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第1/2页)妖妃魅惑:勾人魂魄

    缓缓回过头去,顿时对上一张狰狞灰白的大脸,舌头耷拉下来,眼珠爆出,十分可怕。

    “啊!来人啊,救命啊,有鬼啊。”她拼命的呼喊,吓得六神无主,只一个劲的用东西砸,试图赶走他。

    “毒妇,还我命来……”

    待贤贵人细看,此人正是那老道士,伸长了双手要来掐自己。

    贤贵人一骨碌从床上爬下来,惊慌失措,赶紧想跑出去。

    只见那“鬼”更快一步关上了门,将她逼到角落,贤贵人此时已经吓得神志不清,只一个劲的求饶。

    “毒妇害我,拿命来偿!”老道士的声音又幽幽响起。

    “我……我没害你,是,是我爹做的,和我无关。”贤贵人的头发散乱,眼神也开始涣散。

    躲在暗处的紫瑾这才知晓,原来这一切竟是贤贵人之父,郁宇达所为,不禁唏嘘,看着她现在的模样,自己又开始心软了,既然她已经得到教训,那么自己是否应该放过她?

    叹了口气,用了隔空传声的法术通知那小妖,让他就此结束,再看贤贵人自然被吓得不省人事了。

    “好了,咱们走吧,既然她已招供。”兜兜转转这么些天,总算是找到了幕后人,有宫女喜儿作证人,又有贤贵人的口供,想必这次应该可以将郁宇达绳之以法。

    回到自己的寝宫后,紫瑾便安心睡下了。

    夜半时分,紫瑾忽然清醒,想来想去觉得此事事关重大,早日说清也好早些让真相水落石出,免得牵连无关之人。

    紫瑾起身,自己掌了灯,瞥了眼外面的天色,只见窗外明月高悬,月朗星稀。

    思索片刻,紫瑾又是觉得有些不妥。

    想来此刻皇上应该还在休息,若是自己就这样茂然前往,恐怕会惹得皇上不快。倒不如等到明天等到皇上醒来后再说。

    辗转无眠。

    第二日一早,紫瑾早早起来换好了衣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后,就去了御书房。

    紫瑾过去的时候皇帝还在批阅奏折,紫瑾心中有数,不敢贸然打扰,阻止了小宁子的通报,随后自己站在门前等候。

    约摸着等了小半个时辰,见到御书房里的烛火熄了,紫瑾才缓缓迈步踏了进去。

    紫瑾抬眼,瞥到被置于案几上成堆的奏折后定了定神,对着皇帝行了一个礼,这才缓缓开口道:“皇上,臣妾在无意中知晓了一些消息,便想着前来禀明。”

    皇帝刚看完奏折,极为疲惫,心情亦是有些不好。但听到紫瑾都这么说了,想来她应该是不会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叨扰,因此略微颔首算是应允。

    闻言,紫瑾抬头,眼神定定看着皇帝:“皇上,关于前几日那宫中老道士,臣妾已经知道谁是幕后黑手了。”

    “哦?”皇帝有些惊讶,紧紧皱着起眉头,问道:“是谁?”

    “是郁宇达,臣妾知晓此事后不敢有所耽搁,故而在皇上疲累之时打扰,还望皇上恕罪。”

    皇帝听闻此言,眼中怒意闪过,他想过非常多的可能,但是就是没有想到竟会是郁宇达!那郁宇达现在赋闲在家,月影楼之事还未调查清楚,现下居然还敢图谋不轨!

    原本那日贤贵人承认时他就心中怀疑,贤贵人早已被打入冷宫,而那道士明显是从宫外来的,凭贤贵人一己之力如何让那道士混进宫来?

    原来竟是郁宇达从旁协助!这般想来,倒是一切都能想得通了。

    皇帝坐在桌前,心中怒火止不住地翻涌着,随即拿起茶杯摔在地上。

    “这个郁宇达,当真是无法无天了!来人啊!传郁宇达即刻进宫,不得耽误!”

    既然自己已经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皇上,那后面的事情隶属朝堂政治,作为后宫之人她管不了,也没有权利能管,当下便识趣行礼欲离去:“皇上,那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此刻皇帝正在气头上,挥了挥手示意。紫瑾自然是明白的,行了一礼,便缓缓离去。

    门外的小太监听到御书房中的动静时心中一紧,见到紫瑾出去才敢进来。静悄悄地把茶杯的碎片给收拾了一番,期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皇帝会迁怒到自己。

    不过多时,郁宇达就急匆匆地来到了御书房中。前两日他混入宫中,不仅没能成功除掉紫瑾,就连那老道士都折损在此。

    而就在这需要万分谨慎的时刻,皇上却忽然派人召他入宫,难道是自己行事已经暴露了?

    思及于此,郁宇达心中一紧,但随即转念一想,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若是那老道士将他供了出去,恐怕现下皇上就不会宣他入宫,而是直接派兵去府邸抓他了。

    不论如何,估计此番定是没好事,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臣叩见皇上!”郁宇达心中虽思绪万千,可表面上的礼节却一分不少,模样也万分恭敬,丝毫寻不出任何不妥之处。

    皇帝泛着冷意的眼神扫过,并未让郁宇达起身,而是继续不紧不慢地品着茶。

    但若是细看,皇帝端着茶杯的手上青筋浮现,似是在强忍着自己的怒气一般

    “皇上,微臣……”

    郁宇达的话还未说完,皇帝已经忍无可忍,手中茶杯飞出,砸在了郁宇达身上。

    一时间热茶满身,郁宇达心中气愤却也知不能与皇帝硬碰硬,当下便直接跪了下来。

    “臣惶恐!请皇上息怒!”

    “好一个息怒!郁宇达!前几日潜入宫中与贤贵人共同谋害若贵妃的道士,是不是你派来的?”皇帝冷哼,开口便是责问。

    不好!看来皇帝必然是查到了什么端倪,否则也不会这般了!郁宇达心中默默盘算了起来,想着应该要怎样把这件事情给圆过去。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罪,若是不慎,不仅是他,就连冷宫的贤贵人也难逃一死。

    郁宇达眼神一转,蓦然下拜,脸上老泪纵横,“皇上,这不关臣的事情啊!都是李大人,李大人威胁臣的啊皇上!”

    找人顶罪这种事皇帝早已见得多了,他虽不信郁宇达这番言语,可转念一想,既然此人是从郁宇达口中说出,想来必然也是有些问题,不如召来与郁宇达当面对峙一番,许是还能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也说不定。

    “来人啊!召李江朝过来!”

    闻言,那小太监应了声,慌忙跑了出去。

    半晌后,李江朝踏入御书房,余光瞥到郁宇达时一愣,心中已是隐隐觉察到了不安。

    “李江朝,你可认得一个道士?莫要说你不知,庞大人可是都已经把你招出来了。”

    李江朝有些错愕地看着郁宇达,此刻郁宇达眼中暗光浮动,一个眼神扫过,李江朝纵有千言万语也只好憋在心里。

    他有什么办法?全家的性命都握在了郁宇达这个小人的手中,若是自己没有把这个罪名认下的话,事后自己的家人又会如何?以郁宇达的手段,恐怕是必死无疑了。

    李江朝沉吟片刻,忽而跪了下来,声音中亦是透露着苍凉。

    “回皇上,那道士是臣派入宫中的,谋害贵妃也确实都是臣做的。臣……认罪了。”

    皇帝没有想到李江朝居然认得这样的快,这其中必然有诈!

    虽然皇帝心中对郁宇达依旧极其怀疑,但是既然李江朝认都认了,不处置也无法服众。不如暂且把人关押,待到之后再派自己信得过的人去慢慢审问,如此最为妥当。

    几个侍卫进入御书房,李江朝被带下去之前还看了看站在一边的郁宇达,但是郁宇达却连一个眼神都未曾给他。

    皇帝眼神微眯,他不信此事与郁宇达没有一点关联。藏于袖中的手一动,一块玉佩被拿出,皇帝举着玉佩,眼神定定地看着郁宇达道:“你可知这是何物啊?”

    郁宇达装作仔细观察一番的样子,随后惶恐开口:“恕臣眼拙,竟认不出来。”

    皇帝心中冷哼,挥手便让郁宇达退下。

    几日后,李江朝的事还未审问出来,北疆鞑靼却又派了特使前来。

    “宣北疆鞑靼特使上朝觐见!”公公用极尖细的嗓子喊道。

    闻言,特使徐徐踏入殿中。虽然其长相普通,身材却颇为伟岸,眼里也露着精光。

    只见他上前一步行了拱手礼,并未跪拜。底下大臣已是不满,却不见皇上脸上有何表情,不知皇上心中有何想法。

    “我王派我前来面见皇上,一路走来沿途风景甚好,城内更是繁华,皇上果然治理有方,一片国泰民安,国运昌盛繁荣景象。如今我们那里也是兵强马壮,万众一心,估计不用多久也能取得一番成就了,臣再次恭祝皇帝龙体安康。”

    只见那特使虽是这般说,可眼神却充满不屑,语气亦是冷淡。

    可能是与生俱来的皇家之威,皇帝只说了一句“平身,赐座。”却让使臣觉得有千万冰刃只逼自己,令其心中一凛。

    皇上与特使又客气了几句,这才吩咐太监带他下去,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第二日上朝,大殿之内,众臣跪拜。

    皇帝摆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即缓缓开口道:“不知诸位爱卿对昨日特使一番话有何见解?”

    众臣立于原地迟迟不曾开口,此刻陆寻风却忽然站了出来,眉眼间透露着一股凛然与坚定。

    “北疆鞑靼实在猖狂,言语行为皆为挑衅,如若忍下去只会让他们更加得意,微臣主动请缨讨伐北疆鞑靼,愿意与鞑靼贼子一决高下。”

    皇上听后脸色缓和了不少,充满关切地对他摆手道“爱卿武功高强,英勇善战,朕心甚慰。但爱卿不久前受了重伤,朕不想因为无知宵小损失一员大将,爱卿还是养伤为紧,不要辜负了朕的好意啊!”

    听闻此言,陆寻风神色黯然。其实他在听闻那北疆鞑靼欲行不轨时心中焦急,匆忙入了宫就是为了能让皇上允他领兵,可现在看来,怕是不行了。

    若不是有伤在身,他岂会甘于在此碌碌无为?

    一时间陆寻风心中感慨万千,话到嘴边却唯有一句“谨遵皇上吩咐。”

    皇帝皱眉,“其他爱卿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众臣将头埋得更低了,不发一言。

    看着平日里这些大臣吵个不停,遇到大事却没了主意的模样,皇帝难免有些愤然,冷哼两声拂袖而去。

    一旁的公公见此,连忙拉长声音尖尖喊道“退朝!”随即赶紧跟着皇帝离去了。

    日暮西沉,傍晚时分,皇帝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再去试探一番那特使。

    到了地方,皇帝眼神不怒自威,首先开了口。

    “特使可还住的习惯,不知特使这次到来还有什么别的目的?”

    特使听出了皇上的言外之意,更是得意道“吾王让我前来也是想和贵朝达成友好和平的共识,并不想挑起争斗。听闻皇上膝下有女容色秀雅,仪态大方,如果能嫁到我们北疆,与吾王连理倒不失为一桩好事,这样彼此更能友好来往。”

    皇帝皱眉,听到中间已是不悦,碍于皇家颜面只能听他说完。

    略一沉思,这表面上的功夫还是不能少,皇帝沉沉说道“这主意不错,容朕考虑。”

    说罢,皇帝转身离去,再也不看那特使一眼。

    回到殿中,皇帝翻阅奏折,思索片刻还是开口宣了慧妃。

    “是。”不过多时,小太监便把慧妃引来了。慧妃屈膝一礼,温和开口道“臣妾参加皇上。”

    皇帝颔首示意免礼,却未曾开口言语。

    此刻慧妃隐隐猜到几分,鞑靼请求和亲之事早已在宫中传遍,只怕皇上正是为了此事。

    慧妃心中担忧害怕,面上却挂了抹牵强的笑意,“皇上深夜召臣妾,莫不是为了和亲之事?”

    “不错。如今鞑靼欲向我们宣战,关系紧张,为了天下的百姓,朕再三思索,这后宫唯有你的女儿正值待嫁年龄。若是将她远嫁北疆,她身份高贵,定不会受了委屈。”

    慧妃虽然已经猜到,但听但皇帝亲口说出不免心中一凉,忍着不让眼泪留下来,看上去颇让人同情可怜。

    “女儿远嫁,臣妾心中不舍,当真别无他法吗?”说着,慧妃以袖掩面,竟是哭了起来。

    皇帝见此一幕更是心烦,当下龙袖一甩,冷冷道“你先退下吧!”

    慧妃见皇上没有再商量的意思,不敢上前,只能另想他法了。

    次日一大早,慧妃就到皇后宫中请安。

    只见慧妃脸色苍白,略带朱钗银饰,任是擦了多少胭脂水粉也遮不住她从内到外的疲惫与焦虑,盈盈一礼仿佛随时就要倒下,皇后心中不忍,体贴道“不用问安了,快赐座。”

    慧妃坐下后绞着手帕,不知如何言语,皇后便开口问道“妹妹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怎地如此一副惹人怜的模样?”

    慧妃未张口,泪先流,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向皇后哭诉哽咽道“北疆鞑靼请求和亲,皇上允了!昨夜与我说要将我膝下之女嫁与北疆鞑靼一族!”

    慧妃越说越激动,拽着皇后衣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棵救命稻草,接着道“皇后娘娘,我们同为女人,女儿是我的心头肉,希望皇后娘娘能怜惜理解我们母女俩骨肉分离之情,在皇上面前再为我们母女俩争取一番,大恩大德妹妹没齿难忘!”

    话毕,泪未止。

    皇后看着不忍,出言安抚“妹妹的心情我很理解,但皇上一言九鼎,姐姐我只能尽力一试,妹妹切放宽心,莫连累了身子得不偿失。”

    慧妃见皇后答应为她求情,心中甚喜,寒暄一会儿便退下了。

    午时,皇帝来皇后宫中用膳,皇后起身相迎,俯身一礼,浅笑道“臣妾参见皇上。”

    皇帝用手虚扶,平淡开口:“免礼,用膳吧。”

    皇后应声,接着亲自给皇帝布菜。见到皇帝神色淡淡,皇后想起慧妃的请求来,眼神一转开了口“臣妾有一事相求。”

    皇帝闻言放下筷子,眼神透出些许冷意来,“如果你是为了慧妃求情,便是赶朕走了。”

    皇后听其语气不容置疑,态度坚定,料想此事是没戏了,连忙行礼道:“臣妾不敢!”

    皇帝冷哼离去,一顿饭不欢而散。皇后思前想后,决定前往如意阁,她想,或许只有紫瑾才有办法劝解皇帝。

    如意阁前奇花绿柳藤蔓累垂于白墙之内,看似普通实则珍贵非常,可见皇帝对其宠爱之至。

    皇后正在出神,紫瑾俯身一礼,轻灵之音传来“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伸手扶起紫瑾,“妹妹客气了,今日前来叨扰,实有事情相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