击毁庸军。”    “所以现在国内的军队实力,你们看到的这个圆。”    芈凰抬起手中的笔,成嘉已经端着朱砂油墨,递到她的面前,她抬笔一蘸,又一划,将其一分为二,左右标了一个四和六,“他们应该占了四成以上,而其余军队总和不过六成。”    芈凰的话落。    众人都是一惊。    这个数字他们从来没有统计过。    “这些会不会仅是太女的猜测?……”    有人怀疑道,毕竟每一场战争,若敖氏都参与了。    成嘉站在这饼状图前,剑眉微挑,看着发言之人扬声反驳道,“可是你们不要忘记了每次对外战争的组织者都是执掌军政大权的令尹大人和司马大人牵头,各家响应号召。若是细思回忆起来,每次大战,若敖氏都会以国内安定为由,留下大部分军队固守国内。”    成大心恍然大悟。    眉头却不禁深锁,沉声道,“我记起父亲在世时曾过若敖氏一直在想设法削弱我等氏族势力,当时我想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削弱的,只当他们的族人占尽了楚国上上下下大的官职之便。    可是今日看到这张此消彼张的军事势利扩张图,我才明白。    此等不声不响,历经十数年间,不断削弱国内其余势力的手段,真是惊为天人。    只是这一切究竟是出自令尹之手,还是驸马之手,还是若敖氏历代先祖早就制定下来这条可怕的分楚之计,蓄谋已久?”    此言一出,在的凰羽卫的将领却默然了。    三年楚庸大战,打的有多艰辛。    死了有多少人,甚至粮草断绝无以为继。    他们比谁都清楚。    可是如今真相比战场上的生死搏杀还要残酷。    养由基捏紧了拳头,“咯吱”作响,依然温声问道,“太女,这些是驸马的手段吗?”    论心智,楚国之内,无人能出其右。    芈凰面色深深,摇头肯定地回道,“驸马仅有二十二岁,从年龄上,这样的手段不可能出自驸马之手。”此话时,她手中的笔尖落下一大滴墨汁,滴落袖摆,晕染了一整片衣袖她都未曾注意。    成嘉悄然抽出她手中的笔,提醒道,“太女,袖子脏了。”    “谢谢。”    芈凰微微吸气。    她不确定这样的手段若敖子琰在其参政或者成年后有没有起用,但是她一定要找机会确定,否则她日夜不能安寝。    因为潘崇曾对她起过令尹子般以晋国等北联军长期牵制她外祖父手中的铁卫军,那么同样的,他们会不会使用同样的式消耗国内的其他军队,在无形中减除其他氏族甚至王室的军事力量?    自从她嫁给若敖子琰,一步步了解若敖氏的真实实力后,她可以确信他们完有这样一手遮天的能力,在她父王甚至她也不曾察觉的前提下做下这一切。    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当年庸国打到楚国国内,眼见战火肆虐,若敖氏不派若敖子琰,若敖椒这样优秀的子弟亲上战场?    反而任庸军耗时三年,消耗着国内的各种战争人口资源。    最后才提出向秦巴联兵解围?    一个大胆而可怕的猜测在她心中隐隐而生,究竟是为了一族长盛不衰还是什么?    背后的意图。    让人无法心安。    想到因为若敖都尉死去的里子,阿信按在剑柄上的大手剧烈震动着,泣声大喊道,“太女,阿信愚钝,若敖氏此举所图为何?……我们在前线拼杀,他们在后谋夺我们的性命和我们要保卫的家国?……”    “我们拼尽性命就是为了保他一家一族,长盛不衰?”    “恕阿信不愿为他们舍命!”    阿信的这一声,道出了在场所有的凰羽卫的将领的心声,话落,阿信解剑交出凰羽卫的令符,跪在地上,双手呈上。    养由基和司剑双双上前,大手左右按在他的肩头,对他大喝道,“阿信,若敖氏之事与殿下无关!”    “就连大王都不一定能知道这些,何况是身处楚庸战场的我们?”    周造的将领都齐齐看向堪舆图前的女子。    他们的殿下。    等着她一个答案。    四下里的声音在耳边嗡嗡直响,目光交织成,芈凰双手交叠在前,紧紧相扣。    她也不愿意揭开这个真相,可是成嘉要她回答,绝不逃避的回答,所以她做好了被众将士指责的准备,是她在没有彻底了解若敖氏之时,将他们引向了一个错误的深渊,现在她想后退,可是命运不容她选择,只能向前。    成嘉修长的身影举步上前,站到女子的身前,挡住了所有人指责的目光,对地上跪着的阿信道,“太女自然也不愿意,不然她不会当着我们这么多的人面,亲自揭开这个真相,于她而言,这个真相,更加惨忍……毕竟若敖氏于她是亲人一般的存在。”    芈凰闻声,有一丝恍惚。    她不清此时是什么感受,但是她拉了拉成嘉的袖子,示意他让她自己来,“成嘉,不用了……是我错了。”    “身为凰羽卫的主将,我有责任为他们分辨一切,可是面对朝堂上的争斗,阴谋,诡计,年轻的我还不懂那些复杂的政治,还不懂那些蓬勃的野心,只是天真地选择了强大的靠山作为依附,让我们所有人渐渐陷入不可知的权力漩涡的争斗之中,无法退后。”    所有的天真,在一日之间远去。    所有的成长,在一日之间完成。    这一切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    会议结束后,芈凰一个人独自留在大殿之中,看着正殿之上,高高供奉着的黄金剑盒,“啪嗒”一声轻轻打开,如玉的手轻轻划过纯钢打造的太阿王剑的剑身,一丝寒光流泄而出,然后一把抽出王剑,目光落在那锋利的剑刃之上。    抽剑断火。    殿中的落地长烛一时间部无声熄灭。    突然身后“吱嘎”一声,门声响起,有人背着银色的雨光缓缓走了进来。    芈凰握着剑,回头看向来人,道,“你怎么又回来了,不是有事情要交待陈晃他们吗?”    “已经交待了。”    成嘉看向她手里的剑,不经意间想起去年在书房中,若敖子琰对她的话,“你想做什么?”    芈凰清声道,“你今天的对,国家和个人之间,我有义务做个选择。”    “你现在想杀了椒?”    “嗯。”    “他的武功太高,除了司剑,很难有人能近他的身,他的身边也必然不会只有一个人。”    芈凰分析着几次若敖子琰,司剑与椒交手的情况来看。    “与其担心椒作乱,不如担心令尹大人的安危。”    “令尹?”    “嗯。”    成嘉点头。    “椒要乱,要反,第一个必会反了令尹大人,因为他与令尹还有子琰之间有嫌隙,太女应该知道。”成嘉提醒道,若敖椒几次与若敖子琰之间互伐,他们兄弟二人之间已是生死之仇,无从化解。    恍惚间,芈凰忆起前世久远而模糊的记忆,当时她确实有耳闻过令尹之死,只是那是发生在什么时候?    她用力地回忆着,可是良久,握在手中的剑“哐当”一声跌落地上。    宫中当时好像都是她父王杀的?    她父王为什么要杀令尹?    成嘉眼见芈凰脸色突变,扶着她道,“太女,你怎么了?”    “我父王是不是要杀令尹?”    芈凰看着他突然反问道。    “你怎么知道?”    成嘉微惊,他是根据后世历史得知,那芈凰是怎么推测出来的?    “我推测的。”    芈凰目光深深,“但是我们要想设法,阻止此事,令尹一死,若敖氏必乱,楚国必乱。”    虽然她不知道前世若敖氏乱了没有,但是现在若敖子琰领军在外,若是她的父王杀了令尹,无异于把若敖子琰逼反,楚国必乱。    成嘉点头,“所以当误之急,要确保令尹大人的安危,虽然若敖氏的存在影响了整个楚国,但是若敖氏不能在此时晋国大战没有结束前,乱了起来,否则内忧外患,周边各大诸侯必然虎视耽耽,趁虚而入。”    “关于令尹之事,待会我就会出宫去见令尹,你不要担心。”    眼见她面色还不是大好,成嘉看着湿滑的路面道,“外面下着大雨,我先送你回去。”    芈凰摇头,“不,我还要去确认一件事情。”    “何事?”    “公子职的真假。”    话落,她看向身后的司琴,“秦虹,你这边联系了吗?”    司琴点头,“我已经联系了,她没有,她要见了太女才肯。”    “这么隐秘?”    “她肯定是有很重大的秘密。”司琴才微微凝眉回道。    “不用问了,这孩子肯定有问题,在芈昭和她一起出宫时,秦虹就过芈昭怀有身孕,如今她的孩子去了哪里?”芈凰摇头,这也是她并不在意公子职的真实原因。    一个假的子嗣,她想要揭穿。    实在太过容易。    司琴点头,“仙师早就批命,大王一生无子,王妃不可能这么巧生出公子来,而且如今死无对证,吴王妃及身边所有今夜接生的人都死了,更是蹊跷。”    “死了,答案不言而喻;如果还有活着的,总能知道真相。”    芈凰目光一沉道。    正子命人准备了华盖伞,华盖之下可容三四人无误,有宫人撑着华盖,快速地盖过她们的头顶。    成嘉闻言看了一眼身旁的女子,心地抓住她的手臂衣袖将她扶下台阶,“这些琐事不要想了,走吧,注意脚下。”    芈凰扭头看了一眼成嘉,不知道为何看着华盖伞下比她还要心翼翼的成嘉,心里生出一丝异样,却还是紧紧扶住他搀扶的手臂,与他并肩走在伞下,出声笑道,“放心,我不会像吴王妃那样,一跤摔没了性命。”    “关键时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成嘉严肃道。    隔绝了雨帘的伞下,空间不大。    大雨之中,二人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