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商讨(第1/1页)妖妃魅惑:勾人魂魄
“郁宇达,朕自以为待你不薄,你虽是被人举荐而任太尉之职,可朕从未因此而对你不看重。朝中曾有人上奏质疑你的能力,而这次朕之所以派你带兵,就是希望你能证明自己。
之前你不慎中了鞑靼的圈套粮草被烧,朕虽极为生气,可还是没有怪罪于你,已然是给了你机会。可如今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朕失望,就连如今也不肯道出事实真相。
方才你所罗列的罪状的确不错,可你身为一军主帅,本就应当以身作则。即便是军中将士为了保你而不惜牺牲自己,难道你就没有想过,无人指挥的大军会是什么下场吗?
原本你若是坚持与鞑靼抗争到底,即使暂时被围困于城中也终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可没了主帅,兵士们便如同一盘散沙,十万兵士如今仅剩不足三成,此等惨败骇人听闻。
经此一役,鞑靼们势必会愈发嚣张,不仅使得将士们动摇心神,更是让朕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军中副将死讯故意隐瞒不报,企图瞒天过海,此事你又该如何解释?”
面对皇帝声色厉茬的质问,郁宇达心中大惊浑身战栗,眼中亦逐渐浮现出绝望的神色。
副将之死他原本以为隐藏地极好,却不想竟然早就被皇上知晓,诸多罪状逐一在列,条条总总便是称为死罪也毫不为过,难道他真的时运至此,今日注定要命丧黄泉?
思及于此,郁宇达忽而神色呆滞地跌坐在地,而皇帝见此心中更是不屑,“怎么?你还有何话要讲?看你的样,恐怕是无法再辩解什么了罢。郁宇达,你当真是令朕太过失望!”
皇帝罢,眼中的厌恶之色愈发增添了几分,刚要开口下令处置,便见宁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
“皇上,贤妃娘娘跪在御书房外,无论怎么劝都不起来,是希望能够见您一面。”
宁边着边偷偷瞄了眼皇帝的脸色,在见到其眼中明显的怒意后顿时有些瑟缩。
“你去告诉她,朕正在忙于处理事务,暂时没时间管她,让她赶紧回玉堂殿去吧。”
皇帝完摆了摆手,眼中划过一抹不耐之色。此时郁宇达之事还未处理完,贤妃居然又跑来给他添乱,不过既是在这个关头,想必定是为郁宇达求情而来,因此不见也罢。
皇帝的眼中忽而划过一抹冷色,郁宇达的所作所为已经深刻触及到了他的底线,若是不能加以惩戒以儆效尤,难免后人也会效仿也未可知,这种潜在的隐患坚决不能留下。
更何况他还因为郁宇达之失落了个昏君的名头,想来那鞑靼也是太过于嚣张跋扈,前几日居然让人传来一封书信,其中不乏奚落与嘲讽,他识人不清,昏庸无能。
思及于此,皇帝双手紧紧攥起,这鞑靼他是必要讨伐,只是如今那十万大军仅剩不足三万不,此次的惨败也弄得人心惶惶,士兵们的士气想来定是早已不复从前。
而朝中老臣众多,可骁勇善战的将军却极少,能带兵打仗的更是屈指可数。若不是如此,那时他其实也不愿派郁宇达前去,看来此次他有必要整顿朝纲,提拔有能有才之人了。
蓦然想起当时李熙呈给他的那份名单,皇帝的眼中忽而划过一抹晦暗不明的光芒。
其上的那些名字他的确有些印象,可无一不是与诸多势力有所牵连之人,即便是他真的委以重任,恐怕增长的也是其背后势力的权利,而这些并不是他想见到的场景。
太尉这个职务虽不是重中之重,但在朝中也是起着不的作用,可谓是各方势力相互制衡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需要愈发心,决不能草率决定。
而之前他之所以把郁宇达放到这个位置上,不仅仅是因为皇后的举荐,更是因为他想扶植贤妃一党,因此来制约其他党派,以免造成一家独大,危及他权利的情形。
现在没了郁宇达,而太尉这块肥肉又被很多人垂涎已久,多方势力必定相互争夺,而他只需把饵放出,待到他们争得头破血流之时再交由他所看好之人,如此便是一举两得。
皇帝的眼中浮现出些许的精光,正当他深思熟虑之时,御书房外却传来了不的动静。
“皇上!求您见臣妾一面吧!臣妾求您了!”贤妃的嘶喊声伴随着侍卫的劝解声传来。
不消片刻,宁再次回到了御书房,其额头上竟是布满了冷汗,“皇上,贤妃娘娘不肯走,看来是铁了心要见您了,门外的侍卫拉都拉不走,奴才斗胆恳求您见她一面吧!”
宁完便朝着皇帝跪了下来,而皇帝在皱了皱眉后终是无奈地迈开了脚步,至于郁宇达,在听闻贤妃来时眼中当即闪现出一抹希翼,早已不负之前的呆滞与绝望。
御书房外,贤妃正与一干侍卫僵持着,其身后的管蕊与花梳虽在劝解,但却并无效用。
“御书房乃是朕与众臣议事之地,岂容你们在此胡闹?贤妃,你且先回去吧。”
听闻此言,贤妃蓦然抬头,尤其在听到皇帝话语中的不耐和冷淡时,眼中泪意更甚几分。
“皇上,臣妾并非有心扰您议政,只是臣妾听闻家父要被您所处置,心中急切故而前来。臣妾知晓自己行事未免有些偏激,可事关家父性命,此等大事不由得臣妾不心惊。
家父身为太尉,亦是一军之帅,未能为皇上分忧已然愧对身份,如今大败于鞑靼更是失了皇家颜面理应当罚,如今臣妾不求其他,唯望皇上能够念在旧情留其性命。
臣妾虽人微言轻,可只要有一线希望便不会轻易放弃。今时今日,庞倩求情是作为皇上的嫔妃,更是身为女儿的切切恳求,恳请皇上开恩,饶恕家父的死罪!”
贤妃着便跪下连连磕头,苍白的脸颊衬着几颗泪珠更显柔弱,着实令人不由心疼。
皇帝见状连忙快步走上前扶起了贤妃,面上显露心疼,心中却在暗自思量着利弊得失。
郁宇达的条条罪状皆是分明,无论哪一条都足以治其死罪。而在听闻郁宇达在战场之上独自抛下几万兵士苟且偷生之时他便已经对其动了杀心,此等人留下难免会祸乱朝纲。
只是如今细细想来,那时郁宇达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鞑靼异常狡猾,许是刻意放走郁宇达引起他的怀疑,从而导致君臣不和,而他们便可趁此机会暗中偷袭也未可知。
郁宇达作为一军主帅,对军法必然不会不知,而他若是一开始就存了规避的心思,那么大可以待在营地之中选择不与鞑靼开战,亦或是在后方指挥,首先保证自身的安全。
更何况此举异常影响全军士气,如此一来便是对郁宇达也全无好处,他的确没理由这样做。
其中许是还有诸多蹊跷之处未曾查明,若是极为草率就定了郁宇达的死罪,难免有些偏颇。又恰巧此时贤妃赶来求情,以此为由赦免郁宇达死罪倒也不是不可行。
思及于此,皇帝眼中当即划过一抹暗色,随即道:“爱妃之心朕可以理解,郁宇达虽有过失但仔细推敲之下的确罪不至死,朕可以看在情面上留他一命,但太尉之职必不能留。”
听闻皇帝此言,贤妃忽而瞪大了双眼,其中似是蕴藏着万般喜色,“皇上能够留家父一命就已然让臣妾感激不尽,其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罢免其官职不仅能够给朝臣们一个交待,更是能够令家父因此得到教训,从而以后做事多加思虑,如此便是再好不过。”
皇帝听闻贤妃此番话满意地点了点头,而贤妃眼中则是暗暗划过一丝惊讶。
其实她原本以为皇上不会轻易饶恕郁宇达,故而那时她来求情只是想这点到为止,实在不行只有在暗地里再想其他办法,却不想皇上竟是如此轻易便答应了下来,着实令她惊异。
反正无论如何,此时她能够救下郁宇达就总归是最好的结果,否则还不知会有什么波折。
贤妃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皇帝也重新回到了御书房内准备给予郁宇达最后的评判。
“郁宇达,你罪行诸多天怒人怨,本该处以极刑以儆效尤,但念在往日你还算勤勉,再加之如今贤妃特意为你求情的份上,朕可以免去你的死罪。
从此罢免官职,无召不得踏入皇宫。今日之事便算作是一个教训吧,往后你行事需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再做有违天道之事。”
跪在地上的郁宇达听闻皇帝此言当即连连磕头,面上充满了感激涕零之色。
原本方才他还以为今日必死无疑,却不想事情竟忽然有了转机,着实令他难掩激动。
皇帝带着冷意的目光再次扫向郁宇达,沉吟了片刻后终是一甩衣袖离开。
见到皇帝的背影,郁宇达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本想独自起身,却膝盖一软再次跪在了地上。
贤妃见状连忙疾步走来扶起了郁宇达,可纵然有人在一旁搀扶,郁宇达的双腿依旧止不住地打颤。
今日他可算得上是真真切切地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若他全无一丝后怕自然是不可能的。
若是那时贤妃未曾前来搭救亦或是来得迟了些,十有**他便会与其彻底天人两隔。
思及于此,郁宇达心中惊意更甚,甚至连步伐都迈不开,直至在原地歇息了好一会才缓和了些。
“这些日家父一直身处北疆,女儿虽心中甚是想念,可奈何久居深宫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你我父女之间好不容易相见,女儿心里有好多话想与您,因此想请您移步玉堂殿一叙。”
完贤妃忽然抬眼,目光灼灼地与郁宇达对视,其中除了期盼隐隐还藏着些许的暗芒。
郁宇达似是看懂了贤妃想要表达的意思,点了点头后便由贤妃一路搀扶着前行。
片刻后,玉堂殿内,贤妃的眼中划过一抹晦暗,随即摆了摆手示意
管蕊与花梳退下。
二人在行完了礼后缓缓离开,檀香袅袅间,偌大的宫殿内只剩下了郁宇达与贤妃。
“如今这里并无外人,那些逢场作戏的客套话自然也不必,女儿只想问您一句,宫中流传甚广的那些话究竟是谣言,还是事实?”
罢,贤妃周身气势一变,在其颇为凌厉的目光下,郁宇达面上的神色也由呆愣转为了惊慌。
“我不知晓那些流言如何,只是抛下几万的兵士独自逃离此事的确当真,可我也不想的,若不是江承知道一处隐秘的出口,我早就在那城池中与将士们遭了鞑靼的毒手了。”
郁宇达着似是想到了些什么,眼中的惊恐之色愈发浓重了几分。
其六神无主的模样也令贤妃有些心疼,于是一改方才咄咄逼人的样,语气也是稍微放缓了些。
“想来以我平时对您的了解,您也不像是一个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的人,既然一切都因江承而起,您何不把他召入宫中让他亲自到皇上面前解释一番,也好洗刷您的冤屈呢?”
贤妃的话虽温软,可眼中的狠厉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忽视。
其实她始终相信郁宇达此举必定事出有因,现在既然追溯到了问题的源头,那一切自然就可以真相大白,如此一来皇上对郁宇达的印象有所改观,而她也自是能扭转如今的局面。
即使到了最坏的情形,再不济也能把所有的罪责全都推到江承一人的身上,毕竟其只是一个的兵士而已,而她身为皇上的枕边人,孰轻孰重自是一目了然。
她是决然不会甘心被紫瑾奚落嘲笑的,现在眼见有这样一个翻身的机会,她岂能不好好加以利用?
更何况宫中形势本就如此,得势之时众人拜,失势之时众人离,郁宇达被剥削了太尉之务势必会影响到她的地位,若是不能彻底根绝这个隐患,难保以后不会出什么岔。
想到这,贤妃衣袖下的手忽而紧了紧,看向郁宇达的目光中也隐隐带了一抹紧张之色。
而郁宇达见此面带犹豫,几番张口却并未吐露言语,最后终是在贤妃的催促下才缓缓道:“当日情况紧急,江承带我到达通往外面的出口时,为了以防万一还与我互换了衣物。后来我成功脱险后生怕鞑靼再次追来便先行一步未曾等他,后来也不知他究竟如何了。”
对于那日大战的惨败,郁宇达始终记忆犹新,待到他抬眼时忽然发觉贤妃越来越冷的目光,心中极为忐忑。
心翼翼地再次道:“后来我整顿大军时始终没有见到江承,现在想来可能是被鞑靼发现然后抓了回去,以鞑靼的狠厉来看,若是如此江城必定凶多吉少。”
听闻此言,贤妃的眸忽然睁大,银牙紧咬心中怨愤的模样更是令其显露了些许的狰狞。
原本她还见到了一丝希望,甚至把之后要走的每一步都细细理清,可如今郁宇达的话刹那间就让她所有的算计都落了空。
即便江承活着,出言证明了郁宇达的清白,可皇上相信与否就已然是一个难题,就更不提现在人已经没了,无论她如何向皇上求情都是死无对证,到头来依旧是白费心机。
那时郁宇达眼神中的惊恐没有丝毫弄虚作假的意味,更何况他都已经落到了这步凄惨的田地,掩盖事实真相于他来更是没有任何好处,如此想来,那江承恐怕是真的身亡了。
满心欢喜到头来却发现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并不好受,尤其是对于迫切重新博得皇上同情与关注的贤妃来,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一般,着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贤妃的眼中掠过一抹恨意,为何每次几近陷入绝境的人是她,而紫瑾却极为安宁地享受着皇上的宠爱?
贤妃的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指甲扎进手心的尖锐疼痛传来,借此竟是令贤妃的眼中清明了些。随即其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低垂的眼眸中划过精光,嘴角也勾起了一抹冷笑。
她怎么把那件事给忘了,如今紫瑾可是还有把柄捏在她手里呢,到时一旦败露,其是生是死皆在她的一念之间。
既然郁宇达的过失已被彻底定下,想来即便是她也无力回天,事已至此,再思虑也无用。
倒不如趁此机会仔细想想对付紫瑾的法,这样一来她心中也好有些底气。
贤妃心神一转,目光扫向立于一旁的郁宇达,随即亲昵地请其落座,然后亲手倒了杯茶。
“过去的便过去了吧,方才女儿一时情急之下难免有些心浮气躁,所以对待您的态度有些不好,还望您见谅。其实现在想想,您被罢免官职也未尝都是坏事。
都这伴君如伴虎,一个不慎便可能落得极为惨烈的下场,如今您退出朝堂也姑且算得上是明哲保身,虽然头顶的乌纱帽没了,可换来了自身的安宁,也着实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