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1/1页)妖妃魅惑:勾人魂魄
“娘娘!娘娘!”
正当紫瑾打算和陆婉一同前往延禧宫询问此时经过的时候,一直在门外等候的小锦突然跑了进来。
“不是让你在门外等候吗?”陆婉见到自己的丫鬟如此不知礼节,不禁斥责她。
“娘娘息怒……”小锦赶忙解释到,“外边……蓝皇贵妃来了。”
“什么?”紫瑾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说罢又看了一眼有些出神的陆婉。
“她到底在想什么?”陆婉越想越气,索性直接站起身子。
这时,文慧进来了,看样子身后的婢女们带了不少好东西过来。
“原来婉妃在这里啊,我正找你呢。”文慧很理所当然地就向陆婉靠了过来,陆婉当然不愿意,刻意往紫瑾身边挪了挪。
“那还真巧啊,不知蓝皇贵妃有何要事?”陆婉淡淡开口,眸子里满是生疏与防备。
陆婉说话的时候声音压的很低,从那抱有敌意的语气中,文慧自然明白陆婉什么意思。
“还在为那些首饰布料的事生气?”文慧饶有兴趣地说,“那件事都是误会,大家也都是自己人,何必相互刁难呢?”
“那得看是谁刁难谁了,有些人啊,就跟墙头草一样,风往哪吹它往哪倒。那脸啊,比变戏法换的都快。”
陆婉话里总是带刺儿,听得文慧心里一阵不爽,但她现在又不好发作,只得憋在心里,脸上带着不太友善的微笑道:“说归说,但是婉妃你要是真的这样认为,可就不留一点情面了。”
“闲话少说,我看你这次这次来带了不少东西,若是炫耀便请回吧。”
听到陆婉说这话,文慧的笑才勉强自然些,“本宫来的时候就说了,这一切都是个误会,这些东西就当作是本宫认错的赔礼吧。”
闻言,陆婉眼神一暗,并未答话。文慧也不恼,放下东西便径自离开。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眼下秦嘉勋到西方平定叛乱的消息迟迟未到,大家对此事都很上心,每天都等待着能有好的消息传来。
朝廷众人都知道西方民变形式十分浩大,身为一国之君,皇上自然要有所表示,派秦嘉勋前往平定已经是最合适的安排了。
皇上觉得要稳固西方边疆与国都的关系,他确实应该出兵平反,自然要先以谈和为主,能不动手就一定不要出兵。
其他各地的百姓生性粗犷,也并不畏惧于他,尤其是那些生长在边疆的牧民壮汉,一生重情重义,根本不会轻易被收买,就算拼个你死我活也很难归顺。
以他们的性格,仅凭蛮力鱼死网破也绝不会妥协,现在派秦嘉勋前往也不过是希望能用最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民乱的问题,尽可能少动用兵力,这一次就压下来。
皇上每日因为后宫的事情烦心,如今皇后又被打入了冷宫,西边民乱的事情也让皇上更加糟心。
到今天没有收到任何秦嘉勋从那边捎来的消息,连一点传言都没有听到,这让皇上越来越担心,他不知道他们在那边是否安全。
皇上立马派人从各路打探消息,将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了一遍,把沿线一路上的官兵都警惕起来,随时接应从西方回来的军队或使者。
可是又过了些日子,依旧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无论好坏,都没有任何通知,皇上越来越坐不住。
就算是在那里遇到危险,也应该会有人赶回来报信,会想办法取得联络,可是眼下的情况恐怕是已经彻底切断了联系,而这只有一种可能秦嘉勋带的人已经全军覆没了。
皇上和众大臣们都开始怀疑这种可能,只有所有人都葬身在那里才会时隔这么久还没有一丝一毫的消息。
终于在又等了几日之后,开始出现了关于西方民乱的传言,消息开始越传越广,渐渐地传入了宫中,传入皇上的耳朵里。
大家都说西方的民乱不但没有得到平息,反而是越来越严重,而朝廷派去的兵士也都被扣押,彻底切断了他们与外界联络。
听说了这一消息的皇上龙颜大怒,激动地一拳砸在自己的龙椅上,“咚!”的一声把众大臣都是一惊。
“岂有此理!朕已经对他们仁至义尽了,朕命你们现在就带兵前往,一定要把民乱平复下来,安全将秦嘉勋他们一行救出来!”皇上立马命大臣即刻带兵镇压。
他本是认为派秦嘉勋一行前往已经足够平复,现在看来这次他们是动真格了,势力大增,不派大军前往怕是很难摆平此事了。
更何况居然还敢随意扣押国督大臣,还是皇上的得力大臣,皇上自然不愿放过他们。
“遵旨!”众大臣一口同声,弯腰接旨道。
把命令发布下去,大臣们也都各自准备。皇上想到秦嘉勋是紫瑾义父,这次派他出马也是因为这层关系,可
是显然结果并不理想。
他想到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紫瑾,毕竟她每天在后宫里打探不到这些外部的消息,更何况秦嘉勋又是她的义父,应该让她知道秦嘉勋现在的处境。
“来人,摆驾如意阁。”皇上立马前往紫瑾的住所,想着该怎么跟她说,让她不必太着急。
“皇上驾到”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此时的紫瑾正在堂房里和自己的贴身小丫鬟闲谈,得知皇上前来赶忙下来行礼迎接。
“臣妾参见皇上。”紫瑾向来毕恭毕敬的样子深的皇上喜爱,再加上今天是他有深感惭愧的事情要与紫瑾说,便赶忙让她不必行礼。
“朕今天来是有事情要告诉你,是关于你义父在西方的平反的事情,朕今天接到消息,说他们在那里被扣押,一时半会可能回不来。”
紫瑾心惊,“不过朕已经下令派兵去救他们了,你不必担心,一定可以平安归来的。”皇上见到紫瑾神色,连忙将后续的话说完。
他早已注意到了紫瑾神情的变化,知道她现在一定很心急,而他现在要做的是要先她一步让她安下心来。
紫瑾向来重情重义,对自己的义父也是心怀感激,若是没有秦嘉勋,恐怕她入宫还会更加困难些,好歹相处了这么些时日,即便秦嘉勋想要利用她上位,可若说她完全不忧心,自然也是不可能的,可既然皇上都说一定会将他平安带回来,倒不如安心下来等等看。
想到这些,知道皇上也不想让她太担心,便没有在过问,只是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德妃与皇后正在冷宫中商议对策,为了能让皇上赦免皇后的罪行,德妃可没有少下功夫,软磨硬泡却还不见效果。
这次德妃再次来找皇后商议,想要用天兆来迷惑皇上,以此放出皇后。
“皇后娘娘,臣妾以为马上就要开赏月会了,到时候来的人一定很多,借此机会让皇上听闻天兆,认为赦免娘娘都罪名可使国安定,到时候的场合再合适不过了。”
德妃将自己的主意原原本本地告知了皇后,而此时的皇后迫切地想要离开冷宫,自然什么方法都愿意尝试,马上就将此事交由德妃操办。
“好,此时就托付给妹妹了,待我出了这冷宫,一定好生担待妹妹!”皇后像是找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眼神十分恳切。
赏月会当天,德妃提前收买了一些人,让他们潜入祈福队伍中,等到祈福结束了,其中一人站出来推算天象,如此应景之作,皇上必定会深信不疑。
“禀报皇上,小的瞧这天兆之象,帝星暗淡,凤凰涅。小的以为……将皇后娘娘赦免,必定会住朝廷危机化解。”那人佯装出能够读懂天象的神情,以此让皇上信服。
皇上一听,原本不相信,可是一想到进入朝廷果真有平定的危机还未摆平,认为此话可当真,如此或许对此事有益。
于是便立刻再众人面前下旨,赦免皇后的罪行,把她从冷宫里接了出来。 皇后从冷宫搬回长春宫也有一月有余,自打她回来,皇上就没有来看过,只是打发大内总管李熙过来不情不愿的宣了恢复后位的旨意,待问道凤印的时候,李熙只是推说不知道。
皇后在长春宫中焦急的等了半个多月,既没有众妃嫔的晨昏定省,也没有收到皇上差人送回的凤印,这照实让她寝食难安,这样下去,自己不过空有一个皇后的头衔,没有实权,那些贱人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皇上也不爱怜,皇后的位子岂不是说丢就丢了!
这半个月来,皇后被此事磨得心焦磨烂,最后还是忍不住去了皇上的寝宫。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小宁子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皇上正看着一张仕女图,没有抬头,只是淡淡的回道“让她回去吧!”
小宁子轻轻的递过去一杯普洱茶,微微笑着“是!”
“今个怎么不是贡茶,倒换了普洱?”
皇上皱了皱眉,收起仕女图,却让人看不出来喜怒。
小宁子恭敬的接过仕女图,屈了屈膝“皇后娘娘送来的,说是亲手沏的,皇上最近处理政事或许劳累,喝点普洱清润一些。”
皇上还未扩充后宫时娶了皇后,那时感情还好,皇后还常常给他沏茶,沏的就是这普洱。
一杯茶勾起了皇上以前的回忆,对皇后也生出一丝情意来“让皇后进来的,一国之母,不要怠慢了她。”
小宁子赶忙磕了个头称是。
皇后娘娘走入寝殿内,盈盈下拜,接着道“皇上,臣妾的手艺可是下降了?”
攻人先攻心,这一招明显对一国之君也受用,皇上想到以往时光,微微笑道“皇后的手艺一直让朕受用的很。”
“那这后位呢?”
皇后抬起头,流光般的眼波望着皇上,可皇上却瞬间笑意全无“这后
位你不是还坐着么?”
皇后知道他搪塞,可还是忍不住问凤印,结果惹得皇上更不高兴,三言两语的打发了。皇后回去后闷闷不乐,觉得自己如履薄冰,所以索要凤印的心更加急切,三天两头的就往皇上那跑,而皇上的意思不变,也不说废,凤印也不给。
这样的拉锯战虽不敢弄得沸沸扬扬,可有心的人芝麻大的小事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更何况这后宫女人天天惦记的呢!
皇上不给皇后凤印,还日渐冷落皇后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文慧的耳朵里,她挑了西凤花汁子正让宫女给她染红指甲,地上跪着来通风报信的小宫女,文慧给了红袖一个眼色。
红袖从小匣子里拿出了一两银子丢给小宫女,挑着眉道“娘娘赏你的,跟了娘娘的人都有甜头,你好好听话,好日子在后头,要是乱嚼舌根,可仔细你这身皮!”
红袖这话说的恶狠狠,那小宫女本来得了银子正是欢喜,也顾不得她威胁,只是满口称是“是,奴婢谨遵娘娘教悔,必然衷心侍奉娘娘,仔细的替娘娘做事!”
文慧裹着一手的西凤花叶子,听这小宫女说话也好听,挥手又许了些好处,让她退下了。
皇后不得重视,正是自己好好表现的时机,只要得到了皇上欢心,登上后位还不是迟早的事,只要登上后位这后宫中只有自己,再也不能有人与自己争一席之地了。
文慧这样想着,不由得眉开眼笑,做好了指甲,就起身前往皇上的寝宫,夜里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讨好皇上,直逗得皇上恨不得除了她眼里再没有别人。
如此一来,更是盛宠不断,文慧觉得自己成为皇后的日子变得越来越近,更是献媚争宠,没日没夜的往皇上寝宫跑。
这边欢声笑语,莺歌燕舞。皇后那边已不知摔碎了多少个茶杯,折断了多少根珠钗,不由得大骂文慧下贱。长春宫内,宫女太监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脑袋就没了。
这样过了一周,一日皇后晨起梳妆,看着镜内容颜衰老,摸着自己不再那么光滑脸,痴痴的问梳头的宫女“我这般老了,皇上还会喜欢我吗?若他废后,我该怎么办?”
宫女不敢停下梳头的手,只能小声劝道“娘娘怎么能这么想,您是一国之母,是太子的母亲,谁能与您相比,皇上怎么会不喜欢您呢?”
宫女无意的一句话提醒了皇后,是啊,她还有太子,只要太子不倒,她的好日子就没到头。
心里有了念想,人也变得乐观了些,皇后终究没有放弃,她决定从太子入手,将自己的地位稳固住,只要太子不出事,得了圣心,自己就永远都是一国之母。
皇后在长春宫中安静了许多,给皇上一副恭良贤淑的假象,不久之后,皇上果然来了长春宫中探望,还给了皇后机会聊了聊太子。
皇后趁机替太子请命,作为储君该出宫体验平民疾苦,学习治国之道。皇后说的恳切,一副慈母为儿子考虑的样子,皇上听后龙心大悦,直接下了旨,并在长春宫留宿。
这一招让文慧始料未及,她失算了还有一个太子,气的生生折断了二寸长的指甲,同时也起了杀心,我让你还有依靠,我看看太子死了,你还能怎么争?
文慧为了后位不择手段,她差人找到了一个秘密的杀手组织,给了一大笔财物,却只说杀一个人,并没有透露那个人是当朝太子。
太子好不容易出宫,一路上也是看尽了风景,前往不少老学士家中请教,也算得上勤勤恳恳,为求治国之道。
可是到了一个小县城的时候天色有些晚,因为路上遇到石头将车轮弄坏了,结果还没到县城内,就杀出了一群流寇,这些人就是文慧买来杀太子的人,他们为藏身份,装作流寇。
太子看着身边带来的人一个个倒下,最后是贴身侍卫拼了命才将太子送进了城,却被那伙人给分了尸。
太子醒来的时候,在知县的府上,因为受了过度惊吓,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最后是知县上报的朝廷,在侍卫拼死保护,知县收到信号及时赶到的情况下,才救下了太子。 太子遇刺的消息传回宫里时,皇后还在长春宫内饮茶,又惊又怒下直接将茶杯掷在地上,茶水飞溅而出,一干宫女太监纷纷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真是反了天了,本宫倒要看看是谁想谋害当朝储君!”皇后凤眼一眯,随意点了几个宫女便气势汹汹往御书房走去。
御书房内,文慧正在为皇上揉肩,见到皇后来了也不行礼,而是嫣然一笑,面色中自带三分挑衅。
此时皇后满心都是太子的安危,其余人等自然不放在眼里,所以也不恼文慧,而是径直跪在地上,“皇上!太子出宫半路遇刺,定是有心人在背后指使!请皇上明察!” 皇帝皱眉,此事他也听说了,好在太子有惊无险,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太子久居宫中,此次出宫不过数人知道,如今遇刺极有可能是熟识之人所为。一想到危险就隐藏在自己身边,皇帝眼中的暗色更浓,握着茶杯的手也紧了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