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龙啸九州(第3/4页)装绅弄鬼
地理认知和绘图技术竟然出现了大幅倒退!只是到近代人类的地理认知水平才开始有了超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天灾?瘟疫?还是夏朝内战等一系列战争造成的?不管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前2100年前后,人类历史上一定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件!正是这一事件,导致了文明的倒退!
现在考古学家在平原和丘陵发掘的文化,实在上是上古神战幸存者的边区文化和大洪水后幸存者建立的文化。在大洪水多发的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文明的中心在昆仑四墟和雪域高原,而不是在我现在所知的黑非洲!邹衍所说的另二大洲是哪两大洲?是不是五仙山之一,或者帝都和幽都?它们是西方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吗?是太平洲吗?我不知道。但按照《山海经》和罗赛利地图,远古确实有大陆沉入了海底!不仅如此,亚洲的大河都是呈逆时针发散状流注大海的!如果看一看亚洲的地上神国疆域,天竺河、恒河、伊洛瓦底江、湄公河、红河、长江、黄河、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锡尔河、阿姆河、喀布尔河,这些大河都是以雪域高原和西疆为中心,向周围以逆时针方向呈发散状流向大海的!亚洲的山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地貌?这些难道不是二次极移影响了造山运动的结果吗?如果不是旋转的结果,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将亚洲的山、川塑造成这样一幅形象?
既然东南西北在不断变动,南极、北极也一定在跟着变化!东极、西极也一定在跟着变化!这不是极移又是什么?关于太阳改变运行轨迹的记录不仅《山海经》有记载,《夷族源流》也有记载,“远古的时候宇宙忽然颠倒了一次,日月都沉没了,天翻地覆之后,日月倒着出。鸭子头碰到天顶,蝌蚪在天边游玩,凡是有生命的一天之内都消失了。……只剩下笃米俄住在洛恒山。”洛恒山在哪?如果用粤东俚僚土话读,就是《南次三经》的鹿吴山,其地在拉萨附近!
此外另一种文明……希腊神话中也有揭露真相,阿波罗之子法厄同向父亲要求驾驶带翼的太阳车,任性的年轻人驾车狂奔改变了故道,狂喜中手足无措,太阳车失去了控制,大地受尽炙烤,大火蔓延,耕地烧毁人的皮肤,烤成了黑色。乱窜的烈焰,烧着了法厄同的头发,一团火球飞旋而下,泉水女神埋葬了法厄同,福玻斯陷入深深的后悔!这则神话明确指出,太阳“改变了故道”,也就是说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法厄同“驾车狂奔”,表明太阳是在加速运行!这也是当时发生了极移的记录……极移机制的因素包括太阳、月球引力和大气、海洋等的作用,后羿射日、法厄同狂飙……古神的战争变成了相传几千年的神话,在文字没出现之前,历史就靠古猿口耳相传,口头传说是上古先民向后代传授知识的载体。
世人看不懂,附会解释之,就成了后世的神话。所以希罗多德的记载并没有错,《淮南子》的记载也并没有错。错的是世人的观念和认识……谁能想到古神这种外挂的存在!从《淮南子》来看,十日并出引发的极移会引发火山爆发,会引发陨星坠落,会引发地球的板块运动,会引发大洪水,还会由于社会动荡而引发古神引领附庸的战争!四极废就是说原来的东南西北乱了,不起作用了。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废时乱日”。九州裂呢。是说二叠纪古大陆九州分离,也就是说出现了地裂或板块运动。那后羿射日,就是在发生在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和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之间。
古希腊神话《欧罗巴》说,腓尼基国王的女儿欧罗巴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世界的两大部分亚细亚和对面的大陆变成两个女人的模样在激烈地争斗,想要占有她。其中一位妇女非常陌生,另一位妇女亚细亚非常热烈渴望得到欧罗巴。天亮后女伴们把欧罗巴引诱到海边的草地上,海神波塞冬有一件漂亮的长襟裙衣,以前她把它送给了热恋中的利比亚,现在又送给了欧罗巴。欧罗巴非常高兴,跑在同伴的前头,奔到了海边的草地上。然而宙斯迷恋上了欧罗巴,就化作一头漂亮无比的公牛引诱欧罗巴骑上了他的牛背。欧罗巴骑上公牛后,公牛慢慢向海边走去,最后加快了速度奔跑前进,突然跳进了大海。海水从公牛身旁缓缓流过,欧罗巴生怕弄湿了衣衫,竭力提起双脚,公牛却像一艘船一样,平稳地向大海的远处游去,不久海岸消失了,公牛驮着欧罗巴向远处游去,周围永远是无边无际的海水,后来他们来到了远方的海岸,公牛爬上陆地,来到一棵大树旁,公牛让欧罗巴下来,自已却突然消失了。
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出现在她的面前,说他是克里特岛的主人,请姑娘嫁给她。姑娘答应了,宙斯实现了自已的目的,又像来时一样消失了。姑娘后悔失节于陌生的男子,女神阿弗洛狄忒告诉欧罗巴说把她带走的是宙斯本人,此后欧罗巴将成为女神,收容她的这块大地从此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叫欧罗巴。欧罗巴默认了自已的命运,与宙斯生下了三个强大的儿子:米诺斯、拉达曼提斯和萨耳帕冬。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后来成了冥界判官,萨耳帕冬则成了小亚细亚吕喀亚王国的国王。
长期以来我们这些小女生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爱情寓言。现在我知道,那些古代先贤可没有兴趣和你讲神话,他们其实是在向世人隐晦的传递统治者古神信息,这则神话说的并不是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而是说的亚、非、欧三大板块的运动!故事说妇女亚细亚和一位不知名的妇女想要得到欧罗巴,这表明亚洲和非洲当时在和欧洲板块碰撞,特别是亚洲板块,远古时其地形就是公牛的形状,公牛指的就是亚洲,它事实上是隐喻上古亚洲板块曾挤压欧洲板块向西南移动,使欧洲滑近了非洲板块,致使美女欧罗巴出现在“陌生的男子”克里特岛面前。这意味着克里特岛远古时离欧洲要远,同时海神波塞冬的那件连襟衣裙其实就是一狭长的岛屿,上古它与北非利比亚是连成一体的,后来整体下沉了。无论是欧罗巴的神话,还是搅乳海的神话里面,正是揭示了亚洲板块的旋转,导致亚洲板块向西南方向挤压欧洲板块,作为搅棍,曼陀罗山飞快地转动,“落有鸟雀的山上大树,彼此猛烈地碰撞不停,接二连三地倒下山峰。大树巨木互相磨擦,燃起大火一片通明,噶然间照亮了曼陀罗山,如电光弥漫暗蓝的天空。”“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它们的性命统统丧失。”再看前面的萨迈拉陶盘,那上面的模因表达的不正是昆仑四墟的卍字旋转吗?
要知道,卍字符绝不仅是萨迈拉陶盘有反映。中国的万字符,目前知道的远在公元前7600年至公元前6200年时的彭头山文化时期就已出现。马家窑文化也出现了卍字纹,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辽宁敖汉旗石棚山墓地出土的小河沿文化陶器上发现有七个刻划和绘制的“卍”形符。内蒙乌拉特后旗卜尔罕盘山的岩画、西疆沙雅出土的汉魏时代的人工蚀花石珠上也都有“卍”形符号的发现。萨迈拉陶盘上的万字符也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间。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都出土过年代久远的万字符。可以说万字符是一种世界文化现象,那是远古祖先留给后代的最宝贵的遗产。亚欧板块运动时出现了大洪水,地中海北部岛屿下沉了。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也下沉了。如果当时的人类没有亲历神战,从领袖古神那里了解到地球的板块运动,他们能杜撰出一个这样的世人现在才知道的地球板块运动的神话吗?所以,这是先民的亲身经历,上古本就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只不过那时候的上位者不是人类。那么“天不兼覆”呢?天不兼覆,就是说天破了,所以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天会破吗?在古人看来,天确实是破了。
为什么?因为天上有东西掉下来了。什么东西?陨星或慧星!神战导致天上有天体掉下来,譬如我看到的流星箭雨,不是天破了又是什么?所以才有女娲补天!“地不周载”呢?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这是什么意思?大地承载不起啊。就是说有山川沉陷了,甚至可能有幽都所在的大陆沉没了成为海底遗迹!“火爁炎而不灭”呢?火,可能指天火,也可能指地火,当然也可能是森林、草原火灾。
天火不是霸天虎,就是陨星燃烧降下的火;卦象地火明夷最初就是指火山爆发;有天火、有地火,当然免不了森林、草原火灾。所以“火爁炎而不灭”。从《淮南子》记载的“积芦灰以止妊水”这一句来看。芦灰是什么?一直不明。其实它可能是火山灰,当时可能出现了类似于核冬天的火山爆发现象。“水浩洋而不息”呢,这就是大洪水了。但从女娲洪水后尚能炼铜这一描述来看,这次洪水对于古猿相当于传说中的灭世大洪水,但还不足以吓阻古神,接下来的战争愈演愈烈。“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可见一斑,古神或者化身原型,或者统帅麾下混血种和部族,征战天下,他们也就是修蛇、大风、凿齿等部族的祖先神。而世人看到的《山海经》是对原图画书编译后的结果。编译者当时的四极不是图画书当时的四极,而是四极极移,古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时代,所以,《山海经》译成神话时需要对原图方位订正。校订者保留了前人极移前的记录,又将极移后的方位订正并冠在每一座山的前面,并加上了里程。这样的例证在《五藏山经》中所在皆是,如果理解不到这一点,一味以当今的方位解读《山海经》,如此,是不可能复原《山海图》的。
《山海图》最初的记录是通过图画的形式刻在玉石版上的。在中国古籍中,黄帝、尧帝、大禹都有发现史前玉石版的记载。按照《初学记》、《御览》、《帝王世纪》等书记载:“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水,七日七夜色,鱼流,始得图书。”这是黄帝时发现史前图书的记载。又据晋朝张华《博物志》记载:“帝尧在位,圣德光洽。河洛之滨,得玉石版方尺,图天地之形。又获金璧之瑞,文字炳列,记天地造化之始。”张华是晋代最博学的学者,他肯定是看到了常人没看到的资料。《博物志》的记载表明,帝尧之时,在河、洛一带发现玉石版,上面铭刻了天、地的形状,又发现金色璧玉,上面有文字,记载了天地形成时的情况。玉石版方尺“图天地之形”,“地之形”好理解,就是地上神国版图。天之形是什么?天有形状吗?“天之形”就是天象图,也就是星相图。“金璧之瑞,文字炳列”,这分明是上古文字图书,需知《博物志》所述帝尧发现的是文字书,不是图书——上古之图书就是以“图”画成的书,它和后代的“图书”概念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帝尧之前就有文字了……现在我知道,那是那些天外种族所在维度的维度通用语演化而成。
而这些玉石版和金璧,就是《山海经》的资料来源。黄帝之后的尧帝、帝禹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将当时的历史地理及其它知识刻上玉石版,藏之名山,沉于河洛,形式上是封禅或祭河,然而实际上却有意无意中保留下了上古秘辛。这就好比在没有**权的时代,一个人要给恋人写情书:“梅兰,我爱你。”他因为不希望公之于众,又要表达信的内容,他会怎么写?他可能会画一枝梅,画一朵兰花,又画一只鹅,一片艾叶,一块泥土。
不明就里的人自然不知所云,但是从寓意上世人就可以知道,原来信的内容是“梅兰我爱你”。当然,他也可能画一把戈代表“我”。这就是中国古史相传的“河图玉石版”。祖先们留下玉石版,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辅助记忆。世人收集到河图玉石版,就加以整理、修订,如此年复一年,代复一代,从绘图到结绳记事是进步,但这样的记载多了,人们可能会觉得画画太麻烦,就将画不断简化成图案。时间久了,图案就慢慢固定下来,这样就形成了文字。所以,文字记录的其实是语音,语义是通过语音实现的。任何地方,包括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在内,只要有文字,它最初一定是象形图案,而且是表音的象形图案。哪怕是南极洲,如果发现了远古文字的话,它也一定是表音的象形图案。这是人类文字发展的规律。
由于图案符号最初都是表音的,后来图案不断简化,如果一直按此模式发展下去,就会线性化形成拼音文字,如西方的拼音文字就是如此。西方文字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彻底,最终创造出一种摆脱了线条,摆脱了形和音的语言——这就是计算机语言,所以计算机首先出现于西方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中国文字就不同,它在最初拟音图画的基础上,最后走上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的道路,最终形成了世人现在看到的文字。东、西文字从此分道扬镳。但纵然如此,无论西方的拼音文字也好,中国的文字也好,最终还是要通过音表现出来。离开了音的人类文字,不是计算机符号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文字记录的其实是语音,只有通过语音,世人才能得到语义。这一点世人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看到。譬如一个不识字的人看家书,他横看竖看都是看不懂的,但是如果有人读给他听,他马上就明白了信的内容。再如我看到的抗日神剧中,有的首长不识字,首长说一句“念”,下面的人就念给他听,首长马上明白了文件的内容,并据此发号施令。由此可见,文字记录的并不是义,而是音,义是通过音来实现的。
哪怕是文字已经成熟了的先秦古籍,如果不了解字音,要理解字义是不可能的。例如,中国古籍中很多字,世人都认识,但是世人不知道它的意义。为什么?那是因为世人不知道它的确切一种。举个例子,《左传.宣公三年》所述:“昔夏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这一句最后的“用、协”和“休”是什么意思?因、和、佑啊。为什么是因、和、佑的意思?那是因为古时它们是同音字,而且是中国南方的语音,在粤东俚僚土话中,“用”与“因”、“协”与“和”、“休”与“右”均同音,属同音通假。只有到了信息时代,语言才可以脱离形和音。但这是机器的语言,是机器的符号,不是人类的文字符号。人类的信息,最终是要通过音来表达的。除非人类发展到了显意识传感,人类才可以彻底不依赖语音。人类的语言,无论拼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一定得通过音,才能得到义。音和义的关系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定的音就代表一定的义,音是义的载体,义,意是通过音来实现的!
图画书,图书出现以后,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就是图画,图画实际充当了录音机的功能,图画表现的是音,由音而生义,所以理解上古图画书一定要从音上理解。一个浅显的例子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形成,几百年来,欧洲学者一直在设法破译埃及纪念碑铭文上的象形文字,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1822年,一个叫吉恩.弗朗索瓦.商博良的青年就是从埃及象形文字的图案所代表的发音,开始破译古埃及帝王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