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第1/2页)妖妃魅惑:勾人魂魄

    慧妃说完,便懒懒地站了起来,并拒绝了宫女要给她重新上妆的要求,只坐着令她们给她整理了衣服头发,便随着小锦走出宫去。

    小锦领着慧妃,一路走到了后花园,此时天色已晚,这里出了守夜的零散宫人,见不到其他什么人。

    慧妃一行人装作散布闲走的模样,悠然地踱到了一处清雅的小亭,周围遍种鲜花,此时花开正好,是个好地。

    慧妃进前,果然看到等在已等在此处的陆婉。这里却是个好地方,四周没什么人且雅亭四空,正好可以让自己的宫女们看清亭子里发生什么事。

    “你们在这里等等吧,不要近前。”慧妃屏退众人,自己悠悠进了亭子。

    因为天色已晚,夜幕低垂,刚才慧妃并未看清陆婉的容颜,如今看着这年轻鲜活的生命,娇艳欲滴的面庞,突然有些后悔刚才拒绝了宫女上妆的请求。

    慧妃整肃面容,甩开自己的胡思乱想,如临大敌般地小心聆听陆婉说话,

    “慧妃姐姐,当真是打扰了。这个天儿还要你出来,你吃了吗?”

    陆婉一改常态,表现得颇为殷勤,只是那一脸假笑让慧妃感到不舒服,不想在这里与她过多纠缠,万一被文慧知道恐怕又得多问。

    “婉妃着宫女来请,想必不是找我闲话家常的。有什么事便快说吧,时候不早了,我得早早休息了。”慧妃冷冷打断,陆婉有些不满,堆满假笑的脸瞬间冷却下来。

    “那好,我不与你打什么机锋,也不想弯弯绕绕地说话。我便直说了吧,我邀你来此处,便是想说服你离开皇后,不要再助纣为虐,如何?”

    陆婉定定地盯住慧妃,对方却毫不胆怯地看了过去。

    “此话怎讲?皇后娘娘为六宫之主,若娘娘想让咱们帮着做些事,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这‘助纣为虐’之词可严重了些吧。”

    慧妃毫不松口,反而也咧起了一丝假笑,悠悠地坐到了亭子中央的石凳上。

    陆婉也随着坐下,对方既然已经坐下,说明她没想马上拒绝,而是决定继续下去。于是继续劝说道:

    “看来你还是不信我,既然如此我便再坦诚些。皇后如今神志不清,状似癫狂,早已失皇后的端庄大方。行事乖戾狠辣,惹其他姐妹及宫人厌恶,最重要的是陛下也甚为不喜。”

    “无论是后宫还是前朝,若是有一点敏感度的人,都能清楚查知皇后气数将近。你知道我向来与皇后不对付,我在这里不与你虚与委蛇。”

    “我自然也知道你与皇后一丘之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更何况守门之人?”

    “你若迟早醒悟,在事情还未爆发开来之前,迅速撇清与皇后的关系,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若是晚了些,谁知后果如何?姐姐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该如何自处。”

    陆婉说的话慧妃如何不明白,只是身在局中之人,如何能抽离现状,审视自身?

    所以当陆婉细细说开后,慧妃那张假笑的脸一点点僵住,知道事情之严重危急,可是她还能抽身吗?

    回想到文慧奉送给她的几个耳光,慧妃心中燃起一丝仇恨的火光,她哪里是守门人?分明只是一只狗啊!

    “婉妃所说,字字真诚不矫饰,我虽驽钝,又如何不知?此话我听进去了,我会想办法抽身,不再帮助于她。”

    陆婉听完此言,放松下来,微微点头后俩人便互相道别。随后亭后的浓密的,有半人高的矮树丛里走出一个身影,赫然竟是文慧。 秀美紧蹙,精致美丽的面庞透露出一股狠厉之气,文慧心中气愤难言,刚刚躲在亭后,竟然目睹一场可耻的背叛。

    她慧妃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她文慧的一条狗罢了,如今见她有些衰微,便急急找后路了?

    哼,她还安然无事呢,陆婉就敢这样策反她的人,若当真有所起伏,她们还不定怎样呢。

    慧妃倒先算了,不过是那起子“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的小人罢了,只是陆婉这个小蹄子倒是当真可恶,老虎不发威便当她是病猫不是?

    文慧决定要狠狠地给她个教训,让她再也爬不起来。

    陆婉最大的依仗,莫过于她的兄弟陆寻风,此人英武过人,且年轻气盛,有十足的用兵才华。

    而他常年在外征战,甚至时常驻守于边,对于这样的人,想必皇帝是十分忌惮的,就怕他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既然如此,便帮帮他如何?若是他谋反了,陆婉还不会被当成个破布袋子一般给扔出宫去?文慧想到这里心中松快许多,便细细绸缪计划。

    第二日。

    “红袖,你过来,我有事要吩咐你去办。”文慧见红袖正认真聆听,想到她是个好用的,心中也放心许多,便接着说道,

    “婉妃那个贱人,总妄想着我会跌落不起,做了她的春秋大梦!敢策反我的人,当真是活腻味了,不就是依仗着陆寻风嘛。”

    “你去想办法收买些宫人,给我在宫里散布陆寻风意图起兵造反的消息。对了,

    把事情做利落点,别落了证据。”

    文慧说完,红袖只觉一个头两个大,心中十分害怕,呆在当场。

    从前向来只是涉及到宫妃间的争斗,可是现在却暗自散布当朝重臣,手握兵权的武将谋反消息,事情若当真败露,不要说文慧皇后位置不保,像她这样的定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你莫不是也想找条后路?和你说句话而已,你愣在这里作甚!”文慧陡然提高了嗓门,把红袖吓了一跳。

    红袖只得赶紧应下,连说不敢,不过也是,她若是敢拒绝帮文慧做事,恐怕现在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还是先去做好了。

    只是这样似乎与饮鸩止渴没什么区别,唉……

    红袖离开后,文慧恨恨的。过了一会儿又招来一个心腹太监,告知他另一件更加棘手之事,且要出宫去办。

    没想到那个阉货竟然与红袖这个小蹄子一般的模样,满脸惊异害怕,看她的眼神倒像是看疯子一般,呵呵,罢了,让他们看看,谁才能笑到最后吧。

    文慧刚才吩咐人出宫,用重金找江湖杀手日夜交替地堵在由边关前来京城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在几处驿站之所。

    只要找到陆寻风那边派来京城送信之人,便暗中动手杀害,并让得手的杀手伪装成信使,携带着这边提前准备好的书信送往宫里。

    而这书信都会找到民间一位颇有书法造诣,能够随心所欲地模仿他人字迹的大家,威逼利诱地让他模仿陆寻风字迹,写上一些挑衅狂妄的谋逆之言,如此便让他百口莫辩了。

    而书信自然是找她安插在陆婉处的人,偷上一些沉箱已久的来往书信。

    这些事情做好,得花上些时日,待到宫外的事情成功,宫内想必也已是流言满天飞了。

    无论哪朝哪代的天子,最是忌讳有人要谋权夺位的,如此一来,到时候让陆寻风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

    到时候等他如烤火架,进退维谷之时,便是身边害怕牵连的其他兵士,也得撺掇着他造反啊。

    文慧等着事情发酵。

    ……

    “陛下,今日关于陆将军之事,流言纷纷。”

    “如今陆将军年轻气盛,手握重兵,且常年居于边关,若当真心中有些想法,后果不堪设想,陛下一定要提早做打算,不若先好言好语地将其召回?”

    又过了些时日,事情看上去确实如文慧所想一般进行着。关于陆寻风意图不轨的传言甚嚣尘上,纷纷扬扬。

    今日上朝,有好几位大臣提及此事,当然,其中也有文慧的安排。

    “不过是些流言而已,陆将军年轻有为,国之股肱。怎能凭借这些无端的风言风语就擅自召回,若陆将军误会,岂不伤了忠臣的心?”

    皇帝其实心中也十分担忧,对他来说,谋反是最最敏感之事,他又如何不担心,只是如今边关再起,正是用人之际,如果这时内部又出了事,岂不是让外面人看了笑话?

    而且如今陆寻风正领着大兵驻留边关,对方若当真有些想法,这样贸然召回,便是决定把事情摊开了,在这样一个关头,还是先按兵不动的好。

    “陛下,这是养虎为患啊,陛下一定要早作打算,千万不能心慈手软。臣等知道陛下仁善,可是于国大事,可要果断决绝才好。”

    另一位大臣上前,似乎是约好一般,那紧蹙的眉头,恳切的眼神,似乎是拳拳忠心,克昭日月。

    皇帝挥了挥手,便推说下朝。只留下一两个得用之人继续议事。

    “这几天派出去几拨使者,任其快马加鞭赶到边关之处,寻找陆寻风问话,可惜这些人竟然一人都未回来,你们有什么看法?”

    年轻的皇帝坐立不安,现在正不顾仪态地当着两位大臣的面在书房中踱来踱去,只觉十分烦躁,听闻边关战事又起,这正是用得着陆寻风的地方。

    可没想到又出了这么件事情,若是陆寻风伙同关外匪徒,里应外合谋夺他的江山,后果不堪设想啊!

    两人看出皇帝的急躁,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臣知晓陛下焦急,只是此事颇为蹊跷。”

    “陆将军驻守边关,离此地这么长的距离,但是臣听闻相关流言宫里宫外都传遍了,觉得十分不对劲。还请陛下细细思量。”

    皇帝听了此话,觉得有道理,遣去两人后又找来影卫。虽然心中不愿相信陆寻风造反,但还是派出影卫,令其外出打探关于陆寻风的一举一动。 皇宫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因此,陆寻风扬言造反被圣上查出,陆婉于御书房门口长跪求情的事情很快被传出去。

    自然也传到了在宫中有不少眼线的秦嘉勋耳朵里。

    听到这个消息,秦嘉勋可坐不住了。

    一向多虑的他不由自主地想:这个皇帝到底在搞些什么幺蛾子?陆寻风会造反?怎么可能?陆寻风的性格他是知道的,那么正直的一个臣子,怎么会造反?

    还是说,有人陷害?

    不对,陷害的话,不会用这种理由,臣子造反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这可不是说能造谣就能造谣的。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皇帝在忌惮自己以及寻风一党人,怕我们功高震主。所以从陆寻风下手,杀鸡儆猴?

    看来要进宫一次了,无论如何也要保下陆寻风。

    打死秦嘉勋也想不到,这一切都是文慧做的手脚,他实在没想到,一个女人也能搞这种事出来。

    在他眼里,女人多半是无能的,顶多成为男人们争名夺利的工具——就像紫瑾那样。

    但是现在他没有空多想,跑到书房里匆匆写了封奏折,就备了马车赶去皇宫。

    皇帝听闻秦嘉勋觐见,心里的火腾腾的,下不去。

    他是在心烦,就把秦嘉勋打发回去,让随身的太监把奏折接了过来送进御书房。秦嘉勋不得已只能打道回府。

    皇帝这边接过了奏折,一看,瞬间让他火冒三丈。他“啪”地甩手把奏折往书案上一扔,奏折碰倒了挂着根根鎏金毛笔的挂架,又带着旁边地砚台。

    一瞬间,整整齐齐的书案被弄得混乱不堪。

    文慧见状,调整了一下表情,做出一副忧心的样子:“皇上,您这是怎么了?”

    “哼,”皇帝冷哼一声,“朕真是有一群‘好’臣子啊。”负手而立,面色阴鹜——秦嘉勋都站在陆寻风这边,看来无论如何,陆寻风都要除掉了。

    文慧扭着腰走过去,捡起地上的奏折,粗略瞄了一眼,心里万分狂喜——这是除掉紫瑾的好机会!

    于是,她装作惊讶的样子尖着嗓子道:“什么?!秦嘉勋竟然敢说陆寻风没有造反?还来求情?他们这是在质疑皇上的判断吗!”

    随后,她略一停顿:“臣妾觉得,他们这可能是串通好的,一个造反,一个打掩护。而且皇上,皇贵妃和这两人关系不错,臣妾怀疑,贵妃也有参与。”

    皇帝被她这一喊,觉得很有可能,当即叫侍卫把紫瑾带到御书房。

    紫瑾初被带到御书房的时候是很懵的,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对着皇帝和文慧福了福身子,行了个礼:“不知皇上召臣妾有何用意?”

    “呵,”皇帝轻笑一声,开门见山:“陆寻风和秦嘉勋造反这件事,你知情吗?”一瞬间,御书房里面的空气都好像结了冰,气氛瞬间冷凝。

    什么!义父造反?这不可能!紫瑾心中打响警铃,迅速下跪:“臣妾不知。”

    “不知?他是你义父,你会不知?”皇帝显然不相信。

    紫瑾明白,这是有人想要害他们。现在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是陆寻风被查出造反,那她这后宫也不用待了,直接地牢。

    紫瑾的手在袍袖里紧紧握住,略一沉思,坚定了语气:

    “皇上,臣妾确实不知。而且,臣妾并不觉得义父会造反。您想,倘若他真的要造反的话,要在前些日子江南水患,皇宫一片混乱的时候就造反了。”

    紫瑾娓娓道来,语气满满都是认真。皇帝听了也陷入了沉思。

    紫瑾见状,接着道:“况且,陆大将军之前平定西北民乱的时候,曾拥有百万之兵,更是在平定民乱时得到了百姓的拥护爱戴。”

    “如果造反的话,那时候是最好的时机,为什么他们在那个时候不造反,偏偏在还了兵权,回了边疆的时候造反呢?”

    听了这段话,皇帝也相信了紫瑾的说辞。这的确不是造反的时机。所以说,陆寻风的那两封密信是怎么回事?

    皇帝把这个疑问埋在心底,挥了挥手,让两人下去。

    御书房门外,紫瑾呼了一口气——刚才真是太险了,一句话说不对,就该株连九族了。

    可是文慧却气的不轻:好好的计划全让紫瑾这个女人打乱了。现在皇上相信了紫瑾的说辞,必定也会重新彻查这件事。

    这一查就有可能暴露,所以她还得重新计划计划。真是的,这个女人早晚得除去,无论是为朝廷上自己家的势力发展还是为自己独霸后宫,这个女人都是个障碍。

    可是即使她再怎么气,现在也没办法。她一时憋不住气,开口讽刺道:“怎么,还在想办法救你那义父?”

    “和你无关。”紫瑾只是淡淡的撇了她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在她看来,现在和文慧这个家伙对话就是在浪费口水。

    “呵?和我无关?紫瑾,我告诉你,现在这后宫是我的天下。你是龙给我卧着,是虎给我盘着,没看见你那义父现在自身难保了吗?”

    文慧不屑地一笑,“现在我想弄死谁就弄死谁。你,自求多福吧。哈哈哈…”文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