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碗水端平(第1/1页)妖妃魅惑:勾人魂魄

    皇帝向来敬重苏御史这个岳父,便也从未介意,不过今日因为早朝上苏御史竟然擅自检举顾尚书,心中有气,怎么看苏亦铭怎么不满。

    便板着脸冷声道:“苏大人,见到朕连行礼也不会了吗?怪不得皇后会犯下大错,向来是上行下效,有榜样在前。”

    听见皇帝阴阳怪气不明不白的指责,苏亦铭向来被敬重惯了,顿时气得吹胡瞪眼。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德才兼备,主持中馈兢兢业业,从未有过差池,何来大错一?”苏亦铭梗着脖语气强硬。

    皇帝气恼苏老头像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很是恼火,语气便有些冲,“苏大人怎么教的女儿还用朕告诉你么,皇后犯了大错,朕为了皇后颜面没有公告天下,你们父女难不成还认为朕怕了你们不成。”

    皇帝属实心气不爽,心腹重臣被自己的老丈人当着众臣的面检举,而自己一无所知毫无防备,怎能不气。

    苏亦铭虽然耿直,却并非傻人,听到皇帝怒气冲冲的话暗自琢磨,他的女儿向来以大局为重,但是想到太缠绵病榻多年,女儿行事渐渐失了章法,有些不敢慌张了。

    若真是他女儿犯下大错,今日自己检举皇帝心腹,就有逼迫圣上之嫌了。

    想到女儿恰巧在丞相探访后送来消息,齐嬷嬷声泪俱下的哭诉皇后在宫中艰难,德妃命人构陷皇后,行事嚣张,自己才意动丞相所言之事。

    世家虽然在先皇时期就被削弱良多,但是依旧树大根深,因为今上重用顾涞才,世家渐渐有复苏之意,作为先皇时期的老臣,他不愿看到世家复兴,便接受丞相的提议。

    如今看来,丞相多番提醒自己顾尚书贪墨库银,德妃身怀有身孕,恐怕是意图不轨。

    若皇后依旧得皇帝敬重,他不偏不倚堂堂正正的检举顾涞才并无可质疑之处,但是看皇帝态度皇后是造了厌弃,自己在这是检举朝臣就有了铲除异己的嫌疑。

    想到这里,苏亦铭连忙跪倒,“皇上,臣身为御史检举朝臣乃是职责所在,与娘娘有何干系?娘娘身处后宫,从未干政,作为嫡妻执掌凤印何曾出过错,还望皇上莫听信人之言。”

    德妃敢构陷皇后,想必掌握了十足证据,自己难以在皇帝面前洗白,但是凭借自己兢兢业业的份上皇帝应该是不会怪罪。

    真是后悔不该一时冲动听信丞相的话。

    皇帝见苏亦铭跪下,也缓和了面色,苏御史毕竟是他父皇为他留下的老臣,面还是要给的,更何况皇后知错与苏亦铭并无干系,作为御史大夫也是尽心竭力的。

    皇帝理了理袖口,沉声道:“朕请苏大人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苏亦铭深知皇帝想要什么,为了挽回帝心,便一五一十的将丞相与他的谈话交待,丞相如何暗示自己顾大人雄起,世家作大。

    当然隐瞒了忌惮德妃身孕之事,后宫纷争他万万不能沾上一星半点。

    看着皇帝深思的表情,苏亦铭咣咣磕了两个响头,语气悲呛,“臣罪该万死,与丞相只想到不能让世家做大,威胁皇室,却忘了顾大人乃是皇上心腹。”

    看着苏亦铭老泪纵横的模样,皇帝心软的起身疾步走之苏亦铭身前,将其扶起。

    沉声安慰道:“此事怎能怪苏大人,顾涞才纵使忠心为朕,家族却是难免有异心,丞相与苏大人思虑周到,此事朕必定详查。

    苏亦铭感激涕零,连呼皇帝圣明,乃是不世明君,君臣二人促膝相谈至天明。

    天微微亮,苏亦铭才出了皇宫,君臣二人一番长谈,苏亦铭为挽回帝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终于将皇帝稳住。

    而皇帝很是满意苏亦铭的态度,如今心腹背叛,朝廷上下没有可以信任之人,他很是焦躁,能将御史大夫笼络住也是好事,才好方便他行事。

    二人虽然各有想法,却是不谋而合,相处愉快。

    皇帝拖着未睡精疲力竭的身体回到乾元殿,就见紫瑾已经早早起身,一身单衣站在案几前练字。

    “雪儿怎么没多睡会?”皇帝握住紫瑾冰凉的素手,责怪道:“你也太不注意身体了,怎么也不披件衣服。”

    紫瑾柔柔的笑了一下,顺势依靠着皇帝的胸膛,“无事,殿中铺了地龙,很是暖和。倒是皇上,听李公公您未睡,怎么能行,您这般不爱惜身体,让奴婢很是担忧啊。”

    听了紫瑾的埋怨,皇帝也不生气更是闷笑出声,“朕不过就你一句,你倒是喋喋不休起来,也不怕朕治你个大不敬的罪?”

    紫瑾嘟起红唇,“就是治奴婢的罪,奴婢也要!”

    皇帝搂紧紫瑾,哈哈大笑,“好,你的对,朕听你的,去睡觉,不过雪儿要陪朕一起睡。”

    完一把抱起紫瑾,走进内殿。

    二人躺在床榻上,皇帝抚弄着紫瑾的芊芊素手,明明身体疲惫却迟迟无法睡眠。

    紫瑾侧过身,看着愁眉不展的皇帝,轻声询问道:“皇上可是为了前朝之事烦忧?”

    皇帝听言注视着紫瑾,想着紫瑾冰雪聪明,纵使不能为他出谋划策,兴许有什么好想法,便考虑了一下,将早朝上的事情原原本本的了出来。

    紫瑾听了皇帝的话细细思量,心道机会来了,等着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不枉她日日殚精竭虑的向皇帝施展才华。

    紫瑾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话语婉转,而是直言道:“皇上,此事有些玄机啊。”

    听到紫瑾这么,皇帝惊愕,连忙询问有何玄机。

    紫瑾神秘一笑,“皇上,庞太尉与顾大人素来不合,庞太尉不落井下石反而求情很是诡异,就连奴婢也知道庞太尉为人并不公正,怎么可能因为顾大人有冤情就正义凌然的求情呢?”

    皇帝点点头,很是认同紫瑾的话,这也是他疑虑万千的地方。

    紫瑾眼神一转,继续道:“御史大夫苏大人素有贤名,为人刚正不阿,您是因为丞相游苏大人才会不曾通知您就当朝检举,看似合乎常理,但是丞相为何要针对顾大人呢?”

    紫瑾完便颦着眉深思一般,皇帝也是露出疑惑的神态,此处他也有所怀疑,丞相与顾涞才二人并无龌龊,甚至交情还可以称得上不错,若单单是为丞相怕世家做大也不是不可能,只是……

    “咦?”紫瑾疑惑出声,好像灵光一闪,拉住皇帝袖。

    “皇上,顾大人出身士族,乃是世家弟,丞相出身清流,科举进身,二人本就是两方势力,顾大人深的皇上信赖,必然是会挡住一些人的道路。”

    皇帝见紫瑾直言不讳,有些感动,这个女人聪慧过人,却一心为自己,什么话都敢,也不怕得罪人,当真是又聪明又糊涂,但也糊涂的可人怜爱。

    紫瑾好似丝毫没感觉到自己话中的僭越,继续道:“况且顾大人乃是德妃娘娘的亲生父亲,如今德妃娘娘身怀有孕,想必会遭人忌惮。”

    皇帝一听,恍然大悟,他怎么忘记了德妃怀有身孕之事!他也是被苏御史瞒着他直接检举这事给气蒙了,竟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想到苏御史,皇帝不禁阴谋论,太身体虚弱,若非当初逼不得已,为安抚朝臣,他怎么也不会立一个连能不能活到成年都不知道的病秧为太。

    如今德妃怀有身孕,若生下一个公主便罢,若生下一个健康的皇,那么就会威胁到太地位,如此看来苏亦铭越过他直接检举顾涞才,想必不会是他口中防止世家做大冠冕堂皇的理由,恐怕是私心作祟吧。

    而丞相与苏亦铭皆是科举出身,都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惺惺相惜再加上利益联合在一起也就不以为怪了。

    身为三公之一的庞太尉见无人答言,跨出一步,举起手中玉笏,作揖行礼,朗声道:“皇上,顾大人乃是一品尚书,为官兢兢业业奉公守法,为皇上守一国财务,当真是鞠躬尽瘁。”

    庞太尉直视着龙椅上的皇帝,见皇帝眼中疑惑,心中暗笑,面上却是大义凌然继续道:“臣不相信廉洁奉公的顾大人会贪污枉法,皇上一定要下令查清幕后黑手,以还顾大人清白。”

    皇帝看着一派正气的庞太尉,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当初他任命顾涞才为户部尚书时,庞太尉激烈反对,后来二人更是在朝堂上时常争吵。

    想过任何人会出言求情,也没有想过庞太尉会第一个站出来,事出反常即有妖,他不信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庞太尉会求情。

    不过无人为顾涞才求情,想必朝臣一是忌惮御史大夫,再一个就是拿不住他这个皇帝的心思,毕竟若不是他授意御史大夫怎么会亲自检举。

    不论现在他相不相信顾涞才,三公之一御史之首的苏亦铭亲自参奏,他便不能公开袒护顾涞才,只能一碗水端平。

    “庞爱卿所言有理,但是想来苏爱卿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二位爱卿各执一词,那便由东厂查勘此事吧。”皇帝冷着脸将此事做下决定,整个朝会都持续低气压。

    “退朝。”随着太监尖锐的喊声,朝臣顺序退离。

    “苏大人,皇上有请。”太监李熙拦住准备离去的苏御史,恭恭敬敬的阐明来意。

    苏亦铭看了一眼李熙,冷哼一声,昂首阔步走在前面,一声不吭。

    李熙见惯了苏亦铭的自傲,这位御史大人向来自负廉洁奉公,乃是朝中重臣,自然是不屑于与他们这群阉人为伍的。

    不过想起朝堂上的事,李熙讽刺的一笑,这位苏大人恐怕要名声扫地了。

    “臣参见皇上,不知皇上传唤臣有何要事?”这位苏大人纵使见了皇帝也是一样面容冷淡,语气强硬。

    那么就剩下庞太尉为何求情还是未知之数。

    紫瑾看着皇帝沉思,勾唇浅笑,她看似毫不避讳,有什么什么,实际上却是有意引导皇帝,她不过是分析每个人的出发点,最终定罪的可是皇帝。

    见皇帝考虑的差不多了,紫瑾推出了最后一记重磅炸弹。

    “皇上,奴婢虽然见识浅薄,但从皇上言谈中倒是感觉庞太尉此人不怀好意,别人各有所图,庞太尉老奸巨猾岂会无利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