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赶超的机会(第2/2页)工业为王
的带宽。
通过一点点的投资IP 基础设施逐渐在专有数据网络周边出现。
用IP取代专有服务的需求出现,经常是一个用户要求。
IP替代品过程遍布整个因特网,这使IP替代品比最初的专有网络更加有价值(由于网络效应)。
专有网络受到压制。许多用户开始维护使用IP替代品的复制品。
IP包的间接开销很小,少于百分之一,这样在成本上非常有竞争xìng。人们开发了一种能够将IP带到专有网络上的大部分用户的不昂贵的传输媒介。
大多数用户为了削减开销,专有网络被取消。
但是TCP/IP协议也不是说没有缺点,他又以下两大缺点:
第一,它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就不是很清楚。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来,TCP/IP恰恰没有很好地做到这点,就使得TCP/IP参考模型对于使用新的技术的指导意义是不够的。TCP/IP参考模型不适合于其他非TCP/IP协议簇。
第二,主机-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它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一个好的参考模型应该将它们区分开,而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这个TCP/IP协议开发到了哪里啊?它还有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周正明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有的,他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事实上,现有的TCP/IP的版本也不是很全。”付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目前有四个版本被开发出来——TCP v1、TCP v2,在1978年chūn天分成TCP v3和IP v3的版本,现在就是稳定的TCP/IP v4。
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_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
1981年Jon_Postel在RFC791中定义了IP,Ipv4可以运行在各种各样的底层网络上,比如端对端的串行数据链路,即PPP协议和SLIP协议,卫星链路等等。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是以太网。
传统的TCP/IP协议基于IPV4属于第二代互联网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IP地址在将来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将会枯竭。
另外,传统的TCP/IP协议基于电话宽带以及以太网的电器特xìng而制定的,其分包原则与检验占用了数据包很大的一部分比例造成了传输效率低,在将来,网络将会向着全光纤网络高速以太网方向发展,那时,TCP/IP协议将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
“太好了,看来我们国家还有赶超的机会!”周正明和高文新同时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